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孩子,请停止“消费”老师

近些年,关于老师的负面新闻总是层出不穷,在一些媒体有意或无意地炒作和带动下,抨击老师的内容可谓是铺天盖地。

而目前大多数自媒体平台的推荐机制也并是不十分科学,假如你看过某个领域的东西,它便会觉得你喜欢,会一直给你推荐同一性质的内容。

比如你今天看了一篇关于某某老师劣性事件并发表了评论,你会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推送关于老师的各种负面新闻。

于是,你会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觉得现在的老师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本来是十分少有的“害群之马”的品行却成了老师们的共同标准。

最后,引得人们对老师越来越不信任,而为教育事业默默付出的老师们也难免觉得寒心,甚至是心灰意冷。

虽然我们孩子着力壮大教师队伍,可是很多优秀的人民教师正在用肉眼不可见的速度流失。

我们把这种打着老师旗号赚取流量的行为,统称为“消费老师”。

这里我先申明:我本人并非编制内的老师,我也只是一个孩子的家长、一个父亲。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很不讨喜,也不一定能代表所有老师或家长的心声。

我只是以一个家长、一个父亲的名义号召自媒体同仁们:如果您有孩子,或者打算要子孙,请停止消费老师!

01

教师向来都是稀有资源

在我们的历史上,读书人本就不多,而“老师”自然就是更为稀有的社会资源。

所谓“物以稀为贵”,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懂得“尊师重教”,不仅有“天地君亲师”的伦理排序,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价值传递。

军队中,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解字》)、“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虽然也有人人皆可为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之说,但也是在说“师”的重要性,也丝毫减轻不了“师”的分量。

可以说,老师的尊严和地位,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

我们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新中国建立以来,为了提升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国家大力推行义务教育。

可是即便我们在教育事业上投入了巨量的经费,也改变不了教师资源稀有的本质。

我们一直期望的“教师精英化”也在现实中遇到重重阻力。

就拿教育经费的使用来说,它也存在很严重的弊病。

明眼人都能看出,至少在之前的几十年中,绝大部分的教育经费都用在了改善学校硬件设备上了。

我们建起了新的校舍、操场上铺上了塑胶跑道、教室里装上了多媒体……

我们离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近,却发现真正决定教育质量的“软件设施”教师们,他们的待遇并没有得到多大提升。

这也就意味着不会有太多的社会精英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也导致了目前教师队伍中充斥着能力不足、素质底下、水平欠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害群之马”的人。

所以即便到了现在,好的老师也仍然是十分稀有的社会资源。

我们都希望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越来越高,然而却有很多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拖后腿”。

02

家长的述求和舆论压力

去年5月,四川通江一位教师在节日期间兼职送外卖的事,经过媒体报道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一位初中老师(教音乐和生物),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骑上电动车,干起了没多少人真正愿意去干的体力活,却又在被报道后的舆论压力下草草收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川通江送外卖的李老师

在这件事上,我看到的是老师被压弯的脊梁骨。

当老师的收入无法满足日常所需、当老师的意志可以被舆论轻易左右、当老师的戒尺被家长和社会收走,脱离教师队伍或许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备课时,他们病重的父母或许正愁没钱就医;上课时,他们的配偶可能在承担所有;批改作业时,他们自己的孩子可能还前途未卜……

老师首先也是人,是跟我们一样会操心柴米油盐的人,也一样是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的人,他们也要面对生老病死、成家立业,他们不是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们可以为了教育事业牺牲一部分家庭温馨,但绝不能让他们再牺牲掉自己的尊严啊家长们!

“跪着”教书的老师,如何能把孩子培养成我们想要成为的人?

这是其一,是一部分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以及想借此赚取流量的媒体在拖后腿。

03

资本市场对教育事业的“入侵”

作为校园教育的补充,“校外辅导”的出现也有其必然性。

只是当资本市场开始对教育事业“下手”的时候,不仅家长们的腰包受到了挑战,老师的地位也受到冲击。

资本有其特殊的性质,它必然要急功近利,它也抓住了家长们望子成龙且一样急功近利的心理,不停地在收割“智商税”。

关于现在的“教育内卷”,很多人都已经无力吐槽了。

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当大家都在练《葵花宝典》的时候,你不练也得练,可练了也是白练!最后得益最多也最快的,却是那些售卖《葵花宝典》的人。可是“要练神功,必先自宫”,孩子们被“阉割”了童年,也落下了“终生残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们用时间换取了金钱,用金钱给孩子购买各种学习工具报名了各种辅导班,却不愿花时间去给予陪伴。

孩子丢给学校就好了,成绩不好,买个辅导工具或者下载个App就好了,结果就是家长们在“假关心”,孩子们也在“假努力”。

可是明知这些个东西收效甚微,家长们却仍然乐此不彼,哪怕腰包被掏空,也认为是值得的。

同时,老师们的地位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我们都想找捷径,孩子也是一样,既然知道了有捷径可走,那我还那么重视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干嘛?爸妈有钱,校外的“老师”即便不优秀,也只服务我一个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是孩子最简单的思维,也是很正常的思维。

其结果是,家长们越来越不信任老师,认为老师没教过孩子多少东西。

然后咱们又都无脑地相信:只要肯花钱,外面就真有捷径……

可以说,资本市场对教育事业的“入侵”,已经有“深入人心”的趋势了。

一方面,他们掌握了家长们的心理:为了孩子,大家都舍得拼;

一方面,他们宣传了捷径,拔高了自己,却也间接地贬低了老师。

因为真正的老师们只会告诉你:没有捷径!

最后的情况就是,宣传提供捷径的人都暴富了,真正搞教育的人却越来越穷。

结语

我们不能期望所有人都能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洗脑下保持清醒,就连我自己也不敢保证。

对于如何提高老师的地位,作为一个非从业人员,我无资格也无能力去评论。

我不敢呼吁什么“高薪养师”,只敢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来呼吁同为父母的同仁们:看清现实,少交点智商税。

我也只敢站在一个自媒体人的角度来呼吁同行:不要再追逐那些关于老师的热点,消费老师,实际上是在消费我们子孙的未来。

至于资本市场的入侵,我相信当人们看清现实或者都交不起“智商税”的时候,只为短期利益的他们自然会滚!

同时,也跟老师们说一句:辛苦了!没有你们的曾经,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END——

【文/神逗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PS:写这篇文是因为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初中数学老师,他现在有些消极,很想放弃老师的这条路,他说他有些心灰意冷。

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有同样的想法,但我真的不希望这是普遍现象。

可我也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我又有什么能力去帮他们鸣不平,又有什么资格去鼓励他们艰难前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到这篇文章,更不知道能影响到多少人,只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们都能帮忙发出呼声。

我替孩子,谢谢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