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宝妈别再交“骨盆闭合”的“智商税”了

近几年针对产后胯宽推出的“骨盆闭合”修复项目很是火爆,这类产后修复机构鼓吹骨盆分离的危害,提倡一定要把打开的骨盆及时闭合上。但事实上,骨盆的活动度很小,孕产期出现的其实是“耻骨联合分离”。宝妈大把花出去的钱,不光是交了“智商税”,还可能给自己惹来麻烦。

荣升宝妈后,很多女性的身材都走了样,就连胯部也感觉变宽了。在很多妈妈的认知里,当怀孕顺产时,宝宝会从骨盆经过,骨盆应该也会被撑开,所以骨盆是因为自己生孩子而变宽的。于是很多商家便抓住了这个“商机”,不仅夸大了骨盆的分离距离,还掺杂了一些和骨盆无关,但和临近的盆底肌有关的漏尿、阴道松弛等常见症状,以此偷换概念。其实即使在产后,骨盆的变化也很小,从外观上,肉眼根本看不出变化。

识破产后“骨盆宽”

骨盆作为一个骨性结构,是由骨头和关节联结在一起的环形闭合空间。包含后方的骶、尾骨和左右两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关节则包含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趾骨联合。作为成年人,骨头定型后是不会变的,如果说骨盆真的会变宽,只能是关节连接之间扩大了活动空间。

而涉及骨盆宽度的有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骶髂关节的活动性极小,动辄剧痛。耻骨联合只有在孕期时会有几毫米的分离,也可以忽略不计。一旦耻骨联合分离较大时,人会疼到卧床不起。

妈妈们产后之所以觉得“骨盆变宽”,其实大多是脂肪堆积造成的错觉。怀孕过程中,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脂肪重新分布。为了更好的分娩,臀部和大腿会囤积脂肪,而怀孕时的挺腹、久坐的姿态也会加重臀周肌群的松弛,所以产后的胯部就会变得又松又宽。

小概率的耻骨联合分离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到耻骨联合这个词,很多人可能没概念,其实它的位置很好找。从肚脐垂直向下触摸,碰到一个凸起的骨性结构,那就是耻骨联合。正常人的耻骨联合也不是紧密连接的,它由两块耻骨、韧带及纤维软骨联接而成,中间有4mm~6mm的间隙,孕期受激素影响韧带变松弛,可生理性增宽2mm~3mm。也就是说,耻骨联合总的活动空间仅仅在1cm范围内。

有数据显示,约31.7%的孕产妇遭遇过耻骨联合处疼痛或不适,但妈妈们也不用担心,它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分离严重。通常在产后3个月左右,耻骨联合的轻微分离状态就会自然恢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有少数孕产妇(1/600~1/30000) 的耻骨联合间隙会超过1cm,甚至有3cm~5cm,受外力影响,耻骨联合还可能出现上下轻微错位。这已经形成病理状态,叫作“耻骨联合分离症”。轻者活动后局部疼痛加剧,重者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不能行走,翻身困难。这时候的骨盆确实会变宽,X片、B超等都可辅助诊断。

及时就医,才是上上策

针对耻骨联合分离症,不正规的医美、康复机构大多秉承着“千症一方”的一通按压,试图用手将分离的状态推回去,更有甚者将机器放置骨盆两侧,硬生生把骨盆往中间挤。要知道,耻骨联合分离会使软骨变脆弱、韧带变松或撕裂,还可能伴有错位。这种机械的挤压不仅对损伤部位没有帮助,还可能雪上加霜。只有及时就医,才是上上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孕妇,医生会建议其剖腹产,避免顺产引起耻骨联合分离加重。如果已经分娩,产妇可使用菱形骨盆束带、超短波、红光以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等保守疗法,来缓解疼痛、协助恢复。疼痛剧烈的还可以采用2%利多卡因及激素进行疼痛部位的封闭治疗[1]。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需手术治疗。

总之,“产后骨盆变宽需要闭合”就是一场骗局。轻微的耻骨联合分离可自行恢复,而得了耻骨联合分离症,及时就医才是正解。

参考文献:

[1]王影,刘彦红,张洁,冯艳霞.电刺激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8(8):1865-1868.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