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學愛好者引路,為文學寫作者服務
前几天学习教育学原理的时候,教授在课堂上谈起了什么是教育,听着听着,我的思绪就飘走了,想起来很久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超脱》。
这部电影反映令人绝望的教育体制现状,全程气氛压抑,它被网友吐槽道,这是一部不敢轻易点进去的电影,除非你有强大的内心。
电影一开头,黑色的荧幕里显示: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加缪《局外人》
亨利是一名优秀的代课老师,这次他代课的学校是一所州内的三流学校,全州最差的学生全部聚集在这里。
这所学校里,一切都是混乱而无序的。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上大声呼喊着,学生在下面自由的打闹,没有人理会讲台上的老师;办公室里,学生在在打架和辱骂老师。
亨利走过走廊,来到代课的教室。自我介绍刚刚结束,一名学生对亨利出言挑衅,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亨利的包摔了出去。
亨利则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平静地说:
那个包,它没有任何感觉。它是空的。我也没有能供你损害的某种感情。知道么?我能理解你的愤怒。我曾经也因为一些事非常愤怒,知道么。你完全没有冲我发火的理由,因为……我是会对这样的你给予机会的极少数人的一个。
这里的学生是如此的无聊,无所事事的虚耗青春,他们不在乎自己的未来,无所谓以后的前途,他们是迷茫的,没有理智的,电影中是这样描述他们:
孩子们不喜欢消耗自身的注意力。他们对此感到乏味。因此,你要如何跟一个人谈论文学,如果他们不相信……你,想要和他们分享一些有意义的事的话。
一个男孩将一只橘色的小猫捉来关在包包里,用锤子不断的击打它,满手鲜血,同学们围在一旁观看。亨利发现后斥退了他们。
在心理健康辅导室里
派克老师:研究表明,从小就喜欢伤害动物的孩子,长大后有相当的几率,会缺失基本的人类情感。
亨利:Raven。
(Raven抬起头。)
亨利:你感觉怎么样?
Raven:我感觉……我被困住了。就像这只猫一样。(稚嫩的脸庞透出懵懂)
相比于学生,这里的老师的态度却显得参差不齐。
有的老师受不了学校这种这样绝望的令人窒息重压,选择了辞职离开。
西博德特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多么顽劣的学生都会被他洒脱轻松的态度说服,可看似豪爽对一切都不在乎的他却需要每天吃抗压药去保持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活着麻木之中。
——Ellen,我能看看你的奶子么?
——什么?不行!
——这样啊,其实没什么关系,我可以看到他们。重点是你在学校不能不穿胸罩。
——Mr.Seaboldt,我只想做我自己。我不想评论你的穿着,所以你也不要评论我的。理解??
在这所学校里,所有人对教育保存着真心和用心,全心全意投入,除了学生和亨利。
在亨利看来,他只是一个代课老师,他不需要投入情感和心血,保持距离,按时完成任务下班,互不纠缠就是最好的结果。
在教育中,老师付出真心不一定会得到回报,学生不领情,自暴自弃,他们没有能力去看到当前对未来的影响,选择目前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放纵玩乐。
作为孩子的家长,监护人只在乎有没有地方可以帮他们消耗孩子们的精力和顺便看管孩子,使他们可以不用劳烦自己花费精力去应付。
正是因为如此,整个教育体系中,遭受痛苦的只有老师。他们作为教育者,被要求引导孩子,使他们不走上自暴自弃的不归路,而当所有人都不在乎的时候,他们的付出毫无意义。面对这种无意义的局面,他们要么欺骗自己继续坚持下去,要么变得麻木抽离,要么选择离开。
亨利在黑板上写下“DoubleThink”,告诉学生们这个词的意思是“即使明知是谎言,也会去相信。”
这句话正如这所学校的大部分老师所想一般,即使自己的付出无法得到回报,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但仍然在坚持着,相信着自己或多或少都能够拯救一部分学生。
梅瑞迪斯是亨利班里的女学生,她热爱摄影,热爱艺术,而她的家人却对她冷嘲热讽,劝她把精力放在打扮自己身上,找一个男朋友。
亨利的课堂魅力打动了她,使她原本灰暗的生活燃起一丝希望。
一天下课,梅瑞迪斯找到亨利,两人在交谈过程中,梅瑞迪斯倾诉了自己的痛苦,并认为只有亨利能理解她,说着伤心流下眼泪,头靠在亨利肩膀上,亨利为了安慰她没有推开。而这一幕被路过的女老师误会,梅瑞迪斯哭着离开,亨利倍感压力,但他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亨利代课的期限很快就到了,这一天,同学们对亨利表达了不舍,认为这个学校,除了亨利,其他老师都是傻子,亨利只是微微一笑。
梅瑞迪斯没有在教室上课,她在教学楼门口摆了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桌烤好的笑脸蛋糕。亨利走上前,梅瑞迪斯给了亨利一个笑脸蛋糕,亨利向梅瑞迪斯道歉并想要继续鼓励梅瑞迪斯,但梅瑞迪斯打断了他,亨利只好沉默走到一旁。
梅瑞迪斯看着亨利,将自己准备好的苦脸蛋糕一口一口吃下,一会儿,梅瑞迪斯口吐鲜血倒地,亨利慌忙上前,但一切都无力回天了。
梅瑞迪斯的死打破了亨利原有抽离超脱的生活信念,使他再无法面对惨状而无动于衷,他再也无法逃避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游离在外。
但,一切都结束了。学校按照政府指令停止办学,学生,老师都离开了这所学校,这所学校也终于成为了一片死寂的废墟。
亨利是一名优秀的代课老师,但绝对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他的救赎无法在这所学校里实现,他的救赎在他在善良下救下的一个雏妓,而这些都属于未来。
电影的最后,亨利在废墟的教室内独自一人念着爱坡伦的《厄舍屋的倒塌》。
这部电影描述了美国教育体制下的教育现状,青少年获得过分自由却无法自我选择,在人生的河流里随波逐流,挥霍青春;作为父母,他们只完成了把孩子生出来的任务,却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老师在这样的体制下,面对着两种选择,一是冷眼旁观,完成任务下班,另一种则是明明知道是谎言,却仍然选择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心力交瘁。
再说说我们所处的教育体制中,这样类似的状态其实也存在在你我身边,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被迫选择明哲保身,但这样逃避的方式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育之中,不乏心存感激的学生和积极配合的家长以及呕心沥血的老师,我想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一路走来感觉都不算太糟。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批判,就算凭我们个人无法改变现状,我们也要抱着希望等待着改变的那一天的到来。
(文/滚滚)
长按扫码阅读《文华报》电子版
《文华报》是由南边文化艺术馆主办的综合性文学报,逢双月出版。以发表旗下文学创作委员会会员、签约作家作品为主,长期邀约名家名作,同时面向社会征稿,投稿请点击“南边文艺”微信公众号,点击“马上投稿”,进入小程序投稿。
审核丨邱漂亮
编辑丨滚 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