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教授破解世界难题刷屏!校长爸爸揭秘家教方法:自律、自学、自立!

近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则简短的消息

让“硬核”二字刷屏评论区!

而在学校官网

这位特任教授——

陈杲的简介中

26岁的年纪格外令人瞩目

陈杲特任教授年仅26岁。

他2008年入读中国科大少年班,

2012年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师从陈秀雄教授攻读博士

2017年博士毕业后

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后,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

2021年加盟中国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

陈杲博士(左)与沃尔夫奖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

据科技日报报道,陈杲攻克的是一道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

据介绍,这项成果属于复微分几何研究范畴,该领域有两个来自物理学的方程至关重要,一个是成为量子力学标准模型的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另一个是和相对论紧密相关的凯勒-爱因斯坦方程。在稳定的前提下求解这两个方程,一直是复微分几何界的核心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发表论文的《数学新进展》是国际数学界最权威的期刊之一。目前,他的论文已经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关注,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间引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网友:这是真的年轻有为

看完陈杲特任教授的简历,

网友纷纷表示,

真是年轻有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陈杲中学时的照片

相信陈杲教授有今天的成绩一定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相关。

今天,小编有幸邀请到陈杲教授的父亲陈钱林校长,请他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家庭教育的经验

陈钱林,广东顺德碧桂园实验学校总校长、浙江义乌碧桂园实验学校(筹)总校长。家有龙凤胎,均成世界名校博士。出版《教育的本质》、《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等专著。

我家庭教育最核心的经验是自律、自学、自立。年前正好将一个讲稿整理成文,可以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了解我最核心的经验,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启迪。----陈钱林

自律、自学、自立,让孩子幸福成人、轻松成才

家庭教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重视与不重视不一样,得法与不得法更不一样。每个孩子都不同,所以教无定法。但是,教育是有规律的

许多家长都很纠结。现在社会培训班,两三岁的孩子都排了满满的课程。东家幼儿学编程了,西家孩子获全国大奖了,听到这些传闻,做家长的免不了会焦虑。

我家龙凤胎小时候,我是很淡定的。孩子没去培训班,也不刻意追求是否得奖。上学后作业自主选择,没参加晚自修,读高中时都有9小时睡眠。我深信,只要抓住最核心的素养,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家庭教育的核心思想:自律、自学、自立

自律、自学、自立这几个关键词,是我读大学时广泛阅读取得的“真经”。

我中师毕业在农村学校任教五年,再回到大学读本科。大学期间,我读到民国时间学前教育奠基人陈鹤琴先生研究自己儿子成长经历终成一代教育家的故事。我当时还没有成家,但年轻人好做梦,产生了学习陈鹤琴先生也研究家庭教育专家的梦想。

要做好家庭教育,总得有些特别的方法。于是,我大量阅读教育著作,慢慢地,找到了这六个字。

自律,就是抓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他律,大人盯着孩子;还有种是自律,让孩子明白道理,自己把自己管起来;显然,自律比他律更高明。陈鹤琴先生就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

自学,先是学习习惯,再是自学能力

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跟着老师学,还有种是自学。孩子的学习,宏观上要听老师的,微观上要自学。为什么要听老师的?因为学科知识都有体系,如果没有老师的宏观引领,学习容易走弯路。为什么要自学?因为自学既能帮助孩子寻找最佳的学习方式,又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我读初中时就自学《数理化自学丛书》,中师毕业后我参加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大专学历,对自学有亲身体验。我认为当前教育之所以孩子学业负担过重,是忽视了自学。

自立,就是独立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内心精神世界

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学习成绩迅速滑坡,大多数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内心精神世界不强大,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怎样让孩子有持续的动力?从小就要树立孩子远大志向,要从小培养耐挫力,要引领精神成长。英国教育家洛克非常看重独立人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专门写过一本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谈精神成长。

