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规程而外,
别无何等印刷品流布于人间”
蔡元培老校长
到任北大后如此感慨……
于是,《北京大学日刊》应运而生
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日报
也是北京大学校报的前身
这份北大自己的报纸
都刊登过哪些内容?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北大的这份报纸
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快来跟随小北解密吧~
《北京大学日刊》创刊号
解密:中国最早的大学日报
《北京大学日刊》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日报,1917年11月16日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主持创刊,是当时北京大学唯一的校方新闻出版物。
由于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日刊》不仅是北京大学非常重要的信息发布和思想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媒体,还是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创建密切相关的重要媒体。
1917年1月蔡元培校长到任北京大学后,开启了北京大学民主主义改革的序幕。蔡校长发现北大除“规程而外,别无何等印刷品流布于人间”,于是积极倡导主持了《日刊》的出版,从此“全校同人始有联络感情、交换意见之机关,且亦借以报告吾校现状于全国教育界”。
主持创办《北京大学日刊》的蔡元培校长
《北京大学日刊》(后简称“《日刊》”)初创时为8开2版,以信息公开和纪事发布为主,设有命令、法规、校长布告、校长批示、学长批示、各科通告、纪事、公牍等栏目。
随着蔡元培北大改革的深入开展,仅作为信息和纪事发布平台,已经无法满足北大校方对《日刊》的发展要求。《日刊》陆续增加了“通信”“著述”“杂类”“文艺”“讲演录”“学术研究”等栏目,并独立设置了“学生通告”“学生纪事”等学生专栏。版面也由2版扩充到4版,后来一度发展到6版,其中2版为附张。增辟的附张,主要发表一些国内外学者的演讲、著述、通信等,其中很多是刊载介绍新思想和报道进步社团的文章。
《日刊》从1917年11月16日创刊到1932年9月10日终刊,共出版2885期。在前后发行的13年间,《日刊》办刊效率高,时效性强,除每周停版一日、寒暑假每周一期并节假日休刊外,几乎每天一期,鲜有中断。
1927年8月7日至1929年4月12日间,由于奉系军阀和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取消北京大学或更改北京大学校名,《日刊》停刊近两年。北大师生复校斗争胜利后,1929年4月13日《日刊》复刊,并延续停刊前的期号。因南京国民政府将北大定名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刊名更改为《北大日刊》,直至1931年9月9日,才恢复《北京大学日刊》的刊名。
1932年9月10日,北大校务会讨论决定将《北京大学日刊》改为《北京大学周刊》,《日刊》就此终刊。
《日刊》经历了初创、探索并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它的办刊宗旨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一脉相承,在兼顾信息性和时效性外,还十分注重提高思想性和学术性,不仅致力于信息公布,也致力于思想交流、学术研讨、活跃校园文化和社会教育服务等,为北京大学民主改革、思想争鸣、人才培养、学术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日刊》编辑部设在北京大学第二院
北京大学第二院内景
01
解密一:
小编辑部里的大人物
蔡元培校长对《日刊》寄予厚望,他聘请校长室秘书、新闻学专家担任《日刊》主任,编辑部成员皆为革新派学者,内容和版面更加关注思想争鸣和学术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群体和社团活动,发行方式由免费内部刊物改为对外订阅经营,促进了新思想、新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北京大学日刊》为平台的介绍、交流和传播。
1918年初,蔡元培聘任文科教授、校长室秘书徐宝璜担任《日刊》主任,聘请陈独秀、沈尹默、胡适、孙国璋担任编辑。《日刊》主任及编辑,皆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徐宝璜是中国新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新文化运动发起组织者,胡适是首倡白话文的新文学运动健将,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得力干将,孙国璋是世界语著名学者。
《北京大学日刊》编辑一览表(《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
徐宝璜(1894-1930)
江西九江人。经济学家、新闻学家。1916年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校长室秘书,《北京大学日刊》主任,《新闻周刊》和《北平晨报》编辑、主任等。他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北大创中国新闻界三项第一:最早在中国大学开设新闻学课程,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担任主任导师,著作《新闻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日刊》编辑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新文化运动发起组织者。
