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早说明智商高?家长们不要沾沾自喜,真相并不是这样

自宝宝出生后,每个第一次都牵动着家长的心,第一次睁眼,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吃饭,第一次打哈气等等。

家长们都有望子成龙的心,即使宝宝年龄还小,家长们也希望宝宝可以比别人领先一步。

同事康女士家的儿子琪琪现在8个月了,康女士和我们说,琪琪最近学会了走路,这令她非常骄傲,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比平常孩子要聪明许多。但过几天康女士的医生朋友告诉她,宝宝太早学会走路并不是好事,很有可能影响到身高生长,甚至腿部变成罗圈腿。

宝宝学习走路早晚说明智商高?

宝宝走路的早晚,除了需要大脑的发育“打地基”之外,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

据统计,50%的宝宝会在1岁左右学会走路,其余50%的宝宝在1岁半之前学会走路。

宝宝四肢协调的能力

宝宝学会走路,说明他已经具备了翻身、坐立、爬行等能力,这表明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和平衡力都比较好。即使宝宝还没有学会走路,也可只能说明宝宝四肢协调性差一些,不能说是宝宝智商低。

身体肌肉力量的不同

腿部肌肉的力量决定了宝宝能否站立起来,运动细胞强的宝宝,肌肉能力就比较强,学习走路自然要比同龄孩子快许多。但有些孩子天生不愿意运动,因此学会走路就会慢些。

所以宝宝走路早晚,跟“锻炼”的关系很大,并不能完全说明宝宝智商高。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生长发育的“节奏”,宝妈要顺应宝宝发育,不要为了追求“智商高”,要求宝宝早走路。

关于宝宝走路,家长有哪些误区?

宝宝学会走路是家长们都非常激动的事情,这说明宝宝长大了,家长们的努力付出终于看到了成果。但是关于宝宝学习走路,也有很多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长期依赖学步车走路

学步车是很常见的一个辅助宝宝走路的工具,宝宝坐在学步车里,不用担心学习走路会摔倒,也让家长更轻松。

但宝宝坐在学步车里,双腿被夸带子劈开,而不是真正地站起来,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宝宝的腿部发育,不仅宝宝没有学会走路,反而还会出现罗圈腿的情况。

误区二:家长牵着宝宝手走路

很多家长害怕宝宝学走路时会摔倒,于是会牵着宝宝的手走路,保护宝宝的安全。但这样就会让宝宝有依赖的心理,家长的双手也会形成一个”拐杖“,慢慢的宝宝就会对走路失去兴趣。

平时在走路的时候,宝宝也习惯了这样的模式,总是踮着脚走路,平衡感会降低,走路时经常会摔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误区三:越早学会走路越聪明

有些老人觉得宝宝越早学会走路越好,这说明宝宝学习什么都比别人快,宝宝站在了成功的起跑线上。于是在宝宝还几个月的时候,就帮助宝宝站立,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宝宝还没有学会爬,就开始学习走路,这怎么能走得稳呢?而且宝宝年龄太小,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这个时候强行让宝宝站立走路,对骨骼也有不可挽回的伤害。

宝宝学习走路时,家长该如何做?

家长作为宝宝的第一任老师,教会宝宝走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让宝宝健康快乐地学会走路,是很多家长们操心的话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确保家中环境安全

家中的桌子、椅子以及其他的家具,家长要贴好防撞条,避免宝宝在学习走路时摔倒从而磕到头部。桌子上尽量也不要摆放玻璃杯、陶瓷碗等易碎的物品,家里的插座,电线,尽量要收好,不要让宝宝轻易触碰到。家长可以给宝宝买一个防护栏,让宝宝在规定的范围内学习走路,这样更能确保宝宝的安全性。

2.光脚走路平衡感强

年幼的宝宝很喜欢光脚,光着脚学习走路,能让宝宝更好地提高平衡能力。很多家长害怕宝宝脚部着凉,会给宝宝穿上袜子,其实家长可以在家中地板上铺一些泡沫板,不仅保暖,而且方便拆卸。时间充裕的家长,平时可以带宝宝去户外的草地上学习走路,即使宝宝摔倒了,草坪也有缓冲的作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一岁半以前要学会

大部分的宝宝在一岁左右就学会了走路,最晚也不会超过一岁半,如果宝宝在一岁半以后还不会走路,那么家长就需要小心了。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宝宝身体发育太慢的缘故,否则等到宝宝年龄太大再去治疗,就来不及了。

宝宝学习走路快慢,并不能说明宝宝的智商高低,这只能说明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的不同。因此家长们不要着急,要循序渐进让宝宝学习,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宝宝才能走得更稳。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