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语文教材改革以后,大家都说中国教育进入了大语文时代,最明显之处就是古诗词在语文学习的占比中增多了,语文的作文分也由原来的30分值提升到了40分。
这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转变?
语文总分100分,如果说一个学生能够把一张试卷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基础题和阅读题全都做对,也只够刚刚及格的。但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则是,基础的60分几乎没有人能够全部拿到,而作文通常也是得不了满分的。由此可见,在改革后的语文学科上想要得高分,学生作文要是写不好,那将是不太可能的事了。
那么,在对语文学习要求越来越高,作文越发重要的情形下,作为家长必须得重视起孩子的写作能力了。
说到写作能力,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必备技能,也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如今的互联网社会,最火爆的职业莫过于自媒体了,一双手就能驰骋天下,一个手机就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在工作中,制订工作计划、写工作报告、作会议记录、起草合同等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写作能力。
学会写作文,写好作文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做的一件事。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就扎实地打好写作基本功,这对孩子往后的工作与生活都将是受益无穷的。
但是,想要写好作文从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实践,并坚持下去。
1.大量而广泛的阅读
写作文,写好作文,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不就是阅读积累的效果吗?
作文重在表达,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这首先就要有海量的阅读。只有有了海量的阅读,你才能将自己想说的话用精准而又深刻的语言表达出来。不然的话,只会车轱辘话来回转,因为你的脑海里没有其它的词可以用来表达。
生活中,但凡那些喜欢阅读的孩子,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更加突出,学习能力更强,成绩也更优秀。因为大量而广泛的阅读积累下来的素材、情感、想法、词语都会特别多。因此,孩子在写作文时自然也就得心应手,毫无写作障碍了。
2.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多思考
有的孩子喜欢读书,也读了很多书,但是作用却不大。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没有目的,没有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阅读,从而也就没了思考,就只是单纯地过了一遍眼。如此阅读,只会看过就忘,难以形成有用的阅读。
只有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时,才能激发他去主动思考,真正投入到阅读中,这样阅读的内容才有可能进入到孩子的大脑,让其产生深刻的记忆,并积极地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以及深度加工。
多针对问题有意识地去观察和发现,不要让孩子抱着“把一本书读完”就了事的心态 。如果这样,即使孩子读了再多的书,也是作用不大的。
3.坚持写日记
读过记过之后,我们还需要写。而写日记就是实践“写”的最佳途径。
坚持每天写日记,也是素材积累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和自我反思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做一件事的毅力。
日记的内容可以随意,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等等,万事万物都可以写,并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写日记一定要坚持,不能想起来就写,没想起来就算了,有始有终才能有所进步。只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才能养成,习惯养成了,那作文写起来时也就自然顺当了。
4.多诵读经典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诵读的好处。熟读背诵一些经典文章、妙词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的基本功。
诺贝尔奖获得最多的犹太人,从小就非常注重背诵传统经典。父母在孩子还是两三岁时,就会让其养成每天背诵《圣经》的习惯。
两三岁的孩子根本无法理解每天诵读的内容,而犹太父母自然也是明白的。但他们知道,让孩子背诵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明白其中的意思,而是让孩子先熟读,待读得多了以后,记忆得到了有效锻炼。假以时日,孩子自然就能慢慢理解自己当初所背诵内容的含义了。
因此,父母完全不会去担心孩子无法消化,这些东西都会储存在孩子的大脑里和心里,就像从小吃过的饭菜一样,经过时间的沉淀,留下的都是精华,然后再转换成身体所需的各种能量,直至长大成人。
凡事都是从易到难,点滴成长起来的,写作也是一样,只要在小学时将写作基础打好了,孩子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假以时日定能写出让人叫好的优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