自律,主要抓习惯

习惯培养有关键期。我的观点:幼儿期是黄金期,小学低段是白银期,小学中段还有所作为,等青春期开始再抓习惯,困难就很大,还往往是木已成舟、徒留遗憾。

我努力追求,在坏习惯形成之前,把好习惯教给孩子。我两个孩子从小很守规则。最重要的经验,是家规和评价。

孩子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必须遵守规则。包括道德规则、法律规则以及其他团体规则。天性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对真善美的天性要弘扬,而对假恶丑的天性必须靠规则给予遏制。所以,教育的真理,不是释放孩子的天性,而是尊重天性、弘扬人性、培育灵性

家庭教育,要把道德、法律规范及社会真善美的规则,通过家规的形式,对孩子强化教育。

如何做好家规?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明明白白。

家规,要让孩子听懂是什么意思。比如,我家孩子小学阶段上网的家规是“可以查资料、收发电邮、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看科学类网站、作文类网站、新闻类网站,但不能看无关的内容;一般一次不能超过半小时;单独一人不能上网”。特别是禁止之类的家规,不能含糊其辞。比如,“每天18:00-18:30可以看电视,其它时间未经父母同意都不能看”,这规则就很清楚。如果说成“少看电视”,孩子就不清楚,怎么是“少”?

2.动态生成。

我家家规的约定,都是在生活中动态形成的。比如,我孩子2岁多的一天,分葡萄干时吵架了。我先从女儿这儿拿一些吃掉,儿子的多了,女儿不肯;又从儿子那儿拿一些吃掉,女儿的多了,儿子不肯;最后两人的葡萄干都被我吃光了,这下都哭了。我借机教育他们,不相让的双方最终都会有损失,后来就有了“吃零食要相让”的家规。

3.民主讨论。

我家家规大多是民主协商而来。比如,好几次孩子在楼梯上摔倒,我们就讨论了走楼梯时如何讲安全,后来有了“走楼梯时要互相提醒讲安全”的家规。比如,孩子俩吵架了,我想这是孩子的天性,吵吵哭哭没关系,经讨论后,有了“可以吵架、不能打架”的家规。因为孩子参与讨论,相对好执行。

4.奖罚分明。

有了家规,要讲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奖罚要跟上。孩子毕竟是孩子,要表扬为主,表扬多了,对家规的执行力会更强。违反家规了,该批评时就要批评。多次批评无效的,要么是家规不合理,那就早点改;要么就要严厉批评,甚至进行必要的惩罚。

家规,要一条条书面写下来吗?我觉得,书面约定也行,但口头约定比书面更方便。我孩子小时的家规,基本上都是口头约定。不管哪种形式,让孩子明明白白知晓家规就行。

孩子俩对家规很自律。比如对“可以吵架、不能打架”、“走楼梯时要互相提醒讲安全”的家规,好几次在楼下吵架,都哭了,上楼时“弟弟小心”、“姐姐小心”互相提醒,上了楼后继续吵架。走楼梯互相提醒,这是义务;放心吵架,这是权利;这就是家规的教育力量。

如何保证家规的落地?我思考需要有个评价方法。蔡笑晚先生家,对孩子实施“存折”评价法:六个孩子每人一个“存折”,表现好可得评价分,表现不好扣评价分,年终到父母处“提款”,相应积分对应相应现金,孩子们可以自由使用这笔现金。

借鉴蔡先生的评价法,我在家庭教育中创新了“100个好”评价:表现好,加几个“好”;表现不好,减几个“好”;达到“100个好”时,满足两个孩子的一个合理要求,或吃些喜欢的食品,或买些喜欢的东西。

在加减“好”时,很多时候我总是与孩子一起分析,问孩子到底应该加减几个“好”,根据孩子的意见加减。

女儿4岁时,我计划着暑假带她去青岛玩,早早对她说如果达到“100个好”,就可去旅游。那段时间,女儿表现特别好。飞机票早就买来了,我设计好,等出发前一天正好达到“100个好”,第二天按时成行,女儿很有成功感。

