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猫树 · 主播 | 周周
来源 | 有书少年(ID:qzgongdu)
昨天,流着泪看完了电影《夺冠》,直到看了演员表,才发现,原来青年郎平的扮演者就是她的女儿白浪。
要知道,白浪虽然是斯坦福学霸,也是专业排球运动员,可演技经验还是为0的她,要饰演中国人心中的郎平,更是艰难重重。
无论是让人惊喜的演技突破,还是成功减重30斤的惊人毅力,都特别让人感叹,虎妈无犬子!
优秀的孩子虽然千篇一律,可优异的品质还是始终如一:
情绪稳定,承担责任,抗住压力,获得独立。
优秀的孩子,无论成长怎样各有差异,可向上生长的姿态都是一致的。
好的成长,往往有迹可循。
有这四种迹象,说明他们被养得很好。
懂表达,情绪更加自由
心理咨询中,最经常听到孩子说这样一句话:
“这些事,和我爸妈说了也没用。”
一个不敢问,一个不愿说,缺乏沟通和理解,多少父母和孩子成为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表妹和姑妈就是缺乏理解和沟通的典型。
表妹曾经非常厌学,但当时姑妈觉得只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表妹大腿密密麻麻被扎了好多针眼,才知道表妹受到了校园霸凌。
班上的几个女孩,经常在课后把表妹围在卫生间,用医疗废弃的针筒扎她腿。
姑妈又气又心疼,问她:
“这种事你为什么不和我说?”
表妹却反驳:
“你什么时候安心听过我说话?我说了有用吗?
我和你说我在学校过得不开心,你却问我今天学了什么?
我和你说有同学下课找我茬,你只会叫我反省自己。”
一次次的表达被冷漠忽略,一段段的情绪被痛苦抑制。
既然说了没用,那就不说了。
作家雷布斯说:
“孩子冲你发脾气,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高兴才是。”
多少父母,把孩子的表达当成了聒噪,把孩子的期待变成了等待。
而那些被忽略的孩子,最后选择咽下所有心事和压抑所有情绪,最后只留下一句“嗯”。
孩子和父母之间相处,要的就是能被看见。
这方面,黄磊和孙莉夫妇就做得特别好。
记得有一次,黄磊的小女儿尿床了,大摇大摆的跑去问爸爸:
“你猜为什么我会尿床?”
黄磊则俏皮的回应:
“我猜是因为你在梦里找厕所。”
同样是尿床,在许多人心中,堪称“童年噩梦”,甚至会因此遭到责骂,根本不敢和父母说。
但黄磊家的妹妹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
大女儿多多,曾经表白妈妈说:
“如果你不是我的妈妈,我一定会选择你做我的朋友。”
她会表白爸爸说:
“你是我的老师、英雄、朋友、国王、指南针、好榜样,一切。”
这才是对父母最高的赞美。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乐意对你表达他的情绪和琐事,恭喜你,说明你的孩子的情绪比别人更健康,也更自信。
愿意表达的的孩子,不仅负面情绪的免疫力更强,心理弹性也较高,这是孩子积极成长的表现。
同样的,只有孩子把内心的垃圾倒出来,才能真正装下良言和教诲。
勇敢地表达,耐心地倾听,才能换来最好的成长。
会认错,做事更有担当
浙江温岭,一个5岁的小女孩走进派出所,啜泣着对警察叔叔说要“自首”。
才5岁的孩子,到底犯了多大的错,需要到派出所来自首?
原来,女孩的同学来她家玩时,把电话手表落在了女孩家,女孩很喜欢那个电话手表,便偷偷把手表藏在书包里,后来被妈妈发现了。
妈妈觉得有盗窃的性质,就让她自己去派出所把事情讲清楚。
了解到真相的警察叔叔先是教育了小女孩,随后问了句:
“来派出所你怕不怕?”
小女孩说:
“怕,但是做错了事要勇敢承担。”
一句话让警察和网友都感慨万千。懂得认错的孩子,真的太难得了。
世上没有不犯错的孩子。但比起犯错误,敢于认错的孩子,比不犯错的孩子更值得肯定。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
“为什么小孩子不喜欢承认错误?”
