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董事长俞敏洪呼吁完善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康复教育衔接机制。
他提议,将儿童孤独症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减轻家庭负担;同时加强对诊疗人员的培训,加大早期干预的科普宣传。
1、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发育行为疾病,多发病于3岁前。主要表现出社交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的行为。
孤独症的发病率在全球呈急剧上升趋势,孤独症儿童数量也不断升高。据我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孤独症已占我国精神类残疾首位。
孤独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观察。
2、不同时期孩子孤独症症状
婴儿时期的孩子,孤独症的表现是缺少眼神交流和社会性逗笑。自闭症孩子在3~4个月大的时候很少能被逗笑;很少有眼神交流,对大人的呼唤没有反应,看上去呆滞,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兴趣。正常的宝宝到10个月的时候会摆手表示欢迎、再见等,而自闭症的孩子就没有这种表现。
孩子幼儿时,自闭症表现明显,出现兴趣狭隘、刻板行为等。比如只对某类玩具感兴趣;喜欢旋转圆形物品,如车轮、圆凳等;喜欢看旋转物品,如电风扇、排风扇等;喜欢反复排列物品,如把积木、玩偶排一排,如果被人打乱,会表现非常生气;喜欢反复按开关、按钮、开关抽屉等;他们有着同年龄段孩子没有的专注,可以单单摆弄一个物品就能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
青少年的自闭症通常是小时候没有发现,伴随成长逐渐显现出来,表现为兴趣范围狭隘与众不同,比如喜欢广告或天气预报;行为方式刻板,比如生活规律或环境改变就会烦躁不安;还会反复写写画画;强烈依恋瓶子盒子绳子等非生命物体,并随身携带;甚至有自残行为。
孤独症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孤独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症状,如情绪不稳、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行为、攻击行为、自伤和自杀行为、精神病性症状等,有利于维护孩子自身或他人安全。
除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也很重要。目前国际主流的康复训练干预方法是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强调个体化、系统化,能促进语言发育,提高社交能力,掌握基本生活、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