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迷失在我身旁》是自我启发之父岸见一郎所写的关于自己如何照护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的一本书,它既可以看作是一本“看护手册”,也可以看作是对自身亲情感悟和成长之路的感受的记载。
大概因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它里面没有华丽的语言,却处处透露着真情实感。让我们对照顾老人的艰辛有一种亲临其境般感同身受的同时,又不禁反思自己的不足,感慨时间的流逝和亲情的质朴,对生命和世间情感不由得产生由衷的敬畏。
当然,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更能够明白,父母与子女之爱,不需要什么海誓山盟惊天动地的表现,“守护”和“接纳”才是这种爱原本的样子。
守护
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是在父母的守护下慢慢成长的。当有一天父母老了,病了,他们便需要已经长大的子女来守护他们,这个时候,身为子女的我们,就应该做好准备,跟父母互换角色,来完成这一使命。
然而我们总觉得,父母守护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可孩子守护父母,似乎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制约和身不由己。岸见一郎把这些制约大致总结了几点,比如:
“子女负担太重,不堪重负。
照顾父母会影响到夫妻关系。
本身亲子关系不好,子女对照顾父母的态度比较消极。
父母在病痛的折磨下会对子女发脾气,导致子女心里不满。”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和需要面对的问题,即便父母没有生病,当他们老了,我们一样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对此,岸见一郎在书中也讲述了自己的应对方法。
他把父亲安置在自己的老房子里,并没有跟他和妻子同住,但同时老房子离他的住处很近,能保证他随时过去看望和陪伴父亲,这样既能够保证对父亲的守护,也能给夫妻留出独处的空间。同时他还请了专业的照护人员来帮他分担,不至于让自己因为太过疲惫而放弃。
对于原本的亲子关系,岸见一郎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只有亲子关系良好,子女在照顾父母时才不会感觉那么累,所以,坚定改善亲子关系的决心,就成了一件极其必要的事。不管以前你们相处得怎么样,从这一刻起,你都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好好享受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同时,岸见一郎还告诉我们,我们守护父母,不是因为他们曾经为我们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而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是的,曾经,父母不需要任何理由地爱着我们,当父母老了病了,我们自然也不该需要任何理由地来守护他们,这就是爱原本该有的样子。
接纳
我们小时候,无论犯了怎样的错,或者面临了怎样的挫折和失败,父母总是毫无条件地包容和鼓励我们,这是他们对子女的接纳,这种接纳源于他们对孩子无私的爱。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慢慢地变老,他们身体的某些机能开始退化,他们可能耳背了、眼花了、行动迟缓了,甚至,可能失去了记忆,已经认不出我们了。这个时候,他们会做出很多让我们不耐烦的事,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接纳日渐衰老的他们。
这话说起来容易,事实上,接受父母的日渐衰老,要比接受蹒跚学步的孩子的磕磕碰碰艰难得多。这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孩子蹒跚学步,是一天比一天有长进的,我们能够看得到目标,可父母日渐衰老,却是一日不如一日的,我们看不到尽头,这是一种内心的煎熬。另一方面是父母对衰老的抵触,很多老人接受不了自己变得越来越“没用”,因此内心会很消极,甚至脾气会变得暴躁,这也客观上给子女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负担。
对此,岸见一郎的做法就是改变自己的想法,让自己“认真而不较真”,不去跟父亲争论谁对谁错,并且肯定生命和衰老本身的意义。父子之间的爱和亲情,是生命本身赋予的,它不会因为衰老和麻烦而消失,不管父亲变成什么样,孩子能做的都是接纳。
面对记忆已经混乱的父亲,岸见一郎没有对他常常忘记了有没有吃饭、总是一件事重复很多遍而感觉厌烦,而是告诉自己,即使同一件事,父亲每说一遍的重点都是不同的,他应该从不同的重点中去发现父亲的需求,以更好地满足他。
没错,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我们小时候,无论长成什么样子,父母都是无条件接纳我们的。当父母老了,无论他们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也该是无条件接纳他们的。父母接纳孩子,是源于爱,孩子接纳父母,也是源于爱。这种爱是朴实无华的,却是最真最纯的。
结语:
我们总是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实,子女对于父母的爱和孝心,原本不需要刻意地准备和表达,你只需做到,在他们需要时,守护着他们,在他们衰老时,接纳他们的改变和不完美,如此就够了。
人们总是乐于见到事物的新生,却很难接受生命的衰退。可事实上,时间是流逝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生命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衰老也是一样。看到事物本身的意义,不把它附加在其他条件上,你也就懂得了爱原本的样子。
作者简介:孤独的幸福树,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