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平平领奖状落泪,期末考试前三没奖状;老师,请不要吝啬鼓励。
成绩平平的小男生领奖状落泪:我能变得更好
春季学期开学,老师就发奖状,这会是什么感觉呢?有多少同学体验过?
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放假之前,老师会评出获奖人员,并为优秀学生颁发奖状。新学期开学发奖状,确实不多见。不要说开学就领奖状,就是听到老师开学就要发奖状,听起来都会十分兴奋,仿佛自己就是即将要领奖状的那个同学。
吉林省永吉县实验小学某班级的同学,在春季学期开学就享有了这样令人兴奋的“待遇”,老师在课堂上为获奖的同学逐一颁发奖状。其中有一个同学的名字,老师点名领奖时,全班同学很是意外,就连这位同学本人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个同学就叫李虹锐。
要说李同学在上个学期的表现,似乎并不怎么突出,远远达不到颁发奖状予以奖励的程度。但是,有心的老师仍然为其颁发了一张奖状——“最具期待小明星”,并用温暖的话语鼓励李同学:“老师坚信你会变得更好!”
听到老师饱含真诚与期待的颁奖词,小李同学竟然感动得哭了起来。从老师手里接过奖状,小家伙用哽咽的声音坚决而坚定地表示:“我能变得更好!”班级同学瞬间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的甚至挥出拳头,为小李同学打气,给予其充分的信任,相信他能变得更好。
面对如此暖心的好老师,面对班级同学的信任,换做我们是受奖的李同学,置身于此情此景,能不感动吗?能不发奋学习吗?能不让自己变得更好吗?学生优秀起来,有时就是差一个表扬!
期末考试前三没有奖状家长质问,老师霸气回应
无疑,永吉县实验小学的李同学是幸运的,尽管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仍然有来自好老师的暖心鼓励,不禁让人想起另一起因为发奖状的小争执。
杭州萧山某小学的一名一年级学生,好不容易在期末考试中考出了前三的好成绩,满以为老师会发张奖状给予鼓励,结果什么也没有。
大失所望的家长憋不住了,觉得孩子受了委屈,就在班级群里问老师:前三名怎么没有奖状呢?老师的回复不是期待中的那种耐心的解释,倒是多了一些回怼的语气。先是语文老师的回应,表示奖状是一个综合表现的体现,而不是一次考试决定的。
家长继续在群内表示,考了前三还是应该发张奖状鼓励一下,接下来数学老师也“冒泡”了,支持语文老师的回复,并且还直言不讳:“你们孩子上课很不好,很多小动作,小朋友们不会同意。”
尽管两位老师很是霸气地回怼,甚至表明小学不是幼儿园,奖状不是人人有份,家长可以自己鼓励。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那个家长仍然不依不饶、不理解,反复纠结孩子应该拿奖状的问题。
老师,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萧山那个考了前三的小学生没有奖状,作为家长表示不能理解,两位老师联袂回应解释,其实都有道理。但是,将其与永吉县实验小学那个老师的做法进行比较,明显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
考了前三仍没奖状,那是孩子日常表现欠佳、综合不优秀,老师不发奖状是出于公平公正的考虑。上学期表现平平,仍然要发一张“最具期待小明星”,老师是基于真诚而暖心的鼓励出发。
作为曾经的学生,又是学生的家长,平心而论,更倾向于永吉县实验小学那个老师的做法。
每一个孩子,自从娘胎里落地那一刻起,都是同一起点,都是一张待刻画的“白纸”,没有先天的自甘堕落。入学后出现分化,有表现优秀的,有表现平平的,有表现不好的,这很正常。
对老师来说,在优生身上花费的精力相对就要轻松一些,而那些表现平平、表现不好的学生却很是让人头疼,要去批评,要去教育,要去引导,关键效果还不如人意。但是,老师不能忘记,帮助中等生、后进生共同成长,这是责任。
学生身上的问题,老师务必要旗帜鲜明地惩戒、批评和教育,帮助改正、改进;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作为老师,请不要吝啬你的奖状,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老师教育惩戒学生,要受规则约束,稍有不慎,会惹来麻烦。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褒扬学生,老师则拥有完全的自主权限,不会因为表扬学生而犯错误。
实践证明,教育惩戒与鼓励,鼓励的效果永远大于惩戒。也许就是一次小小的鼓励,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老师,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哪怕是针对后进生。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