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孩子的日常:顶配的娃,硬核的妈,背后真相戳心了……

01

前段时间一个视频火了,是一间旧房改造。

在北京,一家三口,蜗居在只有10㎡的老旧平房里。

10平米的家睡觉是上下铺,上厕所要去外面的公厕,洗澡也要去公共浴室,儿子写作业要在院子里……

等到设计师一年后回访时,惊讶发现,他们又生二胎了。

有网友忍不住在弹幕里问:

这家人是疯了吗?这样的条件居然还敢生二胎?

干嘛不把房子卖了?就算偏一点,也能买个两居室啊!

去二三线城市买个大house住着,不香吗?

居住条件这么普通,夫妻俩工作也不差,卖了换套房子,也是明智的。

直到看到一个重要的信息......

这套10㎡小平房地处东罗圈胡同,视频里一闪而过了一个镜头。这……不是?

这房子的对口学校,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史家胡同小学

(孩子的照片上写着“史家胡同小学”)

史家胡同小学,京城最有名的牛小之一。

有多牛?

它的学科成绩也许不是排名第一的,但在这里上学的孩子,眼界和视野绝对是顶配。

顶配到什么程度呢?

史家小学的校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还有国外的副总统参观;四年一届的运动会,各路奥运冠军到场助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来源 知乎@赵小康

史家小学的孩子,六一会跟姚明、濮存昕一起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讲授礼仪课,会邀请到《甄嬛传》里的温太医;

希拉里访华时,接机献花的两个孩子都来自史家小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样的牛小,孩子是怎么样的呢?

学习,毋庸置疑。

一个孩子从史家小学升入一个也很不错的初中后,惊讶发现,班上的同学,英语词汇量竟然只有3000。

而她的词汇量,够英语六级。

在这里,孩子需要临摹的生字(红色),都是语文老师自己一笔一划写上去。每个孩子的作业本都是这样。

因为老师觉得,印刷体的文字,并不适合孩子手写临摹。

一个研究过牛小的妈妈曾经说,这些孩子,普遍写字都要好看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知乎上还有人说,他们的校服都比别人美,审美想来都不一般。

来源 知乎@ 花开彼岸天

还有不止一位校友这样回答

「即使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的学校也非常牛,但从来不提,只会反复说自己是史家胡同小学毕业的。」

很多从这样「牛小」毕业的人都说,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时间管理能力,学习效率高,后劲儿非常大。

而这些,也只是北京一部分孩子的缩影。

02

海淀娃的日常

很早之前就有一个传说。

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1500,够吗?

答:美国够了,海淀不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个段子的原版答案是,「在中国肯定不够」。

但是,只用了几天时间,主角就从「中国」变成了「海淀」,然后疯传。

为什么是海淀?

因为这里是中国教育之巅。

最豪华的师资、最顶尖的教学团队、中国最好的大学、一双手都数不过来的985和211......这里都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海淀,课本知识、奥数、英语这些都只是标配。

真实的海淀孩子,恐怕比1500个英语单词夸张多了。

比如,他们的学习内容,从深度到广度,从基础学业到课外特长,一个不落:

小学毕业要完成PET(PET:剑桥英语测试,词汇量要求3500,相当于雅思4.0-5.0分);

同样是学课外英语,海淀孩子一年两册,速度是朝阳孩子的两倍;

不止文化课,数学思维、跆拳道、机器人、手工、围棋,一样都不落下。

还记得《三十而已》里,顾佳执意要让孩子学马术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海淀,很多父母的目标至少是清北。普通的弹琴、绘画、唱歌、跳舞这些特长,已经不够了。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兴趣班鄙视链,钢琴都要排在最低端。

在乐器类里:

管风琴>竖琴>大提琴>小提琴>长笛>萨克斯>架子鼓>钢琴。

在运动类里:

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棒球/美式橄榄球>花滑>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一个海淀妈妈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鸡娃母亲,她给孩子报了马术、钢琴、滑冰、大提琴、还有画画。

问她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合格,她说:

给孩子报班,通常有三个目的:

1. 为了拿证书,为以后的学业铺路;

2. 给孩子陶冶情操,缓解学习压力;

3. 让孩子培养一门拿得出手的特长,未来也许用得上。

而她让孩子学的这么杂,其实是无法真的培养出一门特长,也拿不了证书,只是陶冶情操,所以根本谈不上鸡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些人说,这样对孩子来说,压力太大,孩子不快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实际上,大多数还真不是这样。

北京卫视2018年纪录片《起跑线》中,记录了几个海淀娃的日常。

一个7岁女孩,从2岁开始,就已经在上钢琴班、朗诵班、声乐班、舞蹈班......几年,十多个兴趣班,花费超过20万。

爸爸心疼孩子,说逻辑数学班,别再学了吧。

女孩反倒不乐意,说自己对数学很感兴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的孩子,学得够多了吧。

妈妈说,我们不是多的,朋友家孩子学得更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样,也是7岁的北京女孩,多米。

她同时学习滑冰、钢琴、古筝、舞蹈、奥数、英语、素描,七个兴趣爱好班。

妈妈劝多米,「太多了,你别学了。」

多米却回答,「不,我想学。」

「你不可能挡她道。」妈妈很无奈。

海淀娃,日常作息什么样?

