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哥哥和玉米妹妹,从小有一个巨大的共同点,是——看书。
花生哥哥和玉米妹妹,从小有一个巨大的不同点,还是——看书。
第一个看书是:喜欢看书
第二个看书是:看书类型
花生喜欢看的书是这样的画风:
玉米喜欢看的书是这样的画风:
两人几乎没有共同语言。
等到了小学高年级,花生看的是《人类简史》,玉米看的是《暮光之城》;花生看的是《毛泽东传》,玉米看的是《哈利波特》。
等到了初中,《简爱》和《儒林外史》是必读书目,玉米早就看完了《简爱》,还对花生说:必读书里就这本最好看。
花生嘴上回答说“好的”,然后——
用手拿起了那本《儒林外史》……
花生和玉米在看书口味上的差别,其实主要是男生和女生的差别。
布丁也有这样的倾向,对童话神话类的不大感冒,对历史科学类的更感兴趣。
(布丁妈妈的微信聊天)
男生喜欢汽车军械足球史地,女生喜欢公主仙女动物传奇;
男生用左半脑思考偏理性,女生用右半脑思考偏感性;
男生偏爱非虚构类的阅读,女孩偏爱虚构类的阅读。
阅读是输入,输入的不同也会影响孩子的输入——写作。
小学阶段,学校作文练习通常以记叙文和想象作文为主,写物写景更是重头戏。
每次到描写景物,花生总是草草一两句,干巴巴的。
玉米却可以大段大段的,非常细腻。
(玉米在小学时的练笔)
这和男孩在生活中比较粗线条也有关,不如女孩观察细微、能够捕捉并记录下各种细节。
很多男孩小时候,妈妈也会为了这点头疼。
然而,到了初中,花生的作文就慢慢追上来了,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因为中学议论文的占比增大,别看让男孩描写东西一般,但是说理他行啊,而且他的分析和思考也会比较深入。
这和花生平时爱看大量的历史非虚构类书籍也有关。
所以家有男孩,不喜欢阅读童话,也不喜欢写景写物,也不是坏事,只要他喜欢阅读,写作的后劲会慢慢显现出来。
当然,我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也不能总这么刻板,喜欢科技历史的女孩、喜欢童话神话的男孩,也大有人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我们要学会顺势养育,扬长避短。
(花生和玉米小学暑假,在书店里看书 )
针对男孩女孩的不同天性,除了鼓励他们的兴趣,家长也可以做些适当引导,让他们也关注下“异性气质”读物。
从这个比较另类的角度来看,一些大机构做得不错。
学而思马上要推出最新的大语文分级阅读——第3辑,刚出了样书就寄给了我,连盒套都没来得及做。
我把每个年级段的每本书都翻了一遍,发现,和上个我做团购的第二辑一样,第三辑也做到了高标准选书、合适的编辑修改和精良的制作,除了这些,选书在“性别取向”上还非常平衡。
拿小学的第二学段(3-4年级)的8本书为例,我让花生和玉米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神了,刚好是4对4。
我又整理了下,把类似的书两两放在一起。下面4张图,花生喜欢的“男孩书”在左手,玉米喜欢的“女孩书”在右手。
是呀,好的分级阅读,本来就应该包容两种性别的偏好,也能让孩子的阅读口味不那么单一。
除了在选书时要兼顾“异性气质”,根据我的经验,还有3个小窍门能打开孩子的阅读视野。
01
如果某些书的类型孩子不感兴趣,就换成他感兴趣的内容
花生从小喜欢看车书,那怎么让他也看看其他东西呢?
把内容换成车是个好办法。比如说做算数题、应用题,改成车的内容他就特别感兴趣。
花生对童话兴趣不大,但像《汽车总动员》、《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这些童话,他也会看。还能看原版的,顺手把英语也学了。
玉米小时候对历史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喜欢看神话。我们就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延伸出去,讲讲古希腊古罗马历史、地理、哲学等等,这样她就有兴致了。
对古希腊古罗马历史有了感知和兴趣,她就愿意看更多历史书,这样她的阅读半径也就慢慢扩大了,把“男孩书”也囊括了进去。
知识就是这样,一个圈连着一个圈,中间都会有重叠的部分。如果家长多留心,总能找到孩子感兴趣的那个突破口。
02
找到好老师或好朋友
我刚上初中时,班上大多数同学都不怎么喜欢文学,更不喜欢写作文。主要是因为语文课没意思,那时语文书也远不如现在编得好。
然而,我们初中毕业时,几乎每个同学都爱上了语文课和文学。更出人意料的是,原先同学们痛恨的练笔,也不讨厌甚至开始喜欢写了。
这都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功劳:她经常抛开课本,给我们介绍经典名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朦胧诗和象征诗。她还具有革新意识,上课时间带我们走出教室来到图书馆……
她的语文课,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她对文学满满的激情和真心的热爱,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的大门。
我的语文老师还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不管我们作文写得多“烂”,总能找出闪光点把并,大夸特夸,夸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因为要让自己配得上她的赞美,下次作文我们就会去用心写,就真的越写越好了。
在孩子学习道路上,老师就像一个引路人,有时爱上一门学科,就是因为有一个好老师。
孩子拥有有专长或博学的朋友也非常重要。我之所以开始练字,是因为我好朋友的字写得特别漂亮;花生之所以对历史发生兴趣,是因为他的一个师哥对历史很博学,为了在聊天时接得住话题,花生就开始多看历史书了……
(10岁的花生,他在看的这本书是《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自己选的)
03
带孩子多做田野调查,实地考察
孩子的兴趣也并非全然从天而降,也是需要接触、开发和培养的。比起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孩子会更喜欢相关主题的田野调查,或者说是实地考察,这样他们才能关注原先缺乏感性认识的领域。
花生学校就很重视这块,学校每学期都有在北京的考察调研活动,每年也会组织游学,回来还要写调研报告做演讲。
(花生左一和同学在西安汉阳陵学习文物修复)
除了性别因素,布丁妈妈经常带布丁去博物馆和科技馆,也培养起了布丁对历史和科技的兴趣。
(布丁妈妈的微信聊天)
我自己对艺术字画很感兴趣,每年都会去看展,也经常带着小朋友看。比如这次国庆和花生进故宫看苏东坡展,其实不是我陪花生,而是花生陪我。但是在多次陪我看展的过程中,他也逐渐对艺术发生了兴趣……
所以,家长也不用总迎合孩子的口味,也大可以带孩子做些家长喜欢的事。自鸡兼鸡娃,一举两得,这样也能拓宽孩子的边界。
男孩多看看女孩的书,女孩多看看男孩的书,也大有好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伟大的头脑是雌雄共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