女儿喜欢与儿子比谁的“好”多。平时,因儿子从小数学有天赋受到表扬多,我就考虑在评价中摆摆平,女儿的“好”一般都比儿子多一点。儿子没意见,反正姐姐达到“100个好”,奖励时同样有他的份,也就乐得让姐姐多几个“好”。有时,女儿表现不好,我减了她几个“好”,一下子比儿子的数量少了许多,女儿很受震动,会想方设法赶上来。

两个孩子总是记得几个“好”。这倒很好,每次我忘记了,就先问清楚,再做相应加减。

“100个好”评价,具有很巧妙的教育道理:

1.多元评价,涉及孩子素养的诸多方面。我在宏观处观察孩子的表现,感觉哪个方面的评价下,就抓住重点评价,以表扬为主。这种方法,我打比方说是烧开水,“哪壶开了提哪壶”。

2.有奖有罚。教育的规律,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要奖惩并用。“100个好”评价,在奖励的同时,巧妙地创新了减少“好”的惩罚方式。有时孩子犯了错,我一下子减了几个“好”,孩子会“哇”的哭起来,发挥了惩罚的教育价值。

3.民主,与孩子商量加减几个“好”。我让孩子自主评价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自我反省,培养“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与孩子多商量,利于变他律为自律。

4.随时可进行评价,童趣,带有游戏味。

5.强化奖励的荣誉感。洛克先生说,最好的奖励是给孩子荣誉感。我有意设计,两个孩子不管谁先达“100个好”,两人都统一获得奖励。同样是吃炸鸡,这次获“100个好”的孩子会感到荣誉感,“你这个炸鸡是我赚来的”。这样设计也淡化竞争。我觉得,蔡先生家有六个孩子,竞争更利于激励上进;而我家两个孩子,竞争过分了不利于亲情。这是我借鉴蔡先生评价理念之后的灵活运用。

“100个好”评价持续了8年左右,对两个孩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孩子成年后,常对我开玩笑说,“什么时候 100个好 ?”这说明评价带给孩子的是幸福童年的美好回忆。

自学,是家庭教育最大胆的探索

孩子的婴幼儿期,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探究。比如玩游戏,小孩子喜欢听水龙头放水什么声音?桌子翻倒了是什么样子?我特意引导孩子多探究。我孩子五六岁的时候跟我说,“爸爸我发现地球是圆的,我们家一出来往八单元走,在后面转了一圈,正好又回到我们家门口!”我觉得,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这是重大的发现,我就鼓励他。后来,我好几次陪他们在家门口绕圈,帮助孩子研究这个圆的道理。

我儿子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非常认真,老师对我说,这个孩子真可爱,手一动不动,眼睛一眨不眨。读幼儿园的时候已经研究地球是圆的孩子,现在读小学在那抄写,有没有必要?我觉得不对。我就让儿子跳级,对老师说,跳级都跳了,作业就不用做了吧?我为我儿子争取了这个自由。跳级后,常常考90来分,这个分数在班级里是倒数。但我觉得,没有做统一的作业,90来分够了!后来,我儿子自学能力越来越强,14岁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我女儿,读小学时喜欢做作业,我也就鼓励。到初中时作业多了起来。一次晚上,一边写作业,一边哭,把写好的作业扔到地上。我想这样苦读书不行,于是与老师联系,少做统一的作业。刚开始时,是我家庭教育最纠结的时候,孩子成绩蹭蹭下来了。不过,我们还是坚持自学。慢慢地,成绩上来了。这时候我就不怕了。我女儿后来也不做老师布置的统一作业,自学。上高一时上午到校下午在家自学,高二是一周到校隔周在家自学,后来考上了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大胆自学,让孩子俩拥有了他人少有的轻松的中学生活。这是我的家教,为孩子争取了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培养孩子自学,首先是习惯,其次是方法。习惯,我家庭教育的核心经验是作息习惯。

我孩子幼儿时,就有口头约定的作息时间。上学后,我引导他们制订作息时间表。我的家教思想是:

1.必须制订作息时间表,这是硬性要求。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对孩子都严格要求。因为讲清楚作息时间的重要性,我孩子都很认真做,当尝试到甜头后,自然很容易由他律变成自律。

2.作息时间表需要孩子自己制定。时间表我会参谋,但仅仅是参谋而已,最终由孩子自己定。如果不好执行,随时都可以改。比如,孩子说早上6:00起床,8:00-9:00阅读,10:00-11:00锻炼身体……我都说行。过段时间,孩子说早上6:00起床太早,那就改,直到孩子自己满意为止。

3.凡制订了作息时间表,就要严格执行。在我们家,学习时间玩游戏是犯错误,玩游戏时间在学习也是犯错误。

孩子从小养成作息习惯,该休息时就休息,该锻炼时就锻炼,该学习时就学习。规定学习时间到了,学的内容让孩子自己想,这样无形中就引导孩子自学。

自学有方法。比如拓展学习、探究学习、特长学习、实验学习等。我家孩子用的最多的是拓展学习和探究学习。

首先是拓展学习。什么是拓展学习?指不拘泥于课本,向课外拓展,向社会拓展。

1.基于大课程观的拓展学习。比如说语文,许多人认为就是识字、背诵文章。从大课程观看,语文最核心的要素是听、说、读、写。比如数学,许多人认为就是计算、做应用题,从大课程观看,数学不仅只是计算能力,还有数学规律、逻辑思维、空间思维、数学文化。比如科学,结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要把孩子的视野拓展到观察自然界、观察社会现象。

2.基于社会情境的拓展学习。一些社会事件,经媒体报道之后,会营造强烈的情境氛围。这时候,特别适合拓展学习。

孩子往往喜欢基于情境的拓展学习。一方面,小孩子情感丰富,在特定情境中容易感动,感动了自然喜欢学习;另一方面,凡社会事件发生后,大家都喜欢议论,有了拓展学习,很容易在同学间表现得更“专业”,成功感就强。

3.拓展练习。现在书店有大量学习辅导用书,也有大量的习题集、试卷汇编。拓展练习,就是自己做些课外习题。我特别倡导不动笔的拓展练习:看习题—思考—看标准答案。为什么倡导不动笔?不动笔的拓展练习,锻炼的是思维,是解决方法,是知识点的巩固。而且不用动笔,可以明显节约时间,同样一个单位时间,练习的习题量会成倍增长。

拓展练习适合于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等所有学科。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其次,探究学习。孩子总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爱问为什么,这是引导探究学习的契机。当听到孩子提问时,大人总是习惯于以最快的速度,把最标准的答案告诉孩子。实际上这并不好。孩子的成长,知识固然重要,但探究习惯、探究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探究学习的具体方法很多。比如,观察法。孩子观察植物、动物、天文、地理、社会现象。比如,实验法。通过实验,反复验证。比如,文献法。小学高段就可使用。现在互联网上信息很多,为文献法提供了便利。但要注意,互联网上的信息,总体上不严谨,甚至有大量的虚假信息。所以,文献法的关键是引导孩子学会辨别真伪。

探究学习,一般遵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要在“提出问题”上做深入的引导。各学科都可以引导孩子探究学习。最好的探究,是结合教材学习,让孩子自主提出探究课题,教师给以应有的指导。

自立,主要培养健全人格

人格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三位一体。相对于自然界,人就是自然人,是一个生命体;相对于社会,人就是社会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所以,人也是精神人。何为健全人格?我喜欢用坐标图来分析:横坐标为人格基础,包括自然人格、社会人格、精神人格;纵坐标为独立人格。

我觉得,现在的教育,在自然人、社会人方面已经相当重视,而薄弱环节在精神人和独立人格。于是,我特别重视三个方面:

首先,培养孩子独立人格。主要方法是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事。当屋外阳光明媚,我对两个孩子说,你们出去走走吧?孩子说“出去”,这是自己决定的。孩子说“不出去”,没有关系,“现在两点钟你不出去,那三点钟出去还是四点钟出去呢?”孩子说“四点钟去”,那我就等到四点钟陪孩子出去。

我陪孩子到外面去走走,不会在路上进行教育。路上,不是教育的场所。我一般的做法是,出去前与孩子讨论一个计划,如先去哪里,再去哪里;如碰到谁会怎么打招呼。孩子会有自己的设想,想好了以后,我就表扬孩子有主见。在路上走,孩子会根据自己的计划做。如果计划做不到,路上我也不会说什么,回来的时候我会跟他分析,你刚才哪点好,哪点不好。

我孩子出生之后,三年不开电视。三年后,电视开禁。我父母亲在我家里看电视,小孩子喜欢偷偷看。我给孩子选择,如果你长期看电视,爸爸妈妈就会不舒服,爷爷奶奶就会到老家去,没人煮饭!“你们觉得是有饭吃好呢,还是看电视好?”他们说,“当然是爷爷奶奶在这里好,我们不看电视!”问题很好解决,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

我儿子上初中后,因自学能力已初步形成,我设想他下午就在家自学。问了几次,他都说下午要去学校。有一次,我儿子脚受伤了,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我说,“是不是下午都不去学校?”他说“也可以吧!”这下好办了,我就说,“好,就照你说的办。”后来我儿子下午都在家自学,在家很自觉,因为这都是他自己决定的。当然,背后我在那里宏观调控。

我核心思想的自律、自学、自立,都有一个字“自”。自主,追求的就是独立人格。

其次,引领孩子精神成长。我最近出版一本中小学教师培训用书《教育的本质》,提出“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健全人格,重精神成长”。

我们家长也是教育者,家庭教育也要坚守教育的本质。最称职的家长,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不只是特长的培育者,而应该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呵护者,是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

孩子的精神,是可以培育的。精神成长,靠的是精神引领,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引导孩子阅读,能带给孩子精神食粮。我喜欢引导孩子读名人传记。孩子俩小时候的偶像是爱因斯坦。我出差时看到爱因斯坦的书都会买来,肯定是孩子俩最喜欢的礼物。看到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感受到的就是科学精神;看到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写信,赶在德国之前研究出原子弹,看到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于销毁原子弹,看到爱因斯坦放弃了以色列总统的提名,感受到的就是人文精神。

“读万卷书”外,“行万里路”也是好办法。我儿子7岁时,我带他到清华大学。我说,“地上的每一块石子,都曾经有名人走过。”我儿子说,“是的,包括今天我在走。”受到我表扬。我曾带我女儿到北京孔庙,看历代状元的书法石刻。有一次,我陪同我女儿到北大,看结冰的未名湖。当然,我更多的是带孩子到家乡的一些景点走走,每个地方都有特别人文元素的景观,基本上不花钱,孩子的收获也不小。

把长辈的创业故事告诉孩子,特别能传递精神力量。我有意把自己的艰难求学与创业故事讲给孩子听,并有意放大了“艰难”的程度。有一次,我带孩子去飞云江边玩,我说了件事:我读师范时,就是从这里渡船过江去学校的;在学校,我把父母给的一点钱买了书,晚上常饿肚子;晚上,每天都会有卖馒头的人到宿舍叫卖,同学们都买了吃,我肚子很饿,却舍不得。我对孩子俩说,“现在大鱼大肉吃不了,却常梦到吃馒头,什么时候写篇《馒头飘香》,会很感人的。”孩子俩听了很感动。我想,他们能感受到精神力量。