这是一个普通7岁娃的日常作息表。这样精准的时间安排,雷打不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之前有一位家长在网上说,看孩子太辛苦,想给刚上小学的孩子砍掉几节课外班。

孩子却跑去和爷爷奶奶告状,说妈妈为了省钱,不给我上课。

不太存在什么真正的「快乐教育」,学习本身也许就是快乐。

——这就是海淀娃的日常。

03

海淀娃背后,站的是海淀妈

海淀教育很拼,顶配的娃背后,站着的是全国最特殊的一群家长。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谋划布局。

比如之前朋友圈里流传的一位海淀「鸡血家长」,出产房不到3小时,给大娃指导英语和奥数,给刚出生的二娃听诗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前段时间改政策,为了赶上按片划分学校的最后一波,1000万一套的学区房,卖疯了。

中介深谙家长心理,一看父母举棋不定,「您这边肯为孩子付出多少?」

一句话直击家长内心。家长:我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事孩子,刚满一岁。

她老公说:你算算,如果我们在孩子上初中前,落一个北京户口,需要做什么?

我同事,马上开始算,算了一下午。

最后,结论是:

要先离婚,然后,城郊区买套房,再复婚,房子卖掉;再离婚,城里买套房;再复婚.....

他们真的太有效率了,转天就办了离婚手续。

从孩子不到一岁,精准算好了之后的每一步,且严格执行。

发现北京户口无望怎么办?

身边另一个妈,着急忙慌办了天津户口,上午离婚,下午买房,赶在孩子小升初前,把孩子转了过去,自己不惜天天坐高铁上下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们为什么如此执着于鸡娃?

很简单。

这群最鸡血的家长群,以985/211名校硕博为主,是全国各地来北京打拼并最终扎根的人。

他们的思想高度统一:相信教育,相信高考能创造人生的奇迹。

他们比任何地方的父母,都更了解读书对一个人命运的改变。

之前就有新闻,爷爷奶奶花上百万给孙女补课。这钱花的,值不值?

作为60年代毕业的本科生,这对爷爷奶奶太知道知识、教育是如何改变命运的了。他们的回答当然只有一个字: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为读书的红利拥有者,海淀妈们自然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掉队,拼尽全力,也要把孩子送进好学校。

为孩子铺平道路,用心良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海淀家长,拼的是什么?

拼财力。

据家长们说,以一年300个课时左右来算,一个孩子每年在课外培训上,至少10多万。

花费上百万,也不算稀罕。

这些钱花出去,一定有效果?

当然不一定。但是海淀家长对教育的投入,就四个字:豁得出去。

一个海淀爸直言不讳问妻子:你来算算,孩子教育上,要花多少钱?我往死里赚。

他们的孩子,刚满一周岁。

之所以这么拼,是相信教育的力量,是重视家庭的力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拼时间,孩子拼努力。

海淀家长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时间。

这样培养一个孩子,背后都有至少一个忙到炸裂的家长。

家长忙,孩子自己也不会松劲儿。

在人大附中里,甚至还流传着听起来非常过分的顺口溜:今天不努力,明天上隔壁。

而这里的隔壁,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普通孩子朝思暮想的双一流高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拼环境。

那对一家三口蜗居10平米房子的父母,家里不要衣柜,只要书柜。每天就是看书,阅读。

还认识一个海淀妈妈,和爸爸、两个娃一起,每天雷打不动,晚上8点—9点,一个小时,边泡脚边读书。

他们的二娃,今年才3岁。

武亦姝的爸爸,下午4点半下班关机,在家读书。

家庭如此,学校如此,孩子耳濡目染,剩下的造化好坏,只是一个概论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5

其实,说了这么多,并不代表所有的海淀孩子都理应优秀。

在学生时代,一个人成功的主要标志就是考试成绩,这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但在培养孩子上,却是父母的知识、财富、地位、性格、精力、运气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一句话,基本上可以说清楚海淀家长的心思: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疯狂的青春期,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期。」

如果家长心生焦虑,那也大可不必。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径,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赛道,不用羡慕别人的资源,也不必因为自身局限烦恼。

总结一句话,看最好的别人,做更好的自己。

本文转载于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作者:桑榆晚,自由撰稿人。理性且文艺,用文字陪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很多亲说不能及时看到童妈的文章

因为公众号推送不再按照时间

点【在看】和星标【童妈育儿指南】

确保你能及时收到公众号通知

点这里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