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35分全班第一!县级高中和省级高中的差距有多大?

01

北京考生 VS 县城考生

北京的孩子,考入清华北大后和其他地方的学生相比,有没有水平上的差异?

最近,一篇前两年前发表在知乎上的文章又火了起来。文章的作者毕业于清华,来自陕西。

作者的部分观点可能存有争议,但值得一读,且令人深思。

作为一个外地考生,我曾经一厢情愿地以为,清华北大在北京招生名额多,所以北京学生比起我们一定弱爆了。

但当我考入清华后才发现,北京学生的表现整体上是比较优秀的。实际上,名牌大学里比较容易堕落垫底的,是来自小县城的学霸。

小县城教育条件落后,学霸为了考入名牌大学,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要多于京沪大城市学生,兴趣爱好、视野就逊色了。

小县城学霸容易缺少发展个人才艺的机会,不是说他们素质低人一等,而是他们太容易把考试第一当作自己唯一的爱好了。

所以当他们到了强手如林的名牌大学,第一名离他们远去之后,就太难找到生活的乐趣所在了。

而北京学生的优势在哪里?

视野、才艺这些容易引起争议的,我就不说了,只说学业。

北京在基础教育上的优势之大,是我在外地的时候难以想象的。

我当年高中备战物理竞赛的时候,老师把很多题目讲得很绕;而北京重点高中的竞赛老师,在给学生讲的时候,学生就会觉得这题目原来这么简单直接。

水平较高的老师往往把难的东西讲解得很简易,所以北京的尖子生也往往自以为自己学的东西很简单。

但事实上,北京尖子生日常训练的题目,难度绝对是不小的。

而且,学习好的学生不是刻意教出来的,但是往往是熏陶出来的。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父母、老师熏陶出成绩好的学生,容易太多了。

最后,我对那些即将考入清华北大的外地考生,特别是小县城的考生说:

你们的确比北京考生付出了多得多的努力,但是你们多出来的努力,并没有用在学习新知识上,而只是重复性地训练以求少犯错误而已,而你们将来的北京同学,有不少已经在大学的课程上走得很远很远了。

因此,重视程度高、投入大、资源多的地区和家长,在竞争中胜出是必然的。

02

县城高中的成绩困境

说起高中,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全国几所耳熟能详的名校。

这些学校的学生素质高、成绩好,每年都有不少考生考入985大学甚至清北,最不济也能去个211大学。

这些学校的一本上线率极高,甚至有学校接近100%,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能够读个一本大学。

但是,除了这些名校之外,我国还有许多高中,尤其是一些县城中学,本科上线率极低,每年学校能考两三个一本,那都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了。

下图是某县城高中高三学生晒出的自己的英语试卷。

这位同学考了53分,你以为怎么样?应该说是考的很差了吧,毕竟总分是150分。

但是,看过这个班的成绩单后发现,这位考53分的同学,英语成绩全班第一!更惨的是数学,全班最高分只有35分!

许多网友表示:这样的成绩简直不忍直视。

再看一下总分,第一名只有308分,这个成绩距离很多省份的本科线可以说还很遥远。

据了解,这所学校近5年内只考出了两个一本。

其实,这个班的成绩在这所学校并不是个例,这所高中在我国同样也不是个例。

许多县城高中或乡镇高中,高考成绩普遍不好。

虽然也有像河南郸城一高这样的最牛县城高中,但是这些以农村生源为主的县城高中,普遍面临着“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升学率低”的高考困境

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西部偏远地区,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内地高考大省也是如此。

03

县城高中的孩子有多苦?

为了不在县城上高中:

有的家庭在附近稍大点的城市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置办了房产;

有的家庭为了照顾异地求学的子女,夫妻分居两地;

还有的家庭,一群孙辈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教育条件较好的城里生活,等到放假时才能与父母团聚。

县城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差一些还在其次,主要影响在师资上。缺少优秀老师,办学模式就只能靠无限压榨老师和孩子的时间。

首先,以大量的时间投入为表象,以封闭的学习空间为基础。

在很多县高里,时间的投入是最为直观的表象。

老师和学生每天早上5点多开始起床,晚上10点多才离开教室。

他们每天工作、学习长达十五六个小时,而要保证这种充足的时间,就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只有封闭,学生才能不受任何干扰地接受训练。

在县中里,学生是不准随便进出校门的,甚至不允许接触任何校外事物,否则,就会作违纪处理,还要给班级扣分,甚至连班主任奖金也随之减少。

其次,以不停地竞争保持学习的动力。

除了在时间和空间上控制学生以外,很多县高还有一套激励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办法,那就是让学生“不停地处在竞争之中”,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

许多县高把学生分成几个学区或分部,学生的所有活动都要进行量化,学区之间按照学生的量化成绩进行竞赛,然后排定名次。

甚至有的学校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班级就会进行一次调整。前面班级的学生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要拼命学习,后面班级的学生为了能进入靠前的班级也要拼命学习。

再次,以老师的无限透支为保障。

县中高考成绩优异应当说主要归功于老师们的吃苦耐劳。

县高的老师们大都出身农村,有一种肯吃苦的精神。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教育学生、研究高考上。

县中的老师针对大纲、考纲,把考点一个个梳理,一个个通过,每一个考点都设计专门的应对策略。

但这种长期高压工作的结果是,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90%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近56.10%被调查教师在工作中存在“应付”的现象,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所、新浪教育频道对在线8699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

最后,以取得高考成绩为终极目标。

在县中里,高考成绩的优异是最终极的惟一目标,一切的评比、晋级、奖金发放等等都以考试成绩为参照。

学生一进入中学都开始把目标锁定高考,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高考不考的,学校就不开设课程。

高考是惟一有效的指挥棒,甚至许多学校从高一就开始分科,提前进入了高考状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种县高模式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1.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县高模式下的训练,都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标准化的答案,这就扼杀了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扼杀了学生发展的潜力。

虽然县中老师称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先成才,后成人”,但是,先成“才”,不一定是真的“才”,后成“人”,也很难是个“完人”。

2. 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危害。

县高模式下的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据调查,即使学习压力较轻的北京,高三学生体检近视眼的比例高达90%。

有些县城高中,几乎95%以上学生都近视,导致有的县连续几年招飞都是空白!

而县高教师更是普遍反映压力大,前段时间河北一高中老师年仅39岁就累倒在了早操现场,无疑给社会再次敲响了警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破解县高困局

国家终于出手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教育部分“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之后,增加了“加强县域高中建设”

某县委书记曾说过一组数据:

全县中考前500名的学生没有在当地高中读书的,都到市一中或某高中就读。

而全市中考前100名的学生能留在县一中就读的这两年最多时只有9名学生,最少的年份只剩下一名学生。

一些县中的教育困境,导致人民群众对当地教育失去信心,千方百计把孩子往市里送,家长也由此离开乡土。

“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人才,只有提高县中教育质量,增加知名高校入学机会,才有可能为县域吸引并留住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数据中心主任郭丛斌说。

随着劳动力外流,地方经济发展势必受阻。

“县中教育为教育公平夯实基础,事关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布局,事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而增加“加强县域高中建设”,对于乡村振兴、解决“超级中学”、县中教育困境等问题,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

因为教育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家庭的未来,因为中考、高考几乎关乎着一个人的一生,更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但是,面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我们教育人还需要怀着一颗平和的心走更多的路,并永远铭记教育不是为了追名逐利……

希望更多的教育人可以通过公益方面的积极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助推中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美好愿景。

综合自|网络

整理|学习控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LA BLA TIME

( 互 · 动 · 时 · 间 )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