其中一个答案就是,因为缺乏勇气否定自己。
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意味着要推翻内心那个羞耻的自己,这需要莫大的能量。
在孩子心里,许多成人看来小小不言的事,对他们而言,比天还大。
年纪越小,越容易把“承认做错事=承认我是笨蛋/坏人/低人一等”划上等号。
因此对孩子来说,认错这件事,本身就是对他们自尊的巨大威胁。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主动认错,说明他能够坦诚接纳自己的不足,拥抱不完美的自己。
如果成功地培养孩子主动说出“对不起”,那么,恭喜你。
他不光战胜了自己的羞愧感和耻辱感,同时也懂得把事情本身和个人评价区分开来。
拥有这样特质的孩子,才真正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成长方向。
能抗压,心理素质更强大
前些天令人心痛的武汉14岁少年自杀事件,至今想起许多父母仍心有余悸。
男孩因为在教室打扑克被请家长,母亲到了学校被要求配合管理。然而在学校走廊,男孩被母亲连打带推,还扇了两个巴掌。
被妈妈教训完不久,男孩翻过走廊围墙,一跃而下。
无独有偶,就在男孩跳楼后的几个小时,南京大学也发生了类似的悲剧。
一名女生从宿舍跳下,结束了自己的花样年华。
这是位非常优秀的女生,读研的时候,就已经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过两篇CSSCI论文。
那晚的南大,空气里充满了悲伤。
然而在惋惜的同时,很多网友也发出了感慨:
“我小时候也被父母当众打过,读研读博的也一样压力很大,都没想着去死。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这么差吗?”
是的,比起以前,现在的孩子在心理承受能力上,显得更加脆弱。
《中国儿童心理品质调查》曾对“自信、专注、同情、包容、冷静、坚韧、求新”等七项心理品质做过调查。
结论是,冷静和坚韧品质是这一代孩子的心理短板,总分6分,这两项分别是3.07和3.73分。
也就是说,面对挫折和压力,很多孩子很难做到平息内心的情绪,冷静的面对迎面而来的狂风暴雨。
与此同时,调查还显示,随着年龄段的升高,孩子的坚韧品质表现,呈现的是下滑趋势,也就是说“年纪越大、抗压能力越差”。
也就是说,如果不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抗压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那么在之后的人生中,他们可能会越来越失去情绪控制的能力,从而让自己陷入痛苦。
梅耶·马斯克说过:
“如果你活得足够久,你就会发现在人的一生里,让人烦恼的问题会一次次地重复出现。”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挫折,还能够很快自我调节情绪,那么,恭喜你。
这样的孩子,即使有一天身处低谷,却依然会选择仰望幸福。
成长需要磨炼,抗压才能走远,而他就是在未来能够走得更远的人。
你我如天上群星,皆会黯淡时,但也皆有闪耀之时。
够独立,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两天,上网购物时,看到了一个特别神奇的小物件,叫做不要喊妈。
就是一个摆在桌子上的小相框,上面印着:
语文:读通顺并改正,不要喊妈!
数学:认真检查,不要喊妈!
英语:认真读写,不要喊妈!
有困难请第一时间尝试解决,不要第一时间喊妈!
是的,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一样,都非常重要。
艺术家弗兰克·克拉克曾说过:
“家长可以传授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便是如何离开父母独立生存。”
前一阵,看到一个小暖男孙博涵的直播,在假期中,学习之外,他还有给一家人做菜的任务。
在视频中,他和妹妹联手,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就做完了4道菜,拌好了一道凉菜。
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不是没遇到过困难,可都被孙博涵给一一解决了,现在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做饭任务。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行,而是大人觉得孩子不行。
谷歌创始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问到成功的秘诀时,就是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父母不可能给孩子一生的陪伴。放手让孩子尝试,你才能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如果你的孩子,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遇到事情可以主动自己解决和完成,恭喜你。
说明他已经具备了独立精神,更具备了未来自我鞭策和成长的动力。
人生很长,唯有学会独立,才能踏浪而往,唯有独立,才能成为生活的底气。
《刻意练习》中说,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帮助他们发掘出自身潜能。
而我们千帆过尽,无非就希望孩子可以:
心理低潮时,能够及时倾倒出“心理垃圾”,内心平和自信;
犯了错误时,能够及时接纳自己的弱项与不足,拥抱自己;
遇到挫折时,可以及时抗住压力顶住困难,在低谷中仰望幸福;
恰逢挑战时,可以用独立精神来给自己增加底气,获得前行动力。
父母的行为背后,映射着孩子的成长。
点亮【在看】,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书君说
好的成长,往往有迹可循
父母要给孩子最好的支持
今天有书君推荐给大家一个优质育儿平台:
有书少年
用最专业、最实用、最科学的育儿文章
助您做一个三观正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