《日刊》编辑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得力干将。
《日刊》编辑胡适,是首倡白话文的新文学运动健将。
文科教授胡适在1918年2月5日《日刊》上发表的《尔汝篇》,是《日刊》“著述”栏目的开端。
《日刊》编辑孙国璋,是世界语研究专家
1920年3月8日,“讲演录”成为专门栏目,从此前的“杂录”中独立出来。
1920年4月14日,《日刊》开始“学术研究”设置专门栏目。
改组后的《日刊》的经营模式也开始向现代报刊转变,由校内免费赠阅为主向校内外经营订购转变,设立专门的经营机构,并招登广告。这一转变,既顺应了校内外对《日刊》发行量不断增长的需求,解决了经费紧张、赠阅量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经营水平,增加了阅读群体。《日刊》的影响力由北大扩展到了全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社团的影响也随之遍及全国。
1917年11月18日《日刊》发布启事,声明“本校日刊并非卖品,与新闻营业性质不同”。
1918年2月18日《日刊》刊登了《日刊》改组相关事宜。
《日刊》的改革,代表着北京大学对《日刊》发展方向的要求,不仅促成了《日刊》从纪事类公报向现代大学校报的转变,也使《日刊》迅速发展成传播先进思想、推崇学术精神的重要载体。
02
解密二:
揭开《日刊》封藏的时代之声
《日刊》在“杂录”“讲演录”和“学术研究”栏目中,刊发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章或马克思主义演讲实录,直接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引起学者关注和学界争鸣。
1918年12月6日,《日刊》“杂录”栏目全文刊发了李大钊在中央公园的演说《庶民的胜利》。
1922年2月21日,《日刊》“讲演录”栏目刊登了李大钊《马克思经济学》的讲演记录。
1922年2月20至22日,《日刊》“学术研究”栏目刊登了北京大学政治研究会论文稿《共产主义》。
1922年10月25、26日,《日刊》连载刊发了日本经济学家福田德三在北大的讲演《马克斯主义的根本思想特别注重其与布尔塞维克之关系》的记录。
1923年11月,《日刊》“杂录”栏目连载刊发《中国经济现状与社会主义》。
03
解密三:
《日刊》传播的思想火种
《日刊》公布北大各科课程表,中国大学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课程亦在其列,有助于校内外师生及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课程的了解和学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
从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大史学系、经济学系和政治学系先后讲授《史学思想史》《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唯物史观》《现代政治》《工人的国际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将来》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是我国大学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正式课程进行讲授。《日刊》中登载了这些课程的主题以及上课的时间和地点。
1920年12月17日《日刊》刊登的《本科各系课程表》,其中有李大钊在史学系讲授的“唯物史观”和在政治学系讲授的“现代政治”。
1921年10月19日,《日刊》刊发史学系当年科目,其中李大钊开设的“唯物史观”课程为选修科目之一。
1922年2月8日,《日刊》刊发《政治学系教授会启事》,通知李大钊“现代政治”课程的时间地点及讲演题目。
1925年2月23至26日《日刊》刊发《注册部布告》,通知李大钊“史学思想史”课程开始授课,并说明授课时间地点等相关内容。
李大钊是北京大学也是中国系统地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1920年9月17日的《日刊》刊登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导师、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陈启修先生的演说词,陈启修力陈在政治学系增设“现代政治”讲座课程的必要性,并说明这门讲座课程由陶孟和、李大钊、张慰慈和他本人共同担任。
陈启修(1886-1960)
四川中江人。曾任北京大学法科教授、政治学系主任。他是中国翻译《资本论》的第一人,1920年在北大开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论”课程,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导师。
04
解密四:
拓印在《日刊》上的风起云涌
《日刊》登载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社会主义研究会、平民教育讲演团、新潮社、少年中国学会、哲学研究会等进步社团的启事、章程、公告、活动通知及活动介绍等,有助于扩大社团规模、增加社团活动参与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社团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