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考后“三思”
高三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考试是暴露问题的最佳时刻,过程中每一次考试的最大意义就是发现和暴露问题,找出自己的“盲点”,以便及时复习和补救。面对高三考试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庆幸在终点冲刺的关键时刻找到了自己的“疑难杂症”的关键点。
1.思得:本次考试得到了什么,也就是说收获了什么。包括应试的基础知识、技巧、策略、规范性和心理五个方面。
2.思失:思失就是反思自己在考试中的失误。就考试过程来看,造成失分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基础知识不够扎实;2)未能运用科学的考试技能;3)考试策略运用不当;4)未能注意考试的规范性;5)考试心态不够成熟等。只有善于发现不足的人,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3.思改:思改就是考虑今后如何改进。毫无疑问,考后反思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缺失的及时补救,因为这个过程更需要决心、耐心和信心。
二、明确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
高三第二轮的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是考生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关键阶段。
高三二轮复习总的指导思想是:“巩固基础、完善体系、综合应用、提高能力”,努力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轮复习要有别于一轮复习,要把地毯式轰炸转变成定点式清除)
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三是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把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明显地区分别开来。具体任务如下:
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一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二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一轮复习是:会——记;二轮复习是:记——熟。
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与一轮复习的区别:一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单项”、“跨度小”、“解题思路较为单一”。能力要求:低----中。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能力要求:中----高。
第三项任务: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
与一轮复习的区别: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
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
与一轮的全面基础复习相比,二轮复习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知识重组原则。教师在复习策略上,切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专题复习”,要精心设计,不断变化问题的角度和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
二是能力整合原则。学科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识记能力是基础。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教师在复习中要挖掘、总结,并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表达能力是通过试卷外显出来的能力,长期以来学生存在的“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问题都是这一能力欠缺的表现,本轮复习要切实加以解决。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现实问题立意,强调知识的应用性,这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特点。因此,二轮复习应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结合起来,精心选编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进行适量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的几个关键词: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把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强化知识的系统与记忆;
完善,就是通过此轮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建立学科思想、知识规律、方法运用等体系并不断总结完善;
综合,就是在课堂做题与课外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试题,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提高,就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对问题的阅读与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三二轮复习须重点做好的十项工作
1、把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三基”放在首位,以全面扎实的基础不变应高考万变,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努力使学生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三个要求:1.重视基础。2.重视传统文化。3.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多拿分。
600分。一份有效的考试卷其难度应该是遵循3∶5∶2的规律。(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表现突出)
2.着重处理好“讲、练、评”的关系,做到精讲、精练、精评。“讲”,突出基础和重点;“练”,做到精要;避免题海战术;“评”,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调整时间的初衷)
二轮复习弹性很大,让学生看书是一节课,全堂考练是一节课,讲练结合是一节课,备课充分不充分都能上课。但不同的方式,效果绝对不同。我们必须落实教学常规:导学案统领下的教师个人备课,要结合班级的具体学情,提前预设、思考“一节课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等,避免随意性。(高效/实效,汗水/智慧)
上课做到严谨、高效,构建学习中心性课堂,“讲什么不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等,都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尊重学习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组织教学,确保学生实现“课课有得、课课有想、课课有悟”。
加强集体备课,把好练习关。训练选择的题目要保证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灵活性,决不允许出现不加筛选地成套搬用现成资料的做法。各备课组必须对复习资料进行整合处理,要加强外地试题的收集、整理、思考、重组,组内老师分工负责,老师跳进题海,让学生跳出题海,从训练中能够不断积累应考经验和技能。
练习过难,浪费时间,影响信心;过浅,没有激情,毫无作用;过多,忙于应付,抄袭不做。要减少练习题量,增加思考时间。不做则已,做必到位,泛泛而做,不如不做。
优秀试题标准:“一新二有三不”
【新颖】在试卷中要避免陈题出现,这是首当其冲的要求。
【有味】一道好的试题,往往揭示或考查一系列规律,设计巧妙。有味并不意味着该题转了几个弯,因此有味与难度无关。
【有坡】若是非选择题,所设置的几个问题应该有坡度,做到有易有难,从而提高区分度。
【不偏】一道试题考查的应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也就是高考可能考的内容。
【不怪】怪和新颖有时较难区别,某些试题,形式上与众不同或设问方式非常特殊,但高考不可能以该形式出现,就应定为怪。
【不难】这里的不难是指不过难,也就是不能超过高考同类试题的难度标准,否则尽管味道十足,但训练及考试价值却大打折扣。
3.更加注重学情调查。二轮复习重要的一个任务是查缺补漏,学生哪里缺,哪里漏,学生最有发言权。二轮复习要经常性的进行学科知识点掌握情况调查问卷。
对答案式的讲评,课堂中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二轮复习更应强化师生的双边活动,双边活动的真谛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一轮复习教学生如何爬,二轮得放开让学生自己走、自己跑。老是扶着走,永远走不了!
4.继续加强高考说明的研究,科学备考,重视把握规律和趋势,确定好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准确、科学、严密,确保复习与高考对路。
5.规范学生应试技巧,提升应试素质,不断训练和提高学生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解题上强化学生落实三个字:慢(审题),快(书写),全(规范);阅读、审题和表述上要实现文字语言和学科语言的自如转化,实现学生答题思路、方法的规范化、习惯化。
6.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七分知识,三分心态。继续利用班会、一封信、面谈交流等措施,加大情感投入,做好学生心理指导工作,实现知识能量与心理能量的最佳释放。
有人形象地把高考二轮复习比喻为战争的相持阶段,越是复习到艰难阶段,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动大,而且情况复杂。七分知识,三分心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千方百计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复习心态。
做到“五多五少”:多鼓励,少指责,保护学生上进心;多讲希望,少摆困难,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多个别指导、谈心,少集体对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让学生总结、自我评价,少做主观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养成一颗健康心;多找教学指导上的原因,少指责学生,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保持一颗平常心。注重意志磨练,攻克难题不仅需要有破题的灵感,还需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意志力,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实现知识能量与心理能量的最佳释放。
7.继续强化个性化辅导,采取作业面批、晚自习、自习课做好目标生弱课补救和边缘生转化工作。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弱课补救和边缘生转化重点放在一本目标生和边缘生上,实现“尖子生拔尖而稳定,更多各批次‘边缘生’推进为‘上线生’”。
8. 理综文综提升的空间更大,要强化理综文综的定时训练,实行联合办公,统一组织试题和阅卷。
9.更加重视错题积累和错题本的使用。后期复习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场与“错题”斗争到底的比赛。
10.抓好艺术理、艺术文、音体美班级学生的管理和针对性教学,提高录取率,实现大面积丰收。
常言说,一轮复习看功夫(铺的到不到、砸的实不实、用功够不够),二轮复习看水平(看高考方向考点的把握水平,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水平,看对学情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的水平,看教师讲解、归纳、提升的水平,看检测、训练与高考是否对路的水平)。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戴尔·卡耐基。
材料综合改编自网络,用于学术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