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读呀
01
要说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路上最怕什么?“打针”可能是最怕之一的必选项。
最近,网上一则“萌娃被护士套路打针”的视频火了。
视频上,这个不过两岁的小朋友为了不被扎针,上来就一顿操作“阿姨你好,我是小琦琦,特别听话”。然后说出目的:“你别给我打针了。”紧接着开始猛夸护士姐姐“你咋长这么漂亮呢”。“彩虹屁”那是吹得高高滴。
护士姐姐一边抿嘴笑,一边套路他说——“肩膀脏了要擦擦”。说时迟那时快,一针就扎小胳膊里,“哇——”萌娃立即哭了起来。
小情绪瞬间就崩溃了,伴随着痛不欲生的哀嚎:“啊啊啊啊啊。”
虽然受尽委屈,打完针以后,萌娃还会自己安慰自己,说“好了,我好了。”
因为阿姨说是擦擦胳膊,结果给了他一针,对这个善意的谎言,萌娃也表示出豁达谅解,说“阿姨我原谅你了。”
还继续提醒阿姨说:“下次再不许骗孩子了嗷。”
02
同一个世界,同一批怕打针的萌娃。
不同的萌娃,面对打针的时候,展露出人类幼崽的不同属性。
属性之一:缓慢反应型
一个8个月的女宝宝去打针,最初很开心,笑得甜蜜蜜。当护士给她做打针前准备时,她还天真地望着护士。
整个打针过程也波澜不惊,全程毫无反应,没有滔天嚎哭,也没有挣扎抗拒。
直到——针头离开胳膊以后。那天真的双眸总算反映过来了,这才大哭起来。网友评论:反射弧好慢啊小宝贝。
属性之二:全程惊讶型
一个半岁的小宝贝去打预防针。对即将到来的“黑暗”显然已经有了预警。当护士消毒前就瞪大眼睛。
护士亮出了又长又细的针尖——这惊恐的眼神仿佛看见了什么不该看的恐怖画面。
来了,终于来了。针头唰地扎进小胳膊,孩子的眼神里有戏,仿佛是:“该来的还是来了。”
于是,雷鸣般的哭喊也如约而至了。
属性之三:谈判交涉型
对于年幼的宝贝们来说,打针不能吃亏,闷亏吃就吃了。大孩子会表达了,戏剧地一幕就来了。
视频中这个男孩在打针前非常紧张,不断和护士交涉,“阿姨你可以把针头剪短一点吗,太长了。”
护士忍不住直乐。眼看着准备工作就绪,还没扎进去,男孩已经忍不住哼唧了,“哎哟、哎哟~”这还没打了,要真打下去怎么得了。
03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孩子对打针的恐惧呢?
3招分享给诸位家长。
步骤一:提前告知
提前告诉孩子们要打针了,其实有利于做好心理建设。同时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打针,打针有什么好处。最好不要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说反而让没过打针的孩子感觉到恐惧。
在提前告诉孩子的时候,可以诚实地告诫他们,确实会有一点点痛,这是打针的正常感觉。也可以分享自己打针的感受:“妈妈在被打针的时候也会觉得有一点不舒服,不过打针很快的,一下下就好。休息一会就不感觉到痛了。”
有些父母在孩子从家里出发时,就开始安慰说“打针一点也不疼”,或者威胁孩子“不准哭、哭很丢脸、哭了不是男子汉”,这些语言无疑加大了孩子对医生和打针的恐惧。
步骤二:别用否定语言
当针头扎进去了,孩子开始害怕时,精神一紧张,大脑就容易把“否定词语”过滤掉。比如妈妈说:“别哭啦!”他们听到的是“哭啦!”再比如父母说,别叫!他们听到的就是“叫!”而且他们原本就很害怕了,父母还要他们否定自己的情绪,会让孩子更委屈、更恐惧,所以哭得更大声。
因此,尽量用肯定的语言替代否定词汇。比如“你很好!”“你表现太棒了!”“马上就结束了,你真乖。”
步骤三:给予奖励
有专家建议,当孩子克服一个困难,哪怕过程中出现不顺利的现象、或孩子产生了负面情绪,只要最终孩子完成任务了,我们就要给予肯定,给予奖励。
给予适当鼓励,是促进孩子增强勇气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