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人提议说应该放宽孩子们的入学年龄,让孩子们只要年满6岁就可以上学了。其实这个话题早已不新鲜,不说每年都要谈上一次也差不多——毕竟9月份出生的孩子们在入学时着实是有些尴尬。
小学每年的开学录取时间在9月份而入学要求则是孩子要“满周岁”,而出生日期在9月份之后和9月份的孩子们明明年龄没差多少,却要平白比其他小朋友晚上学一年,因此就有不少家长提议说让孩子早点上学。
但在另一方面,却也有不少教育专家鼓励说孩子们的上学年龄其实还可以更晚一点,虽然同龄人上学都很早,但往往晚上学反而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更有好处。那么孩子到底应该什么时候上学?
其实孩子什么时候上学这件事,本就不应该用年龄来决定,而是应当根据孩子的状况来具体判断。
一、身体、思维的成长发育情况
孩子们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到了要规规矩矩上课的小学课堂,准入门槛的提高是不可避免的,而身体和思维能力达标就是判断孩子们是否跨过了这一门槛的依据。
不同孩子的身体、大脑成长速度都不同,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这种现象尤其明显,而如果没等到发育足够达标就送孩子进入学校里,那很可能就会在学习上与别人产生较大差距,进而让孩子频繁受挫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学龄前的知识储备情况
同时孩子在学龄前的知识储备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虽然我们都说幼儿园要去小学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老师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默认孩子们懂一些最基础的知识——至少数学的10以内加减法和英语的26个字母,就有不少小学不会去教,或者不会花大面积时间来教。
孩子一旦遇到这样的学校,老师自然不会停下来等个别孩子,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别在一开始就落下来,至少家长要在孩子上学之前让孩子简单的做一下幼小衔接课程。
三、上学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了以上两点就要做关于入学的准备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是在幼儿园阶段就得到了一定的锻炼的,因此等到上小学的时候往往已经不会成为问题了;
但对于校园的适应却依然需要重新培养,毕竟小学校园和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况,一个主要负责看护孩子,另一个主要目标则是学习。
教学目的完全不同,场景也有很大区别,而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更好地在小学里生活,提前熟悉认识小学中不同事物的意义就很有必要。
关于这一方面,我建议家长们可以提前向孩子预演小学中会遇到哪些情景,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带孩子提前去将要就读的小学里逛一逛,看看比自己大上一些的哥哥姐姐们是怎么上课的,不过考虑到大多数学校对这种情况并不太允许,那么家长也可以选择使用相关的书籍来教孩子,比如这套《孙小圣成长记·我上小学了》就对孩子们熟悉小学校园很有帮助。
这套《孙小圣成长记》是由边玉芳教授及其团队向家长们推荐的,分为《我上小学了》,《我爱学习乐趣多》,《我会交朋友》,《我能做得更好》和《我知道该怎么做》这5册,分别对应孩子的5种能力培养,书本用情景绘画配上文字的形式,告诉孩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对小学有一个基础的概念性认知,不至于手足无措。
同时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够真正地将这套绘本读下去,书中也做了许多“小心机”,比如可以与孩子互动的游戏和作为奖励每册足足厚达10多张的打开本儿童贴纸,都是十分吸引孩子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