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助力家国梦 风正潮平好扬帆
——作者:清华大学未央书院学生家长
2020年,孩子通过首届强基计划进入清华大学未央书院。在此过程中, 我们与孩子一道研究政策、准备考试、分享体验,有一些认识体会,特向大家分享。
一、关于强基政策的认识
对2020届高考学生,最大的政策变化是自主招生政策(含领军、博雅等政策,下同)废止,强基计划横空出世。这一政策变化,我们家也是受害者。在此之前,孩子参加北京大学暑期学堂获得优秀营员,高考模考取得市模前5省模前15的好成绩,如果没有政策变化,大概率能获得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及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降分优惠,进入清北几无问题。但变局之下,沉湎过去自怨自艾没有意义,及时研究新政策才是正道。我们家认真对强基政策进行了学习研究,有以下分析判断:
第一,强基政策出台比较仓促,这既是“危”也是“机”,我们认为机大于危。
众所周知,涉及高考的政策,一般从公布到执行,至少要有三年的时间差,以便让学校和考生有调整适应的时间,做好预期管理。如强基计划这种仓促公布并立即执行的,非常罕见。其“危”之处是对之前自主招生政策体系下的学校和学生的利益造成相当大的损害,新政策没给学校和学生调整适应的预期时间。
但正因如此,我们认为这一政策蕴含的“机”也很大。从政策的决策过程分析,这种对既有利益格局调整巨大且不符合通常高考周期规律的政策,显然不是教育主管部门单独的决定,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这一点稍微结合一下国家发展背景不难理解。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发展在数量上、在体系的大和全等方面已经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亟需在质量上、创新上进行突破。另一方面,我国的科技亟需在基础研究基础技术中突破若干“卡脖子”的地方。因此,强基计划不是普通的高考政策调整,而是重大政策变化,且政策执行已经慢不得等不起了,不能按部就班进行。与此类似的情况,大家不妨想想1977年的恢复高考,是不是同样的仓促同样的不符合政策规律?
第二,强基计划是一个集招生、教育和培养一体的政策体系,比自主招生政策含金量高太多。
自主招生政策其实是对部分考生的一个安全气囊,如果考生高考成绩优秀,其实用不上,如果考生高考成绩轻微失常,可保障考生上线(但在专业上就基本上没有选择权)。政策的作用范围,仅到招生录取为止,如同安全气囊,要么用不上,要么仅是最低保障且一用即废。但强基计划政策的作用时间、作用范围显然长得多、广得多。
招生这个环节自不必说,可类比为自主招生政策的一个替代吧。关键是后续的教育培养,这里抄一段文件,《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这些政策规定,其实体现了明确性和隐藏性的两方面政策优势。明确性的政策优势是高校学习阶段的一系列教育培养的优先政策。隐藏性的两方面政策优势在文件中有“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类似表述,但更多需要延展性地思考:国家费这么大的力气单独培养的一批学生,第一必然在就业上给予更多的关照和机会,第二必须在未来事业发展中给予更多的关照和机会。
第三、强基计划招生政策体现了对现有高考部分政策弊病的修正,对部分考生更为友好。
众所周知,现在高考的一个弊病是考试区分度越来越低,高分越来越多(700分难上清北的省也越来越多),而在这种背景上,部分省几十年不变的加分政策更是为一些考生设置了难以逾越的政策障碍。强基计划只计算裸分,并按高考分85%、校测分15%的方式计算总分,一是对裸分考生更为友好,二是增加考试的区分度,对学习自主性强、学习深度更高的学生更为友好。
二、关于强基计划的备考
基于上述对强基政策的认识,我家统一了思想认识,把强基计划作为最优选择,认真进行备考。
第一,认真比较,填好强基志愿。2020年5月,36所强基招生高校纷纷发布招生计划及培养方案。我们家把强基列为高考“冲一冲”的定位,因此重点在清华、北大之间作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由于孩子更希望未来走工科应用之路,因此重点填报了清华大学数理基础+工科(未央书院)和“力学+工科”(行健书院)两类专业。
第二,未雨绸缪,做好校测准备。高考前,我们让孩子全力以赴冲高考,作为家长,我们则为孩子高考后冲刺强基提前作好准备。主要是针对孩子的情况,为孩子选好上强基网课的培训学校,备好学习资料。校测每个学校的方式和内容都不一样,一定要突出针对性。但学校的考试方式和内容不会凭空产生,因此各校往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三,全力冲刺,认真备考校测。强基校测1分相当于高考的9分,在强基录取中作用至关重要。
我们孩子高考后只休息了一天,就全身心投入到强基学习中,每天学习时间和强度超过高考期间。强基校测总计15分,一般是笔试9分,面试6分。笔试重点考数理化三科,题目难度约和竞赛差不多。因为题目难(多数考生得分率在50%以下)、时间紧,所以备考时不必面面俱到,可以突出在自己的强势科目上用力,也可以突击加强自己的弱势科目,怎么选择,看考生具体情况。我家是重点学习孩子比较喜欢的数学和物理两科。面试是考生拉开分差的重要环节,因为笔试可能大家得分都很低,面试则可能高分很高,低分很低,分差比较大。
