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起,天津市开始实施公立校初中摇号入学和私立校看分入学的小升初政策。这一变化,使得本来沉寂、甚至有些无人问津的民办初中逐渐变得抢手起来。2015到2019这五年间,在天津市内六区,私立校的地位可谓是水涨船高。传统名校走下神坛,而有名校办学背景的私立校,由于政策和规则,在小升初时“掐尖”录取了不少优等生,这就使私立校愈发的炙手可热起来。坊间有传闻,逸阳的老师,会这样和自己的学生说:上完逸阳去益中,益中毕业留一中。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一条龙”的感觉?直到今年,传了大半年的“公民同摇”政策终于靴子落地,所有的私立校不再享有“掐尖”的特权,而是与公立校一同摇号。那么,这样的政策作用下,您还会义无反顾地为孩子选择私立校吗?本文将从私立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方面进行分析,为您把住“小升初”选择学校的脉搏;帮您梳理未来“小升初”填报志愿的思路。
规则不断变化,愿您守住初心
第一部分 2015-2019,私立校最辉煌的五年
看到这个小标题,我想大家不会有异议吧?2014年前,最火的是“考小卷”,但是14年小卷制度取消后,从15年起,小升初的舞台上,炙手可热的明星就变成了“私立校”。
私立校的崛起,原因很简单,只是家长们一种朴素而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最好的环境得到相对好的教育。请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最好的”环境和“相对好”的教育。既然不能靠着“小卷”去市里顶级的初中接受教育,那么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孩子能和同等水平,学习成绩都差不多优秀的孩子们一起接受教育。家长们的想法仅此而已——怕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在一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环境中,自家的“牛娃”被“耽误”了。
正是基于这朴素的愿望,“牛娃”们一窝蜂的奔向私立校,虽然私立校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是秘而不宣的,但是我们看看坊间的传闻,去“某长帮”这样的本地教育论坛看看帖子,即可得知私立校——且不论是否为头部——每年的分数线都是水涨船高的。比如,想去益中,如果没有考到290+,估计是不敢报名的。
分数水涨船高的同时,学费也在一路攀升。2015年时,我记得嘉诚益中的学费大概在1w左右,政府补贴大概是1100元,这样一年学费不到一万元。我们再来看看这几年的学费对比。
水涨船必高的学费,不知道以后还涨不涨
啧啧啧,益中、嘉诚的学费已经飙到2w了。这个收费标准,咱不知道是怎么定的,既然敢收,那么物价局一定批准的。可是,我比较好奇的是,学校有什么标准就把费用从每年1w1提升到了2w?硬件设施有升级到两倍的体量吗?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质疑,然而答案无从考证。
家长们花钱,无非也就是想让孩子们小学的努力不白费,想把小学的好成绩延续下去。
私立校掐尖的五年,是疯狂的五年。每年某帮组织的“大型民间报考意向摸底”、某些教培机构开办的“私立校”冲刺班、网上流传的各种“和平区小学考入私立校人数比例”的文章,在吸引了大家眼球和关注的同时,无异于加重了所有家长的焦虑。不由自主的,再平和的家长,可能内心也会对于做个“鸡娃家长”有一丝的向往,对于投入这场盛大的竞争有些跃跃欲试。一旦获得成功,那种喜悦,简直可以媲美考入“清北”。我真的没有夸张,在接触很多家长时,他们会主动告诉我,孩子是某私立校的,嘴角含笑上翘,眼梢略带喜悦。
然而这一切,真的值得吗?然而这一切,就是一成不变的吗?考入私立初中,真的能确保中考就能获得理想分数,就能考入理想高中,就能一路高歌笑傲高考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第二部分 私立校的现状,催生焦虑与疯狂
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看看私立校的现状。是,我们不能否认,各区的私立校,目前在任何一次考试中,基本都可以名列区内前茅。但,这难道不是是应该的吗?小升初的录取成绩比其他学校高很多,考得好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
春季第二学期南开区九年级的一次考试成绩排名
那么,奇的是什么呢?奇的是这么多好学生在一起,给每一名学生带来的压力,给每一位家长——主要是妈妈——带来的焦虑。很多孩子,在小学是非常优秀的,以班里第一、全校第一成绩进入私立初中后,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成绩可能暂时并不拔尖了。孩子的压力来了,家长的焦虑来了。一贯要强的心里使得他们很着急,咋办?这时最需要的冷静,往往已经被抛诸九霄。病急投医,中间总有个“乱”字。
这一乱,就带来好几种不好的影响,我罗列一下,您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妈妈急,孩子也急,中年老母亲和青春期孩子的碰撞,当然是不可能把成绩像撞大运似的撞得芝麻开花节节高,只能是撞出一地心碎、一声叹息。
要是不打不闹呢,那就补课呗。课外班资源是现在最不缺的,大班、小班、小组课、一对一,线上的、线下的。且不说这样的做法,是否催生了课外班的乱象丛生,就单说这课外班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可不单纯是每期一科几千块钱的问题。
补课圣地,是每个大城市的一道风景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想,我说的东西太流于表面,深层次的什么私立校的师资、授课方式、试题内容等都没涉及。我想说,每所私立校,都保留了自己依托校的风格,沿袭了自己依托校的特点,授课方式和试题内容的设置来看,不是bug是传统,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在授课时都只讲提高不讲基础,也不是所有的学校考试只选“偏难怪”不注重实际。
但是,师资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会放在第三部分来详述。
第三部分 私立校的未来,放平心态
进入2020年,一切都不平凡起来。经历了五年的私立“掐尖”后,终于迎来了小升初公民同摇。且不论这样的政策是否能真的做到公平一致,但我依然要为政策的制定者叫一声好,为啥?因为家长和孩子们太累了,该歇歇了;因为私立校太热了,该降降温了。
曾经,看分进私立,似乎是一些优秀孩子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私立校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有足够多的好学生。而私立校的短板,是它并不是所依托的公立校的完整复刻。随着近几年私立校的炙手可热,师资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问题。一方面,私立校在自己依托校的“笼罩”下,享受着公立校优秀的师资资源,好老师搭配好学生,当然会出好成绩,这是正向表现与促进。另一方面,在未来,公民同摇后,公立校的老师会逐渐回流到公立校本部,而留在私立校的老师呢?仅仅是社会招聘的那一部分。当然,我并不是在否认私立校的老师,哪里都有人才,可私立校老师的短板就在于年轻和缺乏经验。仅仅有教学热情而没有教学方法,是不足以支撑起教育理念的。经验从何而来,经验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教学、耕读钻研,而这一切,需要时间,可是目前留给私立校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均衡教育,放平心态,不单纯是指要家长心态平和,对于一直很高调的私立校,也是一样的,一样需要放平心态。
政策的变化,会导致行为的变化,看看今年和平区小升初志愿填报的统计表,个别私立校的热度,瞬间退却。家长们会跟随政策的风向标,为孩子选择更加合适的学校,而不再是一味地考虑“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有些做的不够好的学校,在失去了“只看分数”的保护伞后,再也不是小升初志愿的首选了。
炙手可热会变成门可罗雀吗?
结语:大浪淘沙始见金,强者恒强。
这句话送给所有的家长和学子,同样也适合所有的“私立校”。
祝大家国庆快乐,月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