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掐尖录取”,请名师、搞名校,为什么不好?
自教育相关部门禁止民办学校“掐尖”录取以后,各地也做出了调整,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被禁止“掐尖”录取,实现了和公办学校同步录取。而划片区招生,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就地入学,严禁各种形式提前招生。
这样的政策结果,就意味着优质生源将会被摊平,理论上各个学校将都有优质的生源。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颇有名气的私立学校,在当地还是受到家长的认可的。甚至有人认为正是私立的快速扩张,也逼得一些公立学校,生源不断萎缩。而且有人将“公立”学校贴上了“穷人”的学校,而有钱的家庭孩子都选择了私立学校。
这次教育部门断了民办学校的“掐尖”录取,可以说公办学校有了与民办学校叫板的“生源”,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公立学校将从萎缩中崛起呢?
笔者以为不能盲目地乐观。诚然,一个学生的生源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一个学校的老师同样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私立学校中,尤其是有些名气的私立学校,有着许多名师。而这也是,为什么私立学校能够与公立学校竞争的原因所在。
另外,资源的配置,应该是优化资源,才能够取得最大值。
而在教育中,优质的生源与优秀的老师,无疑是一种最为完美的搭配,也是资源利用率最高的搭配。可能有人要反驳这一点观点。但是要是将孩子的天赋比喻成吃饭,那么有些学生一次只能吃一个馒头,可是有些学生却能够吃下十个馒头。当老师能够一次做出一百个馒头的时候,那么只能吃一个馒头的学生,显然没有让老师发挥最大的作用,显然存在了资源浪费。
可见,教育上,让优秀的老师教育优秀的学生,实际上是一种合理的配置。
因此,民办学校不再“掐尖”录取,也应该保障优秀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毕竟每一个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起来,那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换句话说,不能因为为了平衡优质生源,而牺牲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没有获得最好的培养。这显然,对于教育来说是一种损失,更是一种“失败”。
那么,如何才能够保障优质生源,获得优质的教育呢?
首先,民办与公办同时招生,也应该让公办学校能够留得住人。
其实,民办之所以能够竞争过公办,主要还是因为民办能够招来更优秀的教师。而要改变公办学校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就应该想办法留住优秀的教师。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公办学校的管理者因为拥有行政级别,难免存在官本位思想,难免有人情关系。
相比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更重视老师教学水平,而不是轻视了人情关系,因为教学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这或许应该是公办院校最应该改变的地方。如果将教育比喻为服务,那么公办学校的服务意识还需要加强!
其次,生源质量可以转化,要改变只讲条件的习惯。
公办学校在当前的相对落后,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相关部门为公办学校解决了优质生源的问题,但是公办学校也应该认识到生源是存在转化的,也就是说即便是优质生源,如果没有获得较好的培养,也会成为较差的生源。同样,较差的生源也可以转化为优质生源。与其要求生源,公办学校恐怕还是要在提升老师教学水平上狠下功夫。
或许,“平均主义”对于当前教育有些积极作用,但是想让公办学校“良性发展”,却绝不是“平均”优质生源就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