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走红视频,一名哥哥站在店外隔着玻璃窗看妹妹吃 肯德基。原因是妹妹考了100分,哥哥考了76分。按照原先的约定,考了80分就可以吃肯德基,结果妹妹达到要求,哥哥做不到,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吸引人眼球视频。
网友纷纷在下面留言,不少人为父亲的做法竖起拇指,认为他教子有方,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同时也教会孩子说到做到。
但也有一部分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不能统一要求,统一做法。
有人则直言,这样做会刺激到孩子,万一孩子因此叛逆,做出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来,那是后悔莫及。
其实,网友各种说法各有道理,只是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而已。
心理学有一个奖惩效应,即胡萝卜加大棒效应,当对一个人进行表扬、鼓励时,往往能激发这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当对一个人进行适度、就事论事的惩罚时,常常能促使这个人改过、进步。
这个心理效应提示人们,适度的奖罚是有效的,尤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然而并非所有的奖罚手段都有效,有些时候,不仅会无效还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惩罚,有时会出现像一些网友所担心的那样,孩子走向与自己心愿相反的方向。
生活中对孩子采用像视频中父亲一样奖罚的人其实不少,但未必都成功。
我也用过相同的方法,当时给孩子定的规则如下:
考试进入全班前三名去吃麦当劳或肯德基。
但只实施三次我就草草结束了。
第一次孩子兴高采烈,达到要求也出去吃;
第二次孩子达不到要求,我以“不能出去吃”警示孩子,谁料孩子竟然回应“我才不要呢。”
第三次孩子又达到要求,但已完全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知道,我这所谓的“奖罚方法”没有效果了。
我的朋友也对孩子的学习采用过类似的方法,但因为其中的惩罚相对偏重,孩子不干了,不仅不执行曾经定下的惩罚条款,还对学习表现出厌烦,把朋友搞得焦头烂额。
其实,人的心理有一定的承受程度,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一旦超过承受范围,就会出现心理超限效应,这是一种心理现象,即人一旦遭遇刺激时间过强或过久会引起不耐烦和逆反。
单一、重复的奖励同样也会让人渐渐麻木。过于厉害或作用时间过久的惩罚,则会引起叛逆。
这样看来,奖罚还真不是那么简单,运用也得讲究方法。
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奖罚也确实不失为促进孩子成长的有效方法。
如何恰到好处,这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没有统一的规律可以遵循。
我这里就有一个现实的例子。
我表姐因为她家二宝没少头疼。
她在我外甥小学毕业后,生了二胎。外甥在她有效的奖罚手段之下,乖巧懂事,成绩优秀,可以说,她对奖罚的运用得心应手,颇有成效。
等到我外甥女开始懂事时,她依样画葫芦,按照对外甥的奖罚版本对待我外甥女,可这次她却蒙了,外甥女根本不买她的帐,对她的奖励也好、处罚也罢,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其实,每个孩子都不同,都带着自己与生俱来的特质,哪怕同一生长环境下,同一对父母,同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成长的结果却差别甚大。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奖惩措施呢?
身为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的特点、喜好和心理承受力,然后采用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包括奖励和处罚。
同时父母要善于动脑筋、善于改变,针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兴奋点和痛点,进行及时调整,最大限度发挥奖罚作用。但不管奖励还是处罚,都要有适用范围,要有限度。
再则奖罚不能随心随性,凭自己的心情实施,今天高兴多奖,明天烦躁多罚,不能用奖罚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没有标准和原则的奖罚是无效的。
奖罚要有理有据,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一般而言, 奖与罚的比例是“三七开”,即罚三奖七,以奖励为主。要把握好尺度,防止过度奖励,让孩子找不着北,陶醉其中而失去奖励的初衷;防止过分处罚,而让孩子失去自信,变得自卑。
最后,奖励不能过度,可以不提前讲出来,而是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再给予奖励,给个惊喜,这样的奖励适合自主性强的孩子,让孩子明白一些事情是为了自己,而非仅仅是为了奖品,毕竟出了社会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
奖罚是一种心理效应,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一门教育艺术,它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不同,需要使用者有智慧、有爱心、有耐心,运用过程需要适度,需要及时和灵活。
只有使用得当,才能有效发挥心理效应,从而促使孩子更健康、向上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