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政协委员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简言以概之,就是取消英语如今必修课的地位。该委员的理由是“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这位委员从必要性和实际效果两方面进行了阐述,深刻地说出了很多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声。如今很多孩子在咿呀学语阶段,就被强行灌输英语,母语还没有学好,就被期盼着能有“流利英语”,简直是舍本逐末。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大量时间都被用在了学习英语上,挤占了大量的数学语文学习以及体育教育上。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孩子在小学中学阶段就过过度内部竞争,开始掌握大学四级的词汇量。
中国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的英语,真的有用吗?委员调查得非常清楚: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也就是说,我们学了几十年的英语,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并没有实际用处。实际上,就在全民学英语的当下,我国依然缺少足够数量的顶尖翻译人才,英语学得广而学不精,大量专业的外文文献需要顶尖翻译,在这一点上全民学英语是没有作用的。
有人说,学好英语不是以后可以出国交流,更多的有国际视野吗。遗憾的是,对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想要学好听说流利的英语,在国内的学习环境中是不现实的。既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也没有足够优秀的教学机制,纯粹是为了应试而学罢了。即便工作之后的国际交流,既可以依托专业翻译,也可以用翻译机器。
该委员说“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机器翻译的准确率已经越来越高,很多学了几十年的学生翻译水平,还没有网络翻译的水平高。利用这些翻译技术,很容易到国外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至于更高层次的交流,也不是按部就班就能达到的水平。
也要看到的是,取消英语的主课地位,不意味着不去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有选择地学,多出的时间可以多进行数学思维的锻炼,以及身体锻炼,或许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来看,后者的收益都是更大的。
当然恐怕这个建议并不会轻易落地,原因无他,这些年来的全民学英语已经造就了很大的英语学习市场和庞大的就业数量。据称2020年,全国英语学习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了万亿人民币,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也从侧面反映了家长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投入之大。这位委员是要砸很多人的饭碗啊,想必未来的阻力之大,遇到的责难之多也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我还是仅以微薄的力量,对他表示赞同!
欢迎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