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一词,被人诟病已久。取消职称制度,是多少围墙之内老师的心声。
曾有老师在评职述职时放言:要是这回我评不到,我就找他们领导闹。此话虽为玩笑,但谁敢说,这不是老师在压抑已久后无奈的想法?谁又敢说,这句话不会成真?
评职激起老师共愤,是事实。
学校的演讲比赛上,20个参赛选手中有九名学生的梦想是当老师,学生们慷慨激昂地谈论老师的伟大,我却听得五味陈杂,这不是多年前的我吗?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一路过关斩将终于站到讲台上。
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踩着人类工程师的光环,带着教书育人造福社会的使命,想在三尺讲台上豪情万丈得大干一场,以不负此生。
来到这个队伍,才发现自己对这一职业了解得太少了。
01
晋级太难,几个回合下来遍体鳞伤
作为一种职业,它不单单是理想,它更承载着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重任。
国家一再强调要提升教师待遇,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每年也在给教师涨工资,可是教师的工资由职称把关,每个教育单位,中高职称名额有限,根本没有青年老师的份。
所以每次涨工资都是平均每人涨几百,但按照职称一划分,青年老师就几十块而已。
但学校的大部分工作是由青年老师分担的,比如班主任工作、迎接各种检查的资料整理工作、扶贫家访工作、学生社团工作等等,当老师后,才知道,原来老师并不是做好教书育人就可以,还有大量教学以外的工作。
职称数量有限,要等到中高级老教师退休,青年老师才有晋级的机会,但是僧多粥少,大家都是拿工资养家的人,关乎生存,竞争就特别激烈,职称晋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
要工作至少五年,要有连续几年的班主任经历,要有课题,要公开发表论文,要聘期内年度考核为优,要有足够的继续教育培训课时,要检查教案、校本研修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等。
以上还都是硬件,有这些条件才有参评的资格,但是岗位有限,正常的硬件基本大家都有,那就拼获奖证书,看是不是教学能手,有没有网络教学大赛获奖证书,课题数量发表论文数量都是血拼的武器。
每个参评的人证书资料都是一大摞,这些都要花时间精力去准备,准备齐全才排队呀,终于排上队,还有教学技能测试,有淘汰百分比,还是有一部分人会被刷下来。
几个回合下来,评上职称和评不上职称的都已经心力交瘁,没有条件评的也心如死灰。
02
在晋升职称上男女老师各有压力
虽说教师的平均工资符合当地中等消费水平,但是刚入职的青年老师工资很微薄,大家觉得教师行业光鲜体面,可是青年老师一月工资买不起一平米房子。
男老师找对象很困难,相亲时,一提是老师,成功率很高,但是谈婚论嫁时,一提到彩礼房子就纠纷不断,姻缘难续。
时代不同了,已经过了只要人好工作体面,就能谈婚论嫁的年代了,都是父母辛苦培养的孩子,谁都想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人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凭什么跟着你一起吃苦。
男女老师增加收入的唯一机会就是升职称,升职称关系到成家立业,关系到家庭地位,竞争就更激烈了。
但这种激烈竞争对女老师是不公平的,教育的高要求老师的高素质,如今招教对老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初高中老师必须是本科,大多还是研究生。
女老师参加工作年龄就不小了,马上面临谈婚论嫁,结婚后又要生养孩子,怀孕休产假哺乳带孩子,根本没办法胜任班主任,更别说到处参加比赛,发表论文,外出学习获取继续教育学时了。
一个孩子生下来,在评职称上又被同行摔几条街。看着同时入行的男同事抱着厚厚的一摞证书晋升了职称,女老师只能暗自落寞。
03
不是所有学科老师都适合当班主任
能站在讲台上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排除个别玩忽职守的老师,大家都是兢兢业业,虽然所教学科不同,但是付出的劳动是一样的。
可是年终评优的指标有限,一个单位也就那么几个,又是一堆考量的标准,基本工作已经不能满足评优的标准,还要附加其他的加分项目,比如班主任工作量,教学以外校务承担量,代课量,证书数量等。
一个学校的班级是有限的,班主任就那么多,有的学科适合当班主任,比如语数外老师,课时多,和学生接触多,便于全面了解班级情况。
可是体音美政史地老师,平均在一个班级一周就一两节课程,和学生接触少,不方便班级管理,当班主任的机会就少一些,但是他们也对学校教学工作做了贡献,也是兢兢业业一年。
单凭代课量评优很难,教师们不得不挖空心思争取多拿证书。
教书工作必须要合作,只有各科均衡发展才能提升总体教学质量,学生的好成绩跟各科老师共同的努力分不开,但是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被认可,这严重的打击了小学科老师的积极性。
过分竞争会影响同事关系,因为名额有限,我们要想方设法超越对方,激烈的职称竞争,让老师们步步为营,努力搜刮各类证书,甚至不惜牺牲同事情谊,工作环境紧张,很难身心愉悦的开展工作。
04
教研课题形式大于内容
教研课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通过科研,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可是现在很多中小学老师申请课题都是为职称做准备,他们的科研并不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而是为了那页结题证书。
每个课题从立项到结题都有大量的文字工作,要做大量的研究。青年老师想评职称还得要当班主任,还要有足够的代课量,还要有其他优异的变现,争取年终评优,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潜心钻研课题,大多数课题都是拼凑数据,刻意录像,网上寻找现成成果,粘贴修改。
为了顺利结题,不惜花重金发表学术论文,增加科研成果,结题答辩交上去那厚厚的结题材料,多数是粘贴复制,剽窃盗用他人成果,没办法啊,时间精力都有限,但是升职称关乎生存,刻不容缓。
如果当年在招教考试前就知道,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为了职称也要去做这些为自己所不齿的事情,不知道志向会不会改变。
05
教书育人点燃了青年教师的激情但职称浇灭了他们的希望
青年老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却为了职称,没有过多的时间潜心钻研教学。
青年老师是单位的活跃分子,却为了职称,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组织活动。
青年老师是同龄人羡慕的对象,假期多,却没有勇气去组织聚会,怕花钱。
青年老师是家庭的顶梁柱,升不上职称,加不了工资,在家也只能垂头丧气。
青年老师总告诉学生,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为梦想而努力。
但是这些理由却再也没法说服自己。
因为身为青年老师,他自己都无法完成他的当前任务。
身为青年老师,他们的职责是钻研教学,传递知识,点燃学生的激情,帮他们实现梦想,可是为了职称,为了多拿证书,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学。
身为家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下,他们需要给父母伴侣和孩子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可是在激烈残酷的职称评选中,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心如死灰。
写在最后:
关注青年老师的生存状态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别让冰冷的职称晋升制度杀死了青年老师的职业梦想。
一个好老师的精力应该全部投放到教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