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我们真正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是在小学。不少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取得优异的成绩,不过当他们进入初中之后,成绩就开始下滑,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接受教育一直到初中,不过去不是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能够进入高中学习,从初中升入高中有中考这一道门槛,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能够进入普通高中,从而考上大学,剩下的学生可以进入职业高中进行学习,也能够进入大学,不过道路要曲折一些。因此,初中成绩的好坏对于孩子的意义重大。
面对中考接近40%的淘汰率(这部分孩子无法升入高中,需要去职高),以及重点高中的高升学率(有数据显示,进入985和211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各地的重点高中),让大家无法忽视中考的重要性。
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扰,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小学期间成绩很优异,在进入初中之后,成绩就不断下滑。首先是教育的性质,小学还是一种普及性质的教育,教授孩子的知识是非常基础的,而到了初中之后,教育的性质就成了选拔人才的了,会淘汰一部分的孩子,孩子们之间也开始竞争。
其次,教育的程度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初中学习的知识要难于小学学习的知识,在课程上,由原来的三门主课增加到九门课程。而且在初二的时候还有一次计入中考成绩的会考。学习的难度要增加很多,小学时期的课程在考察内容比较浅,只要能够记忆,再加上简单的思考就能够学会,初中的课程并非死记硬背就能够学会,需要思考的部分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在小学成绩好的孩子,在初中未必会取得好成绩。
面对如此重要的初中阶段,父母要注意什么事呢?
1、分析总结失分的原因并且找到解决的方式
在进入初中之后,孩子面对考试的次数会增加,而且这些考试对于孩子来说的重要程度都要高于小学时候的考试,在初中想得到满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考试结束之后,看到自己的试卷,总会发现一些失分的地方。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失分,在找到这些原因之后,与孩子一起讨论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自己出现的失误。
2、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我们在看对比过小学生与初中生的作文就能够发现,小学时代的作文更倾向于叙事,只要把事情写清楚了就能够拿高分,不过进入初中之后,作文就不再是流水账式的叙事了,要接触更多题材的文章。而想要写好作文,就需要孩子拥有一定的阅读量,因此,在小学期间,父母就要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量不仅仅能够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还能够提高孩子做阅读理解的能力,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很重要的。
3、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改变教育方式
初中的学习与小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教育方式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父母不能只是使用小学时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初中的孩子,小学的教育方式偏宽松,而面对初中这个竞争比较激烈的时段,继续放任孩子,没有约束孩子的话,会使得孩子出现很多青春期问题。
因此在初中,父母应该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帮助孩子积极地去解决问题,不要过分地说教。可以适当地借鉴其他父母成功的教育方式,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孩子。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父母就不能松懈要陪伴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