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谢楠两位妈妈的争斗:该不该一碗水端平?

前几天,《奇葩说》凭着接地气的育儿话题,又一次成功上了热搜。

辩题是——“父母该不该教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

乍一听,我们可能会回答,肯定得教,作为哥哥姐姐,不就应该保护弟弟妹妹,让着一点嘛。

不过,你品,你细品,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明明是弟弟妹妹犯的错,到头来,还要让着他们,那老大得受多大的委屈啊!

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那还不得憋出病来呀。

所以,具体问题还是得具体分析。

如何平衡家中的老大老二?确实成了万千家长心中的大难题。

怀二宝的时候,一直对自己、大宝说,会一碗水端平,可二宝真的来了以后,却事与愿违。

二宝的软萌甜,让你越看越喜欢;

大宝的生冷倔强让你越看越烦。

努力做到不偏不向,却还是偏向了二宝。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都是“同胞竞争”在作怪。

同胞竞争是天性

之前,听到一个二胎妈妈分享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自从有了二宝以后,5岁的大宝,变得很奇怪,看着弟弟喝奶,他也闹着要喝;

吃饭也不用筷子了,非要用勺子,有时还要求妈妈喂他吃饭;

弟弟满地爬,他也跟着爬;

本来是一个人睡,现在好了,早早的睡到她跟老公中间,还要让弟弟睡一边。

这位老大的 “反常”行为,其实就是“同胞竞争障碍”——通常指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孩子会出现某种程度的情绪不稳定,表现为嫉妒、模仿弟弟妹妹的举动等社会性退缩行为,增加与父母的对立冲突,因而产生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也只有一种资源,他们极其看重,那就是父母的爱。

他们争来争去,争的就是父母的爱。

当大宝看到,他自己走路,弟弟妹妹却被抱着;

他自己用筷子吃饭,弟弟妹妹却被爸爸妈妈喂;

他作业没做好,会被爸妈批评,弟弟妹妹每天臭臭拉得正常都会被表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感觉那原本属于自己的爱,现在却被弟弟妹妹夺走了,他能有安全感吗?

但大宝他又没有像弟弟妹妹那样又小又可爱,获取爸妈的欢心疼爱,他只能用一些退行性的行为举动来博取父母的关注。

他越是不可爱的时候,也恰恰是他最需要爱和关注的时候。

然而,这种呼唤爱的信号,不仅没有被父母识别,反而误以为是孩子不乖、不懂事了。

于是非但没得到父母那温暖的抱抱和安抚,迎来的却是那凶巴巴冰冷的批评甚至是怒吼。

大宝只能更作了,作为爸爸妈妈也越来越烦他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明明是想一碗水端平,最后也还是不受控制的偏向了乖巧会来事的老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老大也只是个孩子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过一项经典实验:

首先,他在立体的沙丘模型上错落的放置了三座山丘,并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拍下了整座沙丘的照片;

然后他让儿童从东西南北这四个不同方位观察整座模型。

最后,让实验的儿童辨认出哪张照片跟自己站的方位看的山丘是一样的,哪种照片跟另外一个实验儿童站着的方位看到的山丘是一样的。

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2岁以下的孩子,能正确的辨认哪张照片跟自己所站的方位看到的山丘是一样,但不能判断别的儿童看到画面跟哪种照片是一样,即便站的方位不同,他们会觉得自己看的山丘,和其他小朋友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

而2岁以上的小朋友,却能分辨出自己看到了跟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其实是不一样的。

这实验,说起来有点难理解,在这期《奇葩说》里面,陈铭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简化了这个实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在一张纸上,一面画了一棵树,另外一面画了一只羊。

如果把这张纸正反面都给我们孩子看了,然后让树的那一面对着小孩子,问道。

“你知道爸爸对着的这一面画的是什么吗?”

如果你的孩子不到2岁,那么他会回答,是树。

因为这个年龄段以下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看到的,跟别人看的是不一样的。

这在心理学里面,叫“自我中心性”,通俗点讲,就是不能换位思考,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那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自我中心性呢?

皮亚杰研究发现,在0~2岁和2~7岁的两个阶段中, 孩子都会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

其中0-2岁的儿童的自我中心主要体现在看得见的具体的物体,比如,水杯,这样具体的物体。

而2~7岁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体现在抽象的思维想法,表现为只能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事物, 不大理会旁人的意见,也不能跟他人共情,体会他人的心里感受。

在这个年龄阶段里,孩子产生了自我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

试想一下,在这个本该强化自我的心理发展阶段里,父母强行要他们像成年人一样懂事,换位思考,让着弟弟妹妹,最后会是什么结果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的自我会变弱,长此以往,他会变得害怕出错、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唯唯诺诺,不敢拒绝他人。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老大都有这样的一些特征。

