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在遍地牛娃的海淀,我焦虑吗?

文 | 米粒妈

开学一周了,大家还好吗?哈哈~

吵吵了N多年的作业问题,居然就这样尘埃落定了——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

米粒妈悄咪咪地问了一大圈儿,实际情况还真不太一样,怎么个不一样法呢,就是各地、各区、各学校、甚至各个老师,都不太一样。

我也只能祝福大家各自安好了,毕竟开学第二天,我就给米粒加了语文、数学两个班。

最近不少朋友找米粒妈诉苦,一个比一个焦虑。

焦虑学校作业少,孩子放学那么早,回家就玩儿了;或者别的孩子都在额外补课,她家孩子该落下了;或者学校作业少,她真得撸起袖子自鸡了……

但我发现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拨诉苦的朋友,跟当初因为“孩子作业多”而焦虑的,是同一拨。

咳,当妈的,哪有不焦虑的?

米粒妈之前写过两篇关于海淀家长的文章,全网刷屏,阅读量500万+

海淀家长有多恐怖?跟他们吃一顿饭就知道了

又跟海淀家长吃了顿饭,这一次我内心毫无波澜!

留言里感慨最多的就是:幸好自己不是海淀家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米粒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也经常这么想,干嘛要来海淀?嫌命太长?活太久?找刺激?受虐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海淀妈这个身份当久了,我发现,只要想通几件事,90%的焦虑,其实不治自愈。

作为一个过来人,米粒妈一直想把这些掏心掏肺的话,说给你们听听。我不敢说能解决你们所有的实际问题,但至少,鸡娃路上没那么苦逼会更从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儿

就像米粒妈在《海淀妈妈现身说法:“不偏科”竟是鸡娃最大的坑!》里写的,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儿,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比如识字,米粒妈觉得4岁+可以开始,但主要在阅读中习得,即使用App或者《四五快读》之类的书去教娃认字,也要在每天阅读中尽量给孩子创造语境,复习学过的生字。最最重要的是,别跟娃较劲。

我见过很多妈妈,觉得娃一天学不会5个生字就是智商堪忧,第二天忘了前一天学过的生字就暴跳如雷!真的大可不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识字有一个敏感期,每个孩子不一样,虽然米粒妈不建议守株待兔,去等孩子的敏感期,但真的,身边好多血淋淋的例子:4岁娃一天学2个生字都举步维艰,到了5岁,立马一天10个20个飞跃式进步。

这其中有大量阅读的基础、有孩子自身成长发育的推动,也有每个娃不同的敏感期、不一样节奏的原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岁就识字的孩子有吗?有,还不少呢。但不代表4岁5岁才开始识字就不正常,就被落下了。学习,尤其是语言类学习,它不是拾级而上的,有时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突然间就有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所以想通了这个问题,还有啥可焦虑的?不止识字,学龄前,或者小学低年级,很多情况都是这样,比如画画、运动、常识、思维……积累了努力,进步其实是水到渠成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抓大放小,别纠结细节

老粉们都知道,米粒之前学过击剑,说“学过”是因为。。。现在不学了。

我之前还特地写过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击剑?》,米粒爸说,打脸了吧?我倒没觉得,哈哈,我现在还是觉得米粒学击剑挺好的,我也给周围的同事小伙伴们都种了草,已经有俩同事给娃报班了。

就像我文章里写的,我让米粒学击剑,主要是想让他更专注,更能接受输赢,知进退、懂得失,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情商和逆商教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米粒其实也学得挺好,但是现在语数外各种课程太多了,其它兴趣班需要不停做减法,运动类的项目,讲真,米粒还是更喜欢足球。

平时在小区楼下,他走着走着,就会假装在带球(虽然脚边啥也没有),这种热爱是掩饰不住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开始,米粒妈确实有点舍不得让他放弃击剑,我觉得击剑是最礼貌最优雅的攻击性竞技,每次看他训练,我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那时候我也在想,米粒是不是怕辛苦,不想坚持,或者害怕输,不想面对?

