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美国校园居然比申请还难?美高留学生真实生活记录

本文作者Phil Carney,就读于东海岸某所寄宿学校在美高学习4年,他曾为英文报纸撰稿,还是历史书籍译者以及线上人文平台联合创始人。

今天Phil Carney就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分享自己在美高的酸甜苦辣,其中也包括他如何融入不同文化的过程和感悟。如果你也在担心自己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快看看他的故事和建议吧!

2017年9月,我来到了新泽西中部的一所寄宿学校就读,从中文授课的上海公立学校,直接跳跃到美国私立寄宿制高中,直面感受到了许多一时间难以理解的“文化冲击”。从开学伊始的懵懵懂懂,再到如今的“如鱼得水”,我曾走过不少“弯路”,也在过程中收获了许多真挚的友谊。

初到海外我闹出了不少笑话

还被老师约谈了~

虽然在出国前,我自诩英语还不错,托福考到了109分,对欧美的流行文化也颇感兴趣,但是真正下了飞机,来到学校参加orientation(相当于开学前帮助大家“破冰”的活动)周,才发现之前想象的高中生活太“理想化”了一些。尽管我还比较主动,喜欢和不同的人交流,但是本来就有限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上过快的语速与比较重的口音,导致美国同学比较难理解我到底说了些什么,闹出了不少笑话。

orientation过后,九年级的课程便开始了,而英语文学课一开始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因为我们学校采用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法,所以通常是在课前阅读十几页材料,然后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们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最终轮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获得宝贵的课堂讨论分,我便拿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材料反复阅读批注,一有发言的机会,就说个不停,有时能够一直说到下课铃响起。几乎每节课,都需要英语老师示意,让我先停一下,给别的同学机会发表不同的意见。因为上课过于“积极”这件事,我受到了一些同学的揶揄,一度被称为“哈克尼斯勇士”(其实这个称呼就有点讽刺意味,嘲笑那些“独霸”讨论环节的人),还被老师约谈了几次。现在想来,当时的经历与美国人对亚洲学生的刻板印象不无关系:他们认知中典型的亚裔学生,要么就是文文静静的书呆子形象,要么就是咋咋唬唬、竞争心过强的“哈克尼斯勇士”。正因为以上的种种缘故,我在九年级时朋友不算太多,整天浑浑噩噩的,把最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学、诗歌、以及剧本的创作上,错过了很多社团和领导力的机会。

我高中生涯真正的转折点则是在十年级的住宿学院。以我们学校的制度,九年级结束以后,所有的学生便会按照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调查表格上填写的个人志愿,分配到六个男生住宿学院与五个女生住宿学院中的一个(类似《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分院帽)。当时,我个人懵懵懂懂,就随大流地想去Kennedy学院,因为听说那里亚裔学生比较多,最终却被分到了Cleve学院。一开始我非常抵触,担心Cleve学院白人学生为主,自己会被歧视、边缘化等等。事实证明,“分院帽”的决定还是无比正确的,我反而在Cleve学院交到了很多朋友,发现了自己真正的爱好与未来的职业发展,一起赢得了不少荣誉,这段经历也鼓励了我去争取学校内的领导力岗位。

后来查阅学院历史后我才得知,阿里巴巴合伙人、布鲁克林篮网队拥有人蔡崇信(Joseph Tsai)就曾是学院的一员,他以慷慨回馈母校著称。80年代初时,虽然作为来自中国台湾的亚裔学生,他却打破了社交“壁垒”,不仅学习优异,也在学院内极有号召力,担任多个体育队的队长;也许这就是寄宿美高所想培养的特质吧。

(笔者提供的校园生活照片)

“融入”vs.“抱团”

建议你走自己喜欢的路

对于初到美国的低龄留学生来说,“融入”美国人的圈子或是与同胞们一起“抱团”似乎成为了唯二两个选择。在我看来,这本来就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选择题,而是应该从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入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当然了,我所就读的高中没有很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为数不多的中国学生原本也都就读于国内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或是国际学校,与我反而没有太多共同语言。除此之外,美国高中的本地学生也不是一个同质化的统一群体,他们各自有着独一无二的身份特点与文化背景:就比如我的同届学生中,有父亲是NBA副主席、全家哈佛背景的非裔美国人,有早早被耶鲁大学录取的棍网球运动员,有来自中西部、身为共和党“铁杆粉丝”的白人男孩,也有来自布鲁克林、家境贫寒却学习优异的少数族裔女孩。