《少年说》这个节目不知大家看过没有,这个节目的初衷是为一些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把平时不敢说,或者无法沟通的话题,重新拿出来,以此拉近与父母与孩子的话题。

其中有一个叫崔兢女孩对着台下的父亲发出这样的哭诉:“爸爸,你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到底是受了什么样的委屈,让这样一个10来岁的孩子,发出这样的哭诉。

原来,崔兢有个小她6岁的妹妹,因为小,于是全家人都宠着她,这位妹妹恃宠而骄,总是去“招惹”姐姐,一旦姐姐没顺着她,或者让她不高兴了,她就去告状。

崔兢叫苦不堪,就去找爸爸诉苦,而爸爸非但不理解她,每次都要她懂事点,不要“欺负”妹妹,这让女孩心里,承受着极大的委屈。

让人气愤的是,台下的父亲听完女儿的心里话,却还是强调:“她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小女孩哭的满脸是泪,却还是没有得到爸爸的一句安慰和理解。

真让人心疼,她还只是个孩子啊,在本该学会自私的时候,却被要求牺牲自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正如谢楠说那样,我们有太多的父母,为了偷懒,省事省心,简单粗暴的要求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却忽略了这些哥哥姐姐,也不过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依旧需要父母的呵护和陪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手足相争”,该如何处理

作为父母,绝对不能省心偷懒,因为你此刻偷的懒,会让你后半辈子,追悔莫及。

如何平衡家中老大老二甚至是老三?下面几条建议,可供参考。

1、越是喜欢老二,就越得偏向老大;

很多生二娃的爸爸妈妈,一开始想着给两个宝宝同样的爱,同等对待,然而却走不出偏心的魔咒。

从心理学角度讲,对于婴幼儿来说,爸爸妈妈那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他们一出生,就比任何其他年龄段的人,更能觉察到父母对自己是爱意满满,还是嫌弃烦躁。

当他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爱,那他就会乖巧机灵活泼会来事儿,而当感受的是嫌弃不被爱的,那他就会变得敏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家庭中的老大更容易因被掠夺忽视而失措敏感,老二往往因万千宠爱而越发乖巧讨喜。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父母会情不自禁的喜欢老二,烦老大。

如果真是这个样子,那作为父母的你,偏向老大就对了,多给予老大一些关注,宽容和耐心,让他知道你还是一如既往的爱他,那他的同胞竞争障碍很快就好了。

2、只要没有肢体打闹或者吵得太凶,最好不要干预;

其实孩子和孩子相处往往是愉快的,但如果成人横插一脚,那平衡可能就打破了。

就像演员胡可曾经自述的那样,之前她总是告诫老大安吉要让着老二,两个兄弟抢玩具,吵起来了,老二来告状,她就让老大要让着老二小鱼儿。

可有一天,胡可发现老大安吉竟然偷偷掐小鱼儿,对他说:“我都是被你害的!” 胡可才发现自己方法可能从一开始就错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于是胡可开始关注安吉的感受,不再让老大让着老二,也不再当两个人谁对谁错的裁判,只要不犯太激烈的冲突,比如打架,她就不管了,让他们自己去协商解决。

结果她惊奇地发现,两兄弟抢玩具的时候,小的没抢到,一开始哭的厉害,可当她发现妈妈没有应他,哭泣就随之停止了,甚至拿着别的玩具玩了起来。

老大安吉发现没人来偏袒弟弟,也没人责怪自己,反倒把玩具还给了弟弟。再往后,她就经常看到了一大一小一起和谐玩耍的温暖画面。

所以说,小孩的世界也有小孩的游戏规则,我们做父母的,只需要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就好,不用当个裁判,判决谁对谁错。

3、让二宝感恩大宝。

在大宝眼中,二宝的降生,就是对他小小世界的一场浩劫,因为他会觉得你抢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还想让我让着你,怎么可能嘛,没揍你就不错啦。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乖巧会来事的二宝先夸哥哥,感谢哥哥之类的话。

任何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得益于正强化,而二宝的这些积极的行为,其实就是在强化大宝自发自愿的礼让二宝,爱护二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说了那么多,好像生了二胎或者多胎,就只会多很多麻烦一样,那有没有一些好处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有关多孩家庭研究发现,多孩家庭由于同胞竞争而产生的动力源,会促进孩子的发展,尤其是会加速大孩的成长;

有研究表明,随着二宝的出生,大宝的语言发育水平快速提高,行为能力大大增强,日常自理生活技能明显有进步,这些都证明了多胎家庭中,有利于儿童的社会行为能力发展;

还有研究发现,多孩家庭中老大的智商明显高于独生子的智商。

毕竟家里多了个小人儿,即便是吵闹、麻烦了一些,那也更具有“家”的热闹氛围!

-END-

策划:M T

作者:痞子威

编辑:雪 梨

设计:多 纳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