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是谁“逼”你考中师?

原题:优秀初中生,当年,是谁“逼”你考中师了?

因为编辑《中师生》公众号的缘故,我对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这个群体就是:一代中师生。

中师生,全称是:中等师范学校学生。

对于90后、00后来说,他们熟知的中国高校教育体系是985、211、还有近两年刚刚兴起的双一流大学。

在年轻一代人眼中,本科学历遍地走,你不是重点大学,就说不出口,就不要拿出来显摆。现在,我们讲中等师范学校学生,讲“中师生”,这个群体,这个学历,对于他们来说,一点冲击力也没有。

这,还真没有说理的地方?

中师就是中专学历。就是初中毕业,通过中考去读三年拿到的文凭。这种文凭现在还有,初中毕业生,想去上,学校老师能高兴坏,因为,一些中职招生学校招不到不学生,你能来上学,上面有补助,你可以不花钱,他们还可能会给初中学校或教师一些回扣。这个好像是一个通行的规则。

拿现在的中专生,比对当年的中师生,同一个层次的学历,含金量大不一样。就如茅台酒是53度,我们村里的小酒厂的酒也是53度,但是,品质不一样。这个比喻有点远。就如北大清华的本科毕业生和三本学院的本科毕业生,能一样吗?

当年的中师,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况,这,还真得好好说说!

1970年代后期,我们国家经过特殊的时期,逐渐走向稳定,恢复高考,让众多的年轻人有了上大学,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人并不是一出生就可以考大学,还要接受小学、中学的教育。百废待兴,百废待举,举行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培养仰仗教育,教育要有教师支撑。

全国的农村和城市开始重视中小学教育,大办学校,特别是乡村,村村办小学校。教室好办,没有可以建。教师怎么办,当时,乡村教师的主要来源就是民办教师。

大队的支书或者村长认为哪一位村民有些文化,比如读过高中,初中,或者完整的小学,就会找你谈话:那个谁谁,明天不下地出工,去村头那两间房子里教书吧。

那两间房子,就是许多乡村学校最早的雏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去村头学校教书没有了风吹日晒,没有汗滴禾下土, 除拿到工分之外,每个月有5毛钱或者一块钱的补助,成为教书先生,这确是一件好事,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去的。

在路遥的小说《人生》中,高中毕业的高加林,没有考上大学,就想去学校教书,结果指标被大队支书的儿子争去了,他还郁闷了好长时间。说明农村那些有文化的人,是愿意去当教师。

这也可能与千百年来中国的尊师重道的传统的关系,也是”好为人师”人性特点使然。

1980年代,我国乡村学校,由农民身份聘任到学校做教师的人,占乡村学校教师的80%以上。

我们村上的小学,在我读书的时候,全校十个老师,就是一个公办老师,还是校长。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是基础工程,乡村学校不能一直从农民中吸收教师,要加速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充实到乡村学校中去。

培训教师,需要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是群学之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国的师范教育肇始于清末,主要分为高等师范和中等师范两个层次。197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重申,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小学教师。

1980年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召开,强调,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

基础教育现实需要,上层管理部门的极力推动,发展师范教育成为应有之义。

当时,教育部颁布了《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规定,每200万人口设置一所普通中等师范学校较为适宜,每所中师一般24个教学班左右。每个地级市2-3所。毕业后回生源地县区级教育局报到统一分配派遣。

1983年,教育部又在《关于1983年中等师范学校招生通知》中要求各地师范学校招收政治思想进步、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良、身体健康、志愿献身小学教育事业的年龄不超过18周岁的初中毕业生。

插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政策的导向,让中师教育迎来了发展有黄金时期。

在1980年代,及至2000年代以前的20年间,我国出现大部分优秀初中毕业生争考中专中师的现象,这应该是由政策和现实的原因造成的。

在城乡二元制下,农村人和公家人,是两种身份。

当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成为吃商品粮的人,是每一个人,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美好希冀。

一个农村的孩子,想成为吃商品粮的人,应该有这些途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是通过当兵,提干或考军校。这个成功机会有,但也不多。那时,农村兵出来,能有5%考上军校或者提干就不错了。

二是招工。国有企事业单位,当需要人力时,会向农村招一些人,这样的机会更少,而且,多是工人身份。如果企业不行了,被遣送回家继续务农者不在少数。

三是读书考学。科举制度在中国,有千年历史,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就是国家干部,这几乎是人们公认的正途。前两年,老家一位邻居,儿子考上北大,还高兴得见人就说,我儿子考了一个县长。

1980年代,通过高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是一条阳光大道,前途无量。但是,激烈的竞争也是一个事实。据了解,当时的高考录取率,不会超过10%。农村有一句话形容:想考大学的比牛毛还多,考上大学的比牛角还少。

每一个学生都想考上大学,但是,每年高考落榜者,比比皆是。

当通过中考,可以去上师范,成为吃商品粮的人的政策出台后,对于家长和学生的冲击应该是巨大的。因为,我身边说有学生能在初中三年级坚持复读五六年,目的就是去考中师中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什么众多的初中毕业生愿意考中师中专而不愿意去参加高考,上大学,走阳光大道呢?

一是考上中师中专,就可以成为吃商品的公家人,和考上大学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考上北大清华,考上重点大学,可能会做其它的工作,而考上大学的机率非常小,考上好大学的机率更小。当年上高中,能考一个小中专,都算不错。每年,有80%以上的人,是连一个小中专也考不上。从初中毕业就考中师中专,近期达成目标,比远期目标要风险小一些,在心理上,让许多人更愿意接受。这算是一条跳出农门的捷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是上高中多苦呀。当年,许多有高中生活 经历的人认为,那时读书,真是磨练,肚子还吃不饱,还要坚持学习,万人争过独木桥。那种苦,不是一般人能吃下的。但凡知道中师生情况的人,都多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书中开头孙少平读高中情形,大家应该有印象,能有黑馍馍吃,都不错了。

三是读高中的投入更大。虽然读高中有希望考大学,但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三年高中,要花费不少的金钱,而且那时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好,每家孩子又多,上高中,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上中师中专,能早就业,早拿工资,多好的事。

那时,愿意考中师中专者,多是乡村学校的学生。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因为,城市中人,不会过多的考虑要吃商品粮,要跳出农门的问题。而且城市里的重点高中,只要考上,基本上等于半只脚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因而,城市中的初中生,优秀者依然会多选择上高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农村就不一样了。

农村人首先要解决一个身份的转化问题。城里人有城里的计划,农村人有农村的考虑。当时,农村父母基本上都希望孩子考中师中专,包括一些在农村有工作的教师、行政人员,他们也鼓励孩子考中师或者中专。不是那时他们的思想没有城里人有远见,而是我们不居其位置,不知其考虑的重点。

当年,是谁“逼”你考中师了?想必大家基本上应该清楚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