我师范毕业教了几年书后,再去读大学。因为经济困难,有年寒假期间,只身去北京做生意,回上海时出了点小问题:大年二十九,在公平码头买了船票后,身上没钱了,想不到却误了船。当时还没有手机,没有信用卡,后来在一位好心老人的帮助下,坐火车再坐汽车才到家。这事本来与孩子俩无关,但我多次对他们讲。孩子俩13岁时,我们一家人到上海过年,大年二十九,那天正好下大雪,我带孩子俩大雪中到了公平码头。特别的情境,孩子俩有不一样的感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碰到挫折,出现心理困惑,这时候,正是精神引领的好时机。挫折并不可怕,家长要想办法把挫折变成挫折教育,这样就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当孩子出现心灵困惑时,不管如何的幼稚,都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帮助其拨开迷雾,让孩子感受长者的智慧和精神境界。

我有意把自己的失败展示给孩子,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比如,有次去考研究生。我的英语很差,肯定考不上,但我还是去考,并且让孩子俩做做“爸爸考上研究生的梦”。结果,自然落榜,孩子俩很难过。我觉得,我展示给孩子,是屡败屡战的精神。这也就是精神的引领。

第三,特别重视立志教育。这也是精神成长的一部分,因为做得特别到位,我把立志单独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经验。

我有两句话被广泛转载。一句是:“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而不要在乎是否圆梦。”还有句话:“志向能产生引力,自学能产生推力,只要孩子具备这两种能力,想不成才都难。”

让孩子接触名人,是立志的好办法。从农村搬家到瑞安市区时,我特地在瑞安底蕴最深的虹桥路安家。我常带孩子到家门口“寻找名人的足迹”,如考察晚清大儒孙诒让的故居玉海楼,浙江省最早的医科学堂——利济堂,多次去湖滨公园看天文学家孙义燧院士的题词石刻。有次,意外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先生的老家离我家才500米,孩子俩很兴奋。孩子俩读小学一年级时,校报上刊登了名校友、哈佛大学蔡天西教授的来信。我多渠道了解到,蔡家的旧居在丰湖街,居然离我家也只有500米左右,于是多次带孩子去看蔡天西旧居。

凡有教授等名流到我们家乡来,我会想办法多让孩子跟名人碰个面。有次,中国工程院钟山院士到我们学校,我争取到了机会,带着孩子到酒店跟院士有了一个小时的谈论。与院士碰了面,孩子的眼睛都冒出光了。

孩子俩从小常做获诺贝尔奖的梦。有一次,我们家买了几条金鱼,有条金鱼的眼睛是瞎的。孩子提出了设想:瞎眼睛的金鱼会长寿,因为瞎眼的吃食很吃力,生活在于运动。过一段时间,果然好眼睛的金鱼死掉了。我孩子去上网查,看看是否有人证明过瞎眼睛金鱼寿命长,查不到,那就说明全世界还没有人发现这个秘密!那一天,我们家里热闹得很,差点获得了诺贝尔奖。

孩子俩13岁时,正儿八经地“研究”宇宙形状的猜想,我儿子说“空间会是个圆”,我女儿说“时间可能也是个圆”。这个梦想过去了,很快会有另外的梦想。我儿子于2015年解决的一个世界数学难题,恰好是关于宇宙空间猜想的课题,谁能说与儿时的梦想无关?

反思下,现在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什么问题?我觉得是大人太强势。喜欢说“你给我……”,为什么不用“孩子,你说呢?”

人生的路要让孩子自己走。孩子的成长正如爬山,我们大人给他指出来,从哪一条山路走比较好,这是宏观上的扶。孩子走路摔倒了,我们把他扶起来,这是微观上的扶。但是,扶的目的是为了放。如果怕孩子辛苦,抱着他,走到山顶,即使走的最快,有什么意义呢?

