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社交金句变坑娃名句,家长却还不知情

兜妈昨天在带小小兜下楼玩的时候,遇到了件有意思的事。

小小兜看到滑梯那看到熟悉的小伙伴,很快就融入进去一起玩了。在孩子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蹦蹦跳跳地走过来一个小女孩。

她站在滑梯旁很感兴趣地看着小小兜他们玩滑梯,小女孩看着大概3岁,一旁的妈妈看女儿想玩,就鼓励孩子上去玩。

但小女孩明显和滑梯上的那群平均5、6岁的孩子不熟,害羞地拉着妈妈的手摇了摇,此时她妈妈又接着说:

“你去找哥哥姐姐玩呀,跟他们说‘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没关系的!”

听了妈妈的鼓励,小女孩终于鼓起勇气上前,找了离她最近的男孩小小声问:

“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

在大人们看来,礼貌的小女孩肯定是会被接纳的,但结果往往却出乎预料。

被询问的小男孩看了小女孩一眼,好像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一言不发地转身自己玩去了。

小男孩的奶奶看到应该也是觉得孙子的行为不太恰当,对男孩说:

“妹妹想跟你一起玩你怎么不说话呢,没礼貌!”

小男孩这次看了看小女孩,说了句:

“我有好朋友了!”

小女孩眼泪瞬间就在眼眶打转了,她妈妈赶紧抱着孩子去另一边陪她玩。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个例,小小兜曾经也被这样拒绝过,明明很礼貌地上前询问是否可以一起玩,但要么被无视掉,要么就被拒绝了。

而原因有些是嫌他小,有些是觉得不认识,反正就不想和小小兜玩。

这种情况尤其是在一群孩子中更容易出现,若是对方也一个人在玩,还是有较高几率被接受的。

有些家长会觉得是孩子不懂事、或者不熟悉,当然这种情况不是不存在,但重点其实不在这上面。

家长们想让孩子主动和其他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总会对孩子说:

“去,问小朋友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

在大人的认知里,被问的小朋友应该会像绘本上或是动画片里一样,热情回答:

“好啊,欢迎你加入我们!”

然而实际却是十次有七八次被拒绝,有些虽然口头答应了,但在行动上依旧是没接纳的状态。

也因此,不少家长就很苦恼孩子的社交问题。

而据兜妈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家长从询问这步开始就错了。

是的,大人们眼中的教科书级社交金句“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在孩子的社交中是没什么用的。

孩子的脑回路跟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社交技能也跟成人不一样,“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这句话,完全是大人自以为的社交金句。

家长们只要多观察下孩子们一起玩的过程,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大多数在后面成功加入进去的孩子,没有询问这一步,都是自己主动上前直接开始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也不太会有像成人一样,认识别人之前先介绍自己这一流程。孩子们往往就是无声无息地融入进去了,有些孩子可能会主动问对方的名字,但会先自我介绍的很少。

家长们再回想下可能会发现,自家孩子和新朋友玩了两三次,却依然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这并不是孩子缺心眼或是忘性大。

在孩子的世界里,一起玩的伙伴最重要的就是一起玩,那些“你好”、“请”等礼貌用语根本无足轻重。

是大人一厢情愿地把社交技能和礼貌用语混为一谈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就曾说过:

“父母们怀抱着良好的心愿,告诉孩子应该直接走到其他孩子身旁,询问“我能一起玩吗?”但我总是教孩子们不要这么说,因为这相当于明确地给了对方一个拒绝的机会。”

再回头想想,家长们是不是觉得有道理?

那么如何教孩子进行正确的社交呢?

其实孩子的世界没有那么多规矩和弯弯绕绕。

比起询问“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默默靠近目标,看他在说或玩什么,再聊一下与他正在说或玩相关的话,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关注,这会有效得多。

若此时能为对方提供一些帮助,让游戏更有趣味性,对方自然会接纳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下面兜妈给大家举个具体例子:

幼儿园里两个小朋友正在玩积木,小朋友A看到了也想加入,就靠近他们看一会儿,然后说:

“你们这搭的是小房子吗?”

其中一个孩子极大概率会回应是的,这时小朋友A就能提出建议:

“房子里没人呀,那边有小人我去拿点。”

等小朋友A把小人拿过来,顺势就能问房子里能住几个人,他们需要几个就给他们几个,期间也能参与摆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若是发现小人放不下就更好了,这时小朋友A可以说:

“我们三个一起搭个更大的房子吧!”

你们看,这样小朋友A是不是就能顺势融入进小集体了?

要让孩子学会融入孩子的社交,就得教他们正确的社交技能。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

1. 引导孩子一起观察

当孩子想要加入一个游戏时,要么是觉得游戏好玩,要么是喜欢和大家一起玩的氛围。

这时家长就能引导孩子先在一旁观察,了解他们玩的和聊的内容,只有了解了才能进一步想到他们或许还有什么需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教孩子学会肯定他人

在了解对方玩的内容后,既然孩子感兴趣想一起玩,那自然是对对方持肯定态度的。

此时可以让孩子上前问怎么玩的,或者夸赞游戏和玩游戏的人的好。没有人不喜欢被肯定的感觉,这样就能进一步拉近距离。

3. 要想融入群体,先做贡献

要想真正融入进群体,最快的方法就是你能为群体做贡献。

比如大家在踢球,就可以先捡球,大家在玩积木,就可以先帮忙拿积木。若是刚加入就提建议试图指挥,被拒绝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 教孩子遵守秩序

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都有其遵循的规律和秩序。大人玩游戏的时候有规则,一群小朋友玩游戏时也有他们自己的规则。

后来者进入群体时规则往往都是制定好的,要想融入就得遵守他们原定的规则秩序,若是不遵守,你会发现很快就会被当成“捣蛋者”被排斥在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5.给予同伴关心

关心这件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关心他人首先需要同理心,首先要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或是看到别人的困境。

只有做到了这点,孩子才知道此时应该安慰、关心或提供帮助。

太小的孩子情感上的感知还未发育完全,有时是不懂“关心”这回事的,这时候家长可以代替或者引导他们去做。

比如小朋友摔了,帮忙去扶;搭的积木被破坏了,上前安慰并帮其共同搭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寄语

很多家长应该也没想到,“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这句教科书级社交金句,竟会是坑娃名言。

大人在教孩子进行社交时,往往容易从成人社交出发,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孩子社交的误区。所以今后在教孩子时,一定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喔~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