焦虑了一两天,我想通了一件事,本来也不是要把米粒培养成专业运动员,说到辛苦,他踢足球其实满场跑,更耗体力,说到怕输,他平时总是拉着米粒姥爷打乒乓球,下国际象棋,无论输赢都很有热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啊,我想让米粒在击剑中获得的,其实在足球、乒乓球中已经有足够多了,还有啥可纠结的?抓住大的方向,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其实鸡娃会更轻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接受自己平凡,接受孩子普通

好了,说到重点了,哈哈。

海淀最不缺的是啥?不是补习班,是牛娃。一个赛一个的牛。

在海淀,英语有8岁半小姑娘过了CPE,大家最熟悉的是KET、PET,好多人可能还不知道CPE,这是剑桥五级中的最顶级。

什么概念呢?就是超过美国孩子,直逼美国教授那种,相当于雅思8.5-9.0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海淀,奥数跨级,有孩子从二年级一路跨到五年级,在集训队所向披靡;

左手奥数,右手FCE,头顶国象,肩扛编程,而且科科开花,一个都不放过的娃更是数不胜数。

前几天米粒妈跟北京某重点高校一个教授朋友聊天,原本一直佛系的他,被鸡娃队友洗脑无数遍都立场坚定,最后却因为RDF一个孩子,崩了。

他们学校承接了北京初高中生进高校的一个项目,身为物理大拿的他带着这些孩子做实验,结果RDF的孩子不仅完美地完成了实验,还顺带提醒教授:老师您有个参数不对,我已经调整过了,还有,这个实验其实我觉得还可以做一些改进,巴拉巴拉巴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授朋友整个人都懵了,瑟瑟发抖地主动加了该同学微信,第一件事不是打招呼,而是去翻了人家的朋友圈,不翻则已,这位同学,不仅物理牛,奥数牛,英语牛,而且经济学、社会人文,方方面面都钻研得很深,有论文发表,有竞赛拿奖,真正的德智体美劳五好少年。

让大学教授都颤抖的牛娃,你问米粒妈,听了这些不焦虑吗?说实话,以前会焦虑,现在真的不会。

海淀不只牛娃,牛爸牛妈牛姥姥都举不胜举,培训班门口一捞一大把,小区门口、菜市场摊位擦肩而过的路人甲路人乙,随便攀谈几句,就想立马抱拳告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我拿米粒去跟人家PK,其实真的不公平。人家天赋异禀,咱们就是一饼,完全没有可比性。

接受孩子平凡,接受自己普通,接受很多成就并不单纯靠努力就能换来,其实你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鸡娃,长短板理论很重要

以米粒妈的经验来说,牛娃的成功学,都很朴实无华:我们没怎么管,ta自己喜欢研究。。。

每次听完,你都会忍不住想说,就这?

对,就这!

焦虑其实来自不确定性,当你一味地知彼,而不知己的时候,就会格外的焦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啊,别拿自家娃的下限去PK别人家孩子的上限。

你非得让娃跟姚明比篮球,跟郎朗比钢琴,跟杨丽萍比跳舞……最后忘了,其实你家娃真正热爱并擅长的可能是写作,可能是画画,可能是编程……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不是一句鸡汤,孩子的优势、兴趣、专长,其实更值得家长细细挖掘。你觉得作为妈妈,你是最了解孩子的,其实未必,很多时候也会当局者迷。

米粒妈在《兴趣班猛如虎,一山到底容几虎?》里写过一个长短板理论。

短板——帮助孩子平衡各方面,基础学科不需要门门拔尖,但最好不要有拉后腿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长板——孩子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有热情……

简单来说,就是选择孩子感兴趣、有天赋、更可能成功的路,在这一点上重点发力。

很多时候,跳出原本的赛道,会看得更清晰,也会更从容、更淡定。

所以你要问米粒妈,身在宇宙中心、鸡娃高地,我焦虑吗?

说实话,偶尔也会,但这种焦虑就像轻微过敏一样,开学花粉季打几个喷嚏而已,过敏的症状不会彻底消失,但我的免疫力越强,症状就会越轻。

怎么免疫?

像米粒妈前面跟你们说的,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儿,抓大放小,不要太纠结于细节,这是前提。

不要把自己包裹起来,保护起来,眼睛蒙起来,其实牛娃见多了,就会习惯,牛娃也是人,牛娃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优点有缺点,牛娃的家长也有他们的焦虑。

试着与焦虑共存。

最重要的是,鸡娃,我们首先要确定脚下的路,选对方向,就只管一路向前,走稳、走踏实了,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做到真正的“焦虑免疫”!

就像大张伟在《奇葩说》里说的,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就把它系成蝴蝶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鸡娃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