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专利法》实施以来,高等院校(以下简称高校)一直是我国专利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高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全国占比普遍维持在20%以上。高校是典型的非专利实施主体,如何将高校持有的大量专利转移出去,这成为了学界、政府部门、企业的高度关注。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对我国高校的专利活动进行全景式调查。对此,本文拟作初步尝试。
1
·
我国高校的专利申请、维持及披露活动
1985年以来,我国累计专利授权(含授权后、已失效)超过500项的高校有553所。高校专利申请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之前,全国高校专利数量连续15年徘徊在1000项左右,增速缓慢;从2001年开始,高校专利申请量几乎是以指数函数形式增长。从2001年至2017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量平均增长率为31.59%,专利授权平均增长率为35.59%。这可能与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系列专利公共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
从省份分布看,高等教育大省贡献了最多的专利授权。排名第一的是江苏省,有63所省内高等学校累计专利授权超过500件,合计190681件专利;其次是浙江(141712)、北京(113167)、陕西(87689)、广东(75660)、山东(75642)、上海(73739)、湖北(68307)等。
伴随专利数量的激增,全国高校维持5年以上的专利数量除个别年份外,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从增幅看,剔除个别年份的异常点外,维持5年以上的专利年均增长率为29.88%,低于专利申请量增幅和专利授权率增幅。如图2所示。
从专利披露率角度看,统计了中国高校50.25万件发明专利后发现,高校独有率87.29%,即约12.71%的发明专利不完全归高校所有。其中,8.96%的发明专利为高校与其他组织合作共享,校企合作占比7.08%。未披露发明专利中,个人拥有率2.94%,企业拥有率0.73%。
2
·
我国高校的专利价值情况
受制于数据获取性问题,我们采集了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过去10年连续的研发投入数据和专利申请数据,计算各校的专利申请倾向。总体而言,综合类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的专利申请倾向较高,而理工类高校(如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行业特色类高校(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的专利申请倾向则较低。28所高校的单件专利开发成本差异接近10倍。北京大学的单件专利开发成本达342.2万元/件,其次是同济大学(235.6万元/件),而江南大学和东华大学的单件专利开发成本最低,不到40万元/件。
3
·
我国高校专利转移转化情况
全国高校历年的专利许可数量不稳定,长期徘徊在1000件左右,与高校年均超过30%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方面与我国专利许可不实行强制登记有关,同时也不可否认地反映出我国高校专利质量堪忧。
从高校专利许可排名情况看,南京邮电大学以704次的许可频次排名第一,其后是浙江大学(599)、南京林业大学(598)、华南理工大学(349)等。总体而言,各大高校许可频次差距显著,与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专利出售合同数和合同金额看,各大高校差距更加明显,我们可归纳为四种情况,如图3所示。由于各大高校关于专利转移的考评指标差异,导致专利出售合同额和合同数不完全匹配。
4
·
我国高校衍生企业发展情况
在国家支持校办产业发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政策感召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职能定位,发挥其雄厚的人才、知识、科技、校友、社会网络、政府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衍生企业,由此也诞生了一大批高校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年度增长数量如图4。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高校衍生企业都能进入高校的统计口径。以上海某双一流高校为例,据不完全数据检索与分析,该校近4000名老师,在校外担任了374家公司的法人、股东或高管。奇怪的是,这374家企业中,与该校存在股权关系的仅不足50家公司,即该校呈现出“两个10%现象”(多达10%的老师在校外公司任职;仅有10%的关联公司受到高校资助)。结合教师专利披露率可以合理推断,教师的科技成果或发明专利可能越过高校,输送到了校外关联企业。
5
·
我国高校以专利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情况
受惠于我国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高校联合企业共同申请专利的现象愈加普遍。1999-2016年间,尽管校企合作量、单独以企业名义申请量的增长速度总体不及总量增速,但依然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图5)。
总体而言,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得益于较高的研发投入和科研项目支持力度,我国高校的专利活动呈现出日益活跃的态势,专利转移也通过许可、转让出售、衍生企业等多种渠道得以成功实施;(2)高校专利活动存在蹊跷板现象,单纯比较某一个指标的增长或下降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真实图景,学界和政府部门需要基于多源数据,开展全景式分析;(3)未来关于高校专利活动的管理工作,其重心应放在专利质量控制、专利转移综合绩效评估、专利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分析三个方面。
| 作者:常旭华,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
来源 | 爱科创
编辑 | 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