自立,就是扶与放上面做文章。孩子不能自立的时候我帮助他。帮孩子时,有意识地培养自立意识与自立能力。能力到了,就让他自立。孩子自立了,同学交往都很好,交往都很好。

我儿子在中科大读书的时候,著名数学家陈秀雄教授来中科大选苗子。陈教授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对求同思维强调过多,求异思维培养不足,而这个孩子的求异思维与众不同,正是做学问的好苗子。时任中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专门请我儿子一个人吃校长午餐,勉励“你肯定是数学家,无非是全国著名还是全球著名的区别”。

我女儿在南科大也非常的灵活,跟老师、跟同学们交往非常好。南科大创校校长朱清时院士就非常欣赏我女儿。大二时,我女儿与同学们去美国参加iGEM总决赛,听到哈佛大学Gil Alterovitz教授说了句自己“设计一个生物信息学的软件项目”的话后,在比赛官方组织的一个社交活动中,与Gil Alterovitz见面聊天,便接下了这个任务。当年暑假,她专门到哈佛大学做了两个多月的合作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家庭教育要抓核心素养

做家庭教育,不是跟着感觉走,不是送孩子上培训班、让孩子参加各类比赛这么简单,要紧紧抓住关系孩子一生幸福的核心素养。

家庭教育抓哪些核心素养?

我曾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2015年第9期卷首语发表了《我看核心素养》文章,其中有短话被广泛转载:我常常想,我们应该把教育“拉长”,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整个人生串起来思考;应该把教育“拓宽”,从分数和特长外的习惯、能力、情商、人格等角度思考,如此才可能更好地把握,什么是人最核心的素养,什么是最本真的教育。

把教育拓展,很好理解,教育不能只盯着功利的东西,要有全人思想,要多元评价。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要把教育拓宽到书本外、拓展到技能外。

把教育拉长,什么意思?就是多想想,当孩子长大30岁、50岁、70岁时,到底哪些素养最重要?让家长很焦虑的这比赛、那比赛,真的那么重要吗?比如,有孩子会弹钢琴,还得奖了,在小时,一般会认为是好孩子;但到了50岁,会不会弹钢琴,真的那么重要吗?比如,有孩子跳高得奖了,在小时,一般会认为比别人好;但到了30岁,会不会跳高真的差别那么大吗?拉长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些技能比赛,并不是核心素养。

那么什么才是核心素养?我想,钢琴背后的热爱艺术,跳高背后的健身习惯,比钢琴技能和跳高成绩本身更重要。拉长到70岁,一个人热爱艺术,他的精神生活品质会更高;一个人坚持健身,他的健康更有保障。我认为,体育的本质,不是上节体育课、开个运动会这么简单,难点在于关注每一个孩子,是否形成家庭自觉健身的习惯;艺术教育不是让孩子技能如何拔尖,而是让每一个孩子一辈子热爱艺术,退休后在公园里唱歌、拉二胡、吹笛子,其他人都说难听,但本人却陶醉其中自得其乐,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建议,家长多这样想想,会更容易找到核心素养,家庭教育也会变得更从容,更有针对性。

孩子上学后,有语数英科体艺等课程。实际上,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体育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健身习惯,艺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热爱艺术。语文、英语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是抄写、背书、做习题,而是听、说、读、写。引导孩子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就是抓核心素养。数学的学校核心素养是思维,科学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探究。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比如,培养孩子形成健身习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艺术,培养孩子说话能力与阅读习惯,引导孩子多探究、多思考,家庭教育才大有作为。

当然,从人的一辈子的幸福生活分析,我家庭教育核心思想的自律、自学、自立,是核心素养的内核。就教育规律而言,幼儿期重自律习惯,学龄期重自学能力,教育过程中重自立人格,孩子可以更好地成人、成才。将教育拉长之后,任何年龄,都需要自律,都需要自学,都需要自立。我想,一个人只要具备自律、自学、自立素养,今后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成功的可能会更大,也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即使碰到困难,也会以坚强的内心精神世界面对,相对容易走出困境。

期待着每一位孩子,都因为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而拥有更加幸福的童年,拥有幸福的人生。期待着每一位家长,多学习、多摸索,与孩子共成长。

来源 | 陈钱林说家教《陈钱林:自律、自学、自立,让孩子幸福成人、轻松成才》(部分内容有删减)、人民日报(rmrbwx)

作者 | 陈钱林

责任编辑 | 赵利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