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就业最近备受关注。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郑家建接受央视新闻频道视频采访,回答网友提出的“文科生就业范围窄怎么办?”时,给出了两个建议:第一,优化专业的内部结构;第二,进一步加强专业之间的融合,特别是要加强传统专业和新兴专业之间的融合。
他提到,今天的传统专业在知识体系上都比较偏重于知识传授,对社会日新月异出现的新的经验、新的矛盾,还没有办法做到有效回应。所以要改变这个情况,他建议在专业结构上要增强专业的开放度、适应性和实践性。
他还拿考古专业举例,“这是够传统的专业了,但是考古并不是简单地对古籍的挖掘和整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可以用新的技术,让古籍变得更加有活态,让传统的、古老的历史场景变得更加鲜活。”
确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拿新媒体行业来说,近些年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该行业对这一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网页设计与美工、网络编辑、手机软件开发等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巨大。也正因如此,众多高校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3月1日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包括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46所高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比2019年度增加18所。
另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官体现形式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在此情形下,数字媒体艺术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广阔前景。基于此,本次共有华中农业大学、黑龙江工商学院等27所高校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全国本科生就业情况来看,麦可思数据显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近四年均为本科就业绿牌专业,且是绿牌专业中唯一的文科类专业,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注:
绿牌专业:失业量较小,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国内高校怎么培养文科生?
那么,具体到人才培养层面,高校又是怎么培养文科生的呢?还是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中国美术学院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该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数字媒体艺术与商科知识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通识课程、专业实践、项目制等教学模式,实现认知、实验、预演的教学体系。基础课程分为人文基础、造型基础和数字基础三大类,人文基础强调设计人文、设计思考和设计批判,偏重社会体验及语义思维的训练;造型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形式表现能力,是“美院”的基本功;数字基础培养学生技术自习能力和编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到二年级还会加入诸如机器人制作的智能硬件课程。
比如编程、人文物理学……那些在过去这些跟美院学生搭不着边的课程,也被列在创新设计学院学生的课程目录里。据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韩绪教授介绍,“第一年为混班制,创新设计学院各个专业学生会充分通融,还会请诸如浙大、北大、复旦等院校的名师来授课”。
韩绪教授认为,这样的培养方式非常适合“00后”,可以让学生们在艺术的氛围里做各种跨领域创新和思辨,也有利于艺术生和工科生(工科专业招生的工业设计学生)的碰撞。
两年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后,学生将迎来两年“院所制”学习。以课题对接产业,开展项目制教学,探索产学研新机制。据韩绪教授介绍,在创新设计学院当中,会成立30个以上的研究所,研究院所代替了原有的院系,这些研究所研究方向会比较具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这些研究院所。如汉字设计研究所,会致力于汉字设计、汉字传播、汉字的艺术表达、汉字的社会推广;危机设计研究,结合当下疫情,做跟危机有关的所有设计研究。该模式解决了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以单元制教学模式为主、割裂的课程结构问题。
国外高校推行“新文科”
小型文理学院希拉姆学院近些年一直在苦思冥想要如何转型,才能吸引来更多学生,同时又能保留自己的文科教育传统。对此,该学院院长洛莉• 瓦洛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文科”的教育理念,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形式、更有价值的实习实践经历,以及“一个更加连续性的学习路径”,使学生获得以前从未有过的、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近些年希拉姆学院一直在不断努力。2014年,学院修订了学位获取条件,明确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相关的实习项目、海外学习或规定的课题研究后方可获得学位。2017年10月开始,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对29个专业进行重组,其中某些专业被合并、撤销或获得更多支持。
2018年秋季,希拉姆学院的学科重组工作开始布局,在5个跨学科学部中试点推行。
由于新文科计划中的一些专业有交叉,因此这种整合型教学方式非常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某个特定领域(通常是他们自己所选专业的领域)。希拉姆学院期望学生在学校推崇的以新文科为导向的基础上,拓展所学知识的宽度。学生可通过选修一系列核心课程和参与学院的“联合活动”,积极探索自己选择的某个特定领域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希拉姆学院的联合活动或实习实践包括研究项目、服务—学习活动、实习或游学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促使学生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践,提升学生解决现实世界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希拉姆学院期待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 沟通技能:口语上的、书面上的、电子化的以及数据可视化方面的沟通能力。
■ 批判性思维:为寻找到答案或结论而具备的概念化、综合性、实证分析、应用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 系统性、设计性思维技巧:这两种技能都有多种定义方式。系统性思维通常要求学生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察整个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互作用,各部分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一般来讲,设计性思维是一种方式方法,是通过从目标受众的角度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方法。通常设计性思维包括几个(一般为非线性)步骤:定义、研究、构思、原型、测试和实施。
■ 团队合作:和各种人一起工作,实现集体目标或能提出解决方案。
■ 计算能力: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测试、编码、编程。
对于新文科计划,希拉姆学院生物学副教授兼学部主席尼古拉斯• 赫什表示,“我们必须承认,在21世纪如果想要继续存活,改变不可或缺。”未来希拉姆学院的教师不仅能教授学生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还要能帮助学生制定商业计划,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技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中国美术学院、麦可思研究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