在美国社交的第一步,便是寻找与自己兴趣相投、三观相合的同学,从共同的爱好入手,逐渐“破冰”,了解对方。比如说,我比较喜欢体育文化,在国内时便热衷于英超联赛与NBA,来美国后又开始了解、关注北美的橄榄球与冰球联赛;到了周末,在宿舍学院的common room(公共休息室)里,与大伙儿一起看场球赛,交流喜欢的球星、球队、以及战术布置,这就是一个很自然的社交环境。又比如,我平时听美国乡村音乐与独立摇滚比较多,社交时也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如果与身边的美国同学有共同语言,聊得投机,自然是个交流文化、拓展社交圈子的好机会(当然,千万不要因为担心英语水平不够,就避开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自信与流畅度比反复纠结口音或是用词要重要得多)。

反过来说,如果觉得与其他中国留学生相处更加融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相似的文化背景,“抱团”又何尝不可呢?毕竟,与其说美国是种族的“大熔炉”,倒不如说它是一个个有着不同历史与文化背景的独立社区的集合体,到处都有唐人街,“小意大利”,拉丁裔社区,而“抱团”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过,私以为,任何类型的“融入”或是“抱团”都应该基于自己的性格与兴趣,而不应该是功利性的,带有目的性的。

社团,学生组织,运动队

可以帮你打破社交屏障

除了日常的学术课程与宿舍生活之外,美高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到了社团、运动校队等课外活动当中。当然了,不同的运动种类通常意味着队伍多元化程度的截然不同:一般来说,比游泳、网球、壁球、击剑等校队一般都有不少亚裔学生参加,而棍网球队和冰球队则以白人学生为主。无论是尝试一项新运动,加入一个新社团,或是入选某个学生组织,都是一个既能学习新技能,也能结识新朋友的好机会。

(笔者提供的校园生活照片)

在美高期间,我曾加入一个学生辅导员性质的组织,主要为九年级新生答疑,并最终担任社团的负责人之一,这段经历不仅帮助我交到了不少朋友,也激励我申请并最终成为了新生宿舍的宿舍长(Prefect)。除此之外,我也曾领导地理与地缘政治相关的社团,发表创意写作的作品,担任击剑校队的主力队员,参加与附近学校合作、帮扶低收入家庭孩子的义工项目等等,收获了美好的回忆与一段段深厚的友情。

以此类推,喜欢讨论政治议题的同学可以参加模拟联合国,政治辩论社团,或是美国政党的青年社团(Young Democrats/Republicans/Libertarians)。喜欢音乐的同学可以参加校乐队,爵士或古典乐团,合唱与阿卡贝拉团体,也可以和同学组建独立乐团。想要培养自身领导力的同学可以尝试竞选学生会的职位,竞争运动队的队长职务,申请成为住宿学院的宿舍长,或是加入其他学生组织(以我们学校为例,有负责迎新的ropes course instructor, 有主持宗教事物的religious life council, 推广艺术的art council, 也有领导多元化社区的diversity council)。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不仅仅能够对自身的能力与申请大学时的profile带来极大的提升,也是拓展个人社交圈层的好方法。

结语

在美高,尤其是寄宿制高中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很难不会遇到一些带有偏见性的提问(尤其是基于我国的制度,政策,文化习俗等等),或是因为文化不同,与室友或是身边的同学闹不快。在冷静处事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委曲求全,而应该用自信、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法则在社交生活中也同样受用:一个贬低疏远自己成长环境、文化背景的人,又怎么会赢得外国朋友的尊重呢?

所以,想要在海外打破社交“壁垒”,我们决不该一味地将自己“美国化”,而是应该大胆地分享自己独特的故事与背景,在平等、双向的文化交流中寻找与自己有着共同语言或是相似爱好的伙伴,尝试包容对方的不同观念与价值观 (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用批判性思维寻找对自己有益的思想)。无论是选择交上几个异国朋友,或是与国内小伙伴们一同学习进步,只要你觉得乐在其中,能够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