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已经成为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无论是从幼儿园甚至到博士生,很多人一直坚信,教育是能够改变个体命运,能够让国家发展的更进一步。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不少人面临就业困难的现况,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也做出了一些相应政策,扩大研究生的招收比例,面对如此好的机会,不少人步入了考研大军。
有数据统计:我国的考研人数每年呈增长趋势,并且在上一次的考研统计当中,人数已突破到了一个新的数字——377万,面对这些恐怖的数据,让我们不得不感慨,现如今的考研竞争是如此之大。
但仔细观察考研中的人群,不难发现大部分的考研人都是二本院校毕业,而985、211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网友不理解:为什啥那么多二本同学会选择考研这条困难、充满艰辛的道路呢?
为啥二本学生会成考研“主力军”?背后原因很现实
▼就业竞争压力大,当前学历没有优势
受疫情影响,很多行业都元气大伤,各用人单位纷纷裁员,出现了一职难求的情况。
据统计:那些最好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们,竟然也有60%的人没有就业。面对这些数据和就业的压力,不少二本同学认为,自己相对比于985、211大学里面的同学,在学历方面并没有什么竞争的可能性,为了让自己在未来能够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和更好地保障,通过考研这个路径,提高自己的学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期来获得更优越的就业。
▼二本高校保研资格少,只能靠自己
那正常的参加研究生考试之外,能够继续上学的途径,还有一项那就是保研,学校根据四年本科里的表现和成绩综合来评判,最终能够保研的人也是非常优秀的。
但保研并不是每个高校都有名额,对于很多二本高校的学生来说,只能通过研究生考试这一条道路,来让自己进一步的进修,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价值。
▼高学历的执念,高考失利想要实现自我超越
高考是人生当中第一次分流,也是很艰难的独木桥,面对这一次重大考试,不少同学在考试当中发挥失常,没有发挥出原有的水平,很遗憾地到达了二本高校进行读书。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同学在大一的时候就对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一定要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研究生考试就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能力展示的一个机会,拼尽全力也要一搏。
参加考研的二本毕业生,最后大多成了炮灰,为啥复试通过率不高?
虽然每年研究生大军当中有不少的二本院校的同学参加考试,但是二本高校最后能够成功上岸的人数还是相对较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专业能力不足
各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重点教学专业,二本高校的专业实力和教师资源对比于一本甚至985、211高校,自然是没有那么优越的,学生在专业方面会稍微弱于更好的高校的,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当考研院校有了对比之后,自然会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
2、院系出身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说法,不同学校在招收研究生方面也会有着不同的标准,有一部分的学校,对于研究生的本科出身是比较看重的。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较为看重出身的法学就是最典型的,他们会看你的本科院校出身,以及学校专业性的强弱,会有一定的偏向程度,所以从这个方面来对比二本院校的学生,的确会有一些吃亏。
3、校园活动的锻炼方面不同
学校不同自然所带来的专业背后的活动资源也是不同的,学校的水平背后会带来专业性的一些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学生能够在其中查缺补漏,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自己未来从事的方向。
在面对研究生面试的问题当中,更加游刃有余,对比二本院校来说,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活动的层次也相对较弱,在面试过程中,二本院校的学生听到前所未闻的问题,会紧张,会不知所措,在面试方面会容易比较吃亏。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总结之后,我们会发现会有很多的问题,针对于二本学院的学生是不利的,但是希望二本院校的同学也不要放弃考研。
考研能够带给我们的机会是无法衡量的,也是我们能够改变命运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尽管路途艰辛,但是我们依旧要砥砺前行,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也相信自己未来依旧光明璀璨。
留言板话题:你参加过考研吗?当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