关于面试的准备,我们的感受一要关注国家和社会大事热点问题,二要关注所报考学校的校风校训等文化内核,三要突出强基强调的家国情怀。面试基本上是12-15分钟回答5题左右,对面试问题的回答,关键是心态要好,把握好时间节奏。回答时一要有较强归纳总结能力,能抓住问题核心,二是分析思考问题要尽可能全面,不宜偏激,三是语言表达流畅清晰、简明扼要,四是与考官交流力求真诚,不要假大空,五是出现与申报资料相关的个人性问题时,要力求逻辑自洽,不要自相矛盾。
三、关于强基的学习感受
孩子入读清华未央书院半年来,我们经常与孩子交流,并时常关注学校动态,对强基的学习感受颇多,当然,这些感受有些是所有学校强基计划共有的,有些是清华强基独有的。
一是专业都很强。各校强基专业几乎都是本校A+专业(至少A类),多数强基学生,是以低于学校一批次录取线的分数,上了学校比较好的专业。
二是学校很重视。校长书记的各类重要讲话中专门突出强基计划,半年来,校长、书记、副校长、副书记等校领导多次专门到强基书院与师生座谈交流。领导们时间都很宝贵的,频繁调研背后的逻辑,体现的是领导们讲政治,体现的是强基计划是国家高等教育重大战略。
三是专门的培养体系。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五大书院承接强基计划,整合学校和院系资源平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培养。
四是突出基础性和通识性的学科训练。强基计划的课程设置,半年来我的感受一是突出基础性,对数理等基础学科学得深一点,二是突出通识性,专门开设了一些定制课,加强科技史教育和各学科通识教育,打通学科间的知识联结。这些训练,为学生今后无论是本专业深造还跨专业发展,都打牢了更扎实的基础。
五是更高的保研率和本博贯通的培养模式,有效降低内卷程度。各校强基的保研率都比学校平均保研率高,而且在硕博连读、本博贯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学生可更好地专注于兴趣与学术,不必为内卷所累。
六是更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条件。一学期以来,通过基础学科测试,期末绩点评价等比较,清华几十个院系中,强基五大书院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学生学习氛围更好。同时,强基五大书院的学生,宿舍条件也更好,当然,比诸上述优势,这其实是最不重要的一点。
四、对于强基疑问的看法
强基政策实施一年来,社会各界关注度很高,但同时疑问很多,很多问题见仁见智,我谈谈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第一,强基政策是否不完善?诚然,一项新的政策实施肯定做不到绝对完美。但如前所述,强基计划的实施体现了慢不得等不起的国家意志,其中更是包含了可观的政策红利。一定程度上讲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大的了。
第二,强基政策2020年遇冷?从数据上看似乎如此,除清北外的34所学校基本都没招满强基计划,但数据也反映,2020年36所高校强基报名人次上百万,为何报名热而录取冷。我认为是报名录取流程不够科学完善,报名只能报一所学校且是考前盲报,导致匹配性差,而录取时高分考生放弃后不能向下递补,导致很多学校录不满。
第三,强基专业和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是天坑?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从专业说,多数强基专业虽是各校优势学科、但不一定都是当前最热门专业,但专业冷热,风物长宜放眼量,强基专业都是国家急需且学校所强的专业,未来必不会差。从培养模式来说,强基一方面可以本博贯通,类似8年制医学专业,8年时间本博贯通,至少节约2年学习时间,让自己一开始就可以在较高的平台上选择未来道路,这还不好么?另一方面,如果的确不想在本专业发展,可在本科毕业时选择跨专业读研或就业,并非一定要一条路走到底。因此,强基计划是给予了很高很好的平台,但学生并不丧失选择的权利。
第四,强基不能转专业很坑人?高考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能否转专业的锅与强基无关。选专业如同流水,由高往低易,由低往高难。在考分不够高的情况下,放弃理想专业选择压线进名校的学生,想从低分专业转入高分专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强基专业,虽未必大热,但至少不差。没有强基计划,连比这更差的专业都考不上,还谈何转专业?
第五,强基计划值不值得选择?这个更是见仁见智,但我认为无论从家国情怀还是个人利益,都值得选择。记得孩子的老师对他的每一届学生都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固然体现了政治正确和家国情怀,但又何尝不是包含了人生大智慧。个人的才智能力,其实在国家大势时代洪流面前,渺如沧海一粟,个人选择如与国家大势同方向共节拍,是最能为国奉献也让自己受益的发展道路,是事半功倍的选择。
强基计划当前肯定代表国家的政策方向,尤其前几届,是政策红利最好的时期,无论为国为己,均值得选择。黄埔前几期将星云集,高考前几届英杰辈出,是前几期前几届人才素质更优秀培养体系更完善么?非也,是他们与国家大势同方向共节拍,时代给予了他们更好的平台,事业机遇个人际遇更好,因此成就了很多时代与个人相辉映的宏伟业绩。
强基助力家国梦,风正潮平好扬帆。祝2021届学生步步登高,圆满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