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钢琴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孩子能不惧怕练琴、会练琴。我们经常谈到,琴童的成长离不开教师、家长和琴童三方面的配合。培养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琴童,要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期,让我们走近从小生长在北京的钢琴家韦丹文老师,听听他是如何从教师、家长和琴童这三个层面去分析三者的关系,他本人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意见,让孩子爱练琴、会练琴、练好琴的。
01
家长篇:
对孩子需要适度的宽容
当回想起琴童时代,韦丹文认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舞台。上台的仪式感,让他找到了练琴的乐趣。因此他认为,练琴一定要让孩子看到效果,有了效果才能有继续练琴的动力。往往一些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不是过紧就是过松,中间的度总是掌握不好,久而久之,孩子看不到苦练后的效果,也就将练琴看成了纯粹的苦差事。有不少孩子在练琴中慢慢从业余转向专业,他们一定是看到了练琴的效果。而家长和老师又该如何挖掘孩子的能力和潜力呢?那就得要给孩子创造仪式感,鼓励孩子登台演出,尽可能地多展示,让孩子自己在舞台上有更多的音乐体会。
在交谈中,韦丹文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琴童抵触钢琴的根源。他说道:“我们的孩子特别怕弹错,因为弹错了就会挨骂甚至挨打,其实错了又怎样呢?弹对容易,弹美才难。因为老师和家长大多注意的还是对错,忽略了音乐本身的美感。弹琴就变成了只求对错,没有快乐和美,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惧怕弹错带来的一切后果。”
02
一定要让孩子登台展示
韦丹文说,如果说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音乐的本性就是追求表现力的最大化。“好比大家都喜欢看变魔术,魔术师也很享受观众们在台下目瞪口呆的表情。但魔术师背地里都要经历一番勤学苦练,练习的过程是很枯燥的。同理,孩子练琴就好比是魔术师在练功,练好了就要表演,有仪式感的登台演奏更容易让孩子从中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如果我们长期让孩子进行严格训练,一曲完了再来一曲,但永远都没有机会展示,你想孩子还会有兴趣么?这就是很多老师越是严格,孩子就越学得没兴趣,有些甚至放弃学琴的原因。”
03
别把琴学“傻”了
父母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练琴的效果,所以家长要有好的心态,这点很重要。韦丹文指出,很多孩子练琴,不是为了自己练,而是为了家长,弹琴变成了孩子对家长的责任,这样是肯定学不好琴的。“说心里话,弹琴是件孤独的事情。大部分父母只是偶尔陪练,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自坐在钢琴旁,靠自觉。我还要奉劝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能仅仅看孩子学了多少技能、掌握多少知识,还要注重孩子的素质和生活自理能力。我偶尔也会参与业余性钢琴比赛,发现有些孩子上舞台后没有条理,如舞台礼仪、上下台等都不会,这样学琴还有什么意思呢?一般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反而弹琴的水平很好。”他说。
01
老师篇:
因材施教
韦丹文是大学教授,平时偶尔接触业余学生。当然,他教的琴童是业余琴童中特别优秀的。他坦言,在教授这些业余琴童时,不能以专业教学来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求得从音乐表现层面挖掘孩子的技术潜能。
难道我们就不严格要求学生了吗?韦老实说,当然不是,关键是老师要把严格教学后的结果展示给学生,否则,日复一日的严格会磨灭孩子的兴趣,严格训练就失去了意义。对于性格比较开朗的孩子,在教学上不能太放任,要压着孩子的心性,不要让孩子随意发挥。但有的孩子天生拘谨,老师在教学上要给予宽松,想办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孩子做出自己想做的音乐。
韦丹文与巫漪丽老师、指挥家水蓝
02
业余教育过于专业化
采访过程中,韦老师多次强调,钢琴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要展现孩子的音乐表现力。他坦言,在业余教学中,甚至在专业教学领域,事实并非如此。大家还是过多地强调技术和手上的功夫,对于音乐的表现,还是国内钢琴教学比较薄弱的地方。中国是公认的当代钢琴大国,但不能算强国。我们虽然有郎朗、王羽佳这样顶级的钢琴演奏家,但从整体来说,我们的学生离世界顶级舞台还有一段距离,这是钢琴教学中绕不开的一段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弹对不难,弹美很难,也是我们专业院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在教学规范化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规范和兴趣好像不能兼得,但无论怎样规范训练,决不能把孩子对音乐最初的兴趣抹杀掉,扼杀了他们在音乐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实,专业院校更需要开放的态度,让孩子在演奏上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我们还是有希望成为钢琴强国的。现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教师几乎都有海外留学背景,学校的硬件也是世界上超一流的,我都很羡慕现在的学生能有这样的条件。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教学的理念,或许可以转换专业教学大纲,专业教育的转变也会带动业余教学的方式,毕竟要想成为一流的学校一定要有一流的理念。”他说。
03
学生篇:
学老师的长处
韦丹文成为了钢琴界的神话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大师的关门弟子。韦丹文说:“大师的课唯一不同的是,他上的时间别长。霍洛维茨每次的授课时间是四五个小时,是聊天+弹琴+点评的方式。老先生一般是晚上8点后开始上课。因为曲目都很长,聊聊天,弹弹琴,给你提示一些,中间再有个茶歇,基本4个小时就过去了。每次上课前都要跟老师聊个半小时,他会问我最近听了些什么、看了些什么,喜欢不喜欢,为什么等等话题。
我当时才21岁,独自一人生活,在这样一位大师的家里我能聊什么?但他要跟你聊天,要看看你有没有自己的观点。我就会跟他说我听了哪场音乐会,一共有多少曲目,喜欢哪个曲目的演奏,第几个曲目觉得哪里还不够等。然而,现在我要跟我的学生聊时,基本就是问一句答一句,他们根本没有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跟大师学琴,曲目过得很快,就促使我们必须多练,还要有自己的音乐创造力和想法。我认为我跟这些大师学琴,其实就是去展示自己的想法。我们学的是大师的处理方式,不是去模仿。学习美的道理,把原则学会是最重要的。”
04
弹琴要有文化
学生不好带,是公认的社会问题。在音乐学院里,同样存在着如何让这群娇生惯养的学生能刻苦学习的问题。
韦丹文说道:“我有时问学生,这个作品你听了吗,学生说听了,我问听的是谁的,学生说网上的。网上是谁呢?我觉得挺无奈的。学生缺乏钻研和探究的精神,没有分辨能力,专业素质不高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事实不如人意。如果我那时不听音乐,不去分辨,不积累专业知识,我拿什么跟大师聊天啊?在艺术专业学习过程中,最终要把老师的知识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想法。我现在鼓励学生,弹琴要真诚,要做内心的音乐。我觉得,学生现在缺少文化积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文化’二字。
亚洲国家,已经逐渐成为古典音乐重要的发展区域了。特别是日韩等国家这几年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很注重音乐文化的学习,所以这些年,他们的学生在国际大舞台上已经达到了一流的水准,而我们国家还是有所欠缺的。”
韦丹文,著名钢琴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博士生导师、中国音协钢琴学会副会长。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李其芳教授、Martin Canin教授,同时是浪漫派大师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生前最后的学生之一。曾在多项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包括蒙特利尔国际钢琴比赛、Robert Casadesus国际钢琴比赛以及Marguerite Long国际钢琴比赛。
(节选自2018年7月刊) 琴童杂志
主编|Amelia Liu 市场总监|Bob Liu 运营总监|薛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