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女子为培养10岁儿子的理财观念,将近4000元的春节红包全部存入孩子专属账户,交给儿子自行保管,然而,不到半个月,儿子账户竟只剩下800元,女子一查账单彻底无语了,其中的近2000元居然被儿子用来在同一家便利店购买五六十张奥特曼游戏卡片!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孩子过年过节的红包越来越多,很多父母也开始尝试让孩子自行保管红包,这本是件能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好事,但,并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是成功的,就比如武汉的这位小男孩。而,导致事与愿违,既有商家的原因,也有父母的责任。
对成年人而言,2000块不算大钱,但,对于10岁的儿童来说,这就是一笔“巨款”。小男孩持续、多次的消费,且消费金额明显超出了合理限度,商家都没有注意也没有做出提醒,虽然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商家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但于情于理,商家的做法都有“见利忘义”之嫌。
面对质疑,商家说自己做生意,这么多小孩自己顾不过来。话没错,但,咱们简单看下,短短一周的时间,男孩每天都在店里消费,少则5元,多则470元,几乎每几分钟就在店里消费一次。就算是成年人,如此高频率的消费,也会引人注意,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
另外,商家自己也说注意到小男孩消费时,身边都有另外一个男孩在鼓动,换句话说,商家明明就是注意到了该小男孩的异常消费行为。频次高,消费金额明显与年龄不符,行为又有异常,商家既然注意到了,还继续售卖,这就是典型的沉默纵容!
与商家的不作为比起来,好心成坏事,孩子妈妈的责任就更明显了。
妈妈想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出发点肯定是好的,让孩子自行保管红包也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就出在,女子的培养是简单地将红包交给孩子保管,而缺少对应的教育和监管。
女子明显没有跟儿子做出约束性约定,也缺少对孩子支付行为的监管,更别说对儿子进行理财教育,告诉孩子怎么保管,怎么增值。女子的理财培养更像是粗暴的“红包自由”!这也为孩子后来凭喜好、无理性的消费埋下了隐患。
家长让孩子自行保管压岁钱,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毋庸置疑是件好事,也值得尝试,但,孩子毕竟年龄小,认知有限,也更容易“冲动”消费,要想有成效,更需要父母们多花心思!
放任自主支配前要跟孩子做出明确约定,比如什么样的消费可以自行决定,什么样的消费必须告知家长同意,让孩子心里有底。
既要放也要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对孩子的支付行为有足够的掌握,比如设置网络支付限额、二次验证、定期查验账单等。
比放和管更重要的是,父母给孩子教育一定的理财思维,比如,如何确保财务安全谨防被骗、如何实现财产增值等。和让孩子自主支配红包比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理财观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理财理念,不是简单地让孩子自主支配压岁钱、零花钱,更应该是以财务自由支配为手段,让孩子树立起完整理性的金钱观、消费观、理财观!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