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批次是如何划分的?提醒您填志愿要知道的三件事

前些天公布的新增专业的院校的同时,其实也发布了部分院校减少了部分专业的设置,具体专业信息可以从对应的文件中搜寻。但本身就这个现象而言,其实是高效的动态调整,非常有必要,但是也要非常慎重。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表示,“博士生导师近400人,仅170多个博士生招生指标”,建言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引发热议。其实我们都知道,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有很多历史上的第一次,深圳也是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很多人都向往深圳,很多人也想在深圳实现人生的梦想。

但众所周知,深圳当地的教育资源相较于北上而言,是凤毛麟角,虽然近些年不断有知名高校在深圳设立相关的分校或者是研究所,但是始终在人才梯队搭建上,深圳的高校数量少很多。

这就是目前深圳的主要本专科层次高校,从这上面,也能看出端倪。所以如果你未来想来到深圳就业,那么大学应不应该报深圳本地的大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继续探讨和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信息,一起学习。

1、录取批次是什么意思?

由于每年的高考考生人数众多,一些地方的考生数量甚至突破百万,这样一个群体如果单纯让百万级别的人去一股脑填报志愿,很可能无法匹配到高校和考生的需求,所以根据教育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文件中明确表示:

“各省级招委会要根据本地区招生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高校录取批次。同一高校、同一学历层次、同一招生类型的招生计划在同一省(区、市)原则上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须与高校在同一地区招生的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除教育部规定的情况外,严格控制提前批次录取高校和专业。高校被安排的录取批次与上一年度有变化的,省级招办应事先与高校协商一致后,再向社会公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也就是说,按照学校的办学层次,会让一些学校先去录取学生,而这些学生也大致是按照招生名额X倍数,来确定录取分数线的。近些年,一些地方往往本科一批的划线分数是招录人数的1.2倍,包括部分学校投档也是按照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的。具体还要关注省招办和对应院校的信息。

近些年一些实行老高考的省份,一批本科线录取人数也在逐渐递增,而又合并了二本线和三本线,所以一定要分清楚自己所填报的院校录取的批次。

2、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三批有什么区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可以,或许所有院校都想在本科一批里面招录考生。我之前分享过我的观点,高考对于高校的本质,其实是人才选拔的一种方式。高校如何找到能够培养的学生呢?目前基本上都是通过高考来确认自己希望在近期培养的人才的。

所以这个事情就有点像企业招聘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名企先招聘,然后剩下的才是其他企业瓜分人才。事情的本质是这个意思,高校录取考生的“游戏规则”也是类似。

所以能够跻身在本科一批招生的院校,往往学校的办学实力或者专业水准相对较高。一般能够为考生提供更好的学业就业环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事情也非绝对。确实在往年的志愿填报过程,二本院校里面也有部分专业被追分追到很高,甚至大大超过一本分数线。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来找到轨迹。而一般这种专业也是“王牌专业”,或者“热门专业”。

而近些年,本科二批和三批合并的比较多,也就是原来缴纳高昂学费的三批学生也会在本科二批的批次录取。这个具体还是要看地方招办发布的信息通知。

当然,新高考的录取相对复杂一些,有若干条时间线,往往高考后,也会陆续公布相应的招录节奏,记得关注当地招生办发布的官方信息。以免错过了相应的志愿填报日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千万不要等到最后一刻填报志愿

很多考生考试成绩出来后往往比考试前还焦虑。一般自己拿到分数的前一天,应该也是批次线公布的时间点。所以一手的信息都是可以通过招生办的信息平台第一时间获取的。

填报志愿有时候是一个非常耐心细致的活儿,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要提前预备,避免同一时间在线人数多,导致自己填报的志愿无法提交。遇到系统崩溃而错过填报时间的,是没机会补救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重视起来。现在还有一些同学可能确实家中暂无电脑等设备,可能还计划是不是用手机填报信息。当下我个人建议还是不要冒这个风险。自己虽然高考前不能用手机或许,但是一定要学会求助,也要会辨别可信消息。

我自己常常接触到确实没有相应条件的家庭的孩子,可能要借用别人的电脑甚至到网吧中填写相关信息,能够搜索的时间少。虽然确实对于他们来说十分辛苦,但是志愿填报这个事情不比高考轻松,能尽可能地重视,一定要再三重视。

关于应该怎么选志愿等问题,欢迎讨论或私聊,比较个性化的问题,我们可以一对一地解答。

天天看,每篇让你经验+1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