温儒敏,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北大“国培”计划语文学科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如果这些头衔你不知道的话,有一句话你大概知道,“高考语文就是要让15%的人做不完”。这句话曾经引发轩然大波。不过,这是标题党的杰作,并非温儒敏教授的原意。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温教授主张大学应该儒雅,不能变成市场,不要那么势利,要潜心培养人才,所以不会说出如此偏激的话来。
(1)正常一句话被培养机构扭曲为一句广告语!
有人说,语文教科书总编辑温儒敏教授说了,语文要改革,难度要增大,今后高考语文就是要让15%的学生做不完。“高考语文就是要让15%的人做不完”顿时引发舆论风波,温儒敏教授不得不亲自出面澄清,自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都是机构扭曲拿来炒作的。
到底怎么回事?实际情况是,他说,每年的高考语文有15%的学生做不完卷子,这是个正常概率,做不完也很正常。结果就是这么一句话,被一些机构扭曲为“高考语文就是要让15%的人做不完”,并作为辅导机构的宣传广告。目的很是明了,让家长和考生焦虑,报名参加辅导班,从而大赚其钱。
(2)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培养不了?
作为资深教育家,温儒敏的言行倍 受关注。一年前,温儒敏教授在某大学作了一次学术报告。他说,国家投入不够,学校要自己去赚钱,不少大学只好不断扩招,靠获取学费来维持运行,学校的商业气氛越来越浓,越来越世俗、庸俗。虽然“创收”赚了一些钱,可是风气坏了,人心野了。许多教授往往身兼数职,有的很少时间真正放在教学上、放在学生的学习上。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培养不了?现在名教授都不教本科。为什么?全部为自己的利益去了,所以大学生的程度比以前明显降低。师资外流现象非常严重,更严重的是败坏了校风。
进北大校园看看,太热闹了,到处都是广告横幅,什么班都可以进来办,而且很多都是老板班、赚钱班。谁有钱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讲台。他问,什么时候能让北大重新找回“博雅”的气氛呢?
年轻的老师不申请项目是不可能的,因为现有学术生产管理体制有量化要求,特别是理科与工科的研究,往往就是通过项目来实行的。教师就是追逐利益,项目都有钱,有些老师其实就是奔着钱去申请项目的。现在很多人当上教授就整天过“项目化”生活了,很少给本科上课,是不正常的。
(3)有些院系教师收入高出其他教师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温儒敏教授说,北大有些院系教师的收入非常高,甚至可能比某些基础学科教师的收入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容许一部分老师“先富起来”,多拿一些钱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不能没有管理,否则有些教授可能就是为钱上课,而且造成校内贫富不均,两极严重分化,学校成了市场,人心搞得很势利,既不利于校风建设,也不利于学科建设。
他认为,现在社会以实用技能为标准收罗人才,舆论更被市场的泡沫所左右。人们为谋生而学习,没有内在的事业冲动,上大学无非是毕业后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买主,卖个好价钱。这种短视的观念严重挖空大学文化的基石,腐蚀现代精英的人格品质。一些大学生刚进就心急火燎,急于找各种赚钱门道。
从旁观者的视角看,温教授所指出的几个问题,涉及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内容——学校成了市场,教授很是势利,带坏了风气。北大尚且如此,其它高校什么样子?立德树人,德不立,人难树。但是,如何立德树人呢?
首先在于教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愿意甘为人梯。教师都奔钱而去,一门心思“做生意”,既说明修养不雅,也说明责任心差,对被耳闻目染、言传身教的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导向,产生什么的影响,不言而喻。
其次在于教师有真才实学,有很强的传授技巧。学场变成商场,校园变成交易园,教授怎么可能沉下心去研究学问和研究教学技巧?没有真才实学,又不会传授知识,如果培养学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一个慢工细活,校园要有校园的样子。商场变成学校模样,肯定赚不到钱,反之,学校变成商场,肯定教不好学生。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必须德艺双馨,通过言传身教将学生引向成才之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高校如果被金钱、市场、庸俗、媚世等风气所左右,就会出现温儒敏教授所说的那些现象,与高校性质背道而驰,丢失大学精神,再好的学生也成不了杰出人才。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培养不了?原因就在这里。
青年强则国强。大学作为培养青年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背负着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兴旺发达的重担,要围绕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事和能够独立思考人才为中心,去审视教学、教师、科研以及管理、改革、服务等各个方面,在喧嚣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一个纯洁宁静的人才培养环境。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一些高校管理者并未认识到现实当中的问题对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而麻木甚至认为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