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这项政策推行了许多年,也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但是大学生支教真的能改变偏远地区乡村的教育现状吗?这是很让人怀疑的。因为他们的支教时间很短,短的一两个月,长的也不过是两年时间,能解决多少困境呢?
一直以来,有一个观点,就是他们的支教能提升当地的教学水平。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吗?几乎上没有可能。道理很简单。这些大学生们一般都不是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更不要说什么教材教法了。好一点的,也就是在学校进行很短时间的集中培训。这样的培训,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他们能掌握多少,恐怕几乎为零吧。
他们为什么要支教?一般的大学生都是抱着某种目的而来,并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怎样的教育学生呢?连一个教学的热情都没有,不用心用情,他能怎样教育学生。最近曝光的几起大学生支教的案例,就是一个明证——支教大学生殴打学生,辱骂诋毁学生。他们的到来,不说给学生带来怎样的知识和视野,给予他们的确实羞辱和伤害——如此支教,不让人感到有些滑稽吗?
大学生能够走进偏远的山区,这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他们能给学生怎样的影响呢?恐怕更多的是他们带来的城市生活方式对孩子们的冲击吧!并不是大学生们在炫耀,但是就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给山村孩子的冲击都是巨大的。
大学生们生活在偏远乡村的时间不长,但是影响可是不可小觑的。许多学生在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之后,心理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心也就在也静不下来,飘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因此,当支教大学生走了之后,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拉回到学习上来,就成了乡村教师不能会把你的难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让校园重新恢复往日的平静。而有些学生还因此而辍学,让人头都大了。
大学生们走马观花一样的支教结束了,留给乡村教师的还有许多其他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因为年轻,充满朝气,容易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建立起感情。而这一走,又面临着分别,学生们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心理落差。等到乡村教师再接手,怎样来建立和学生的感情,就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的乡村教师多是中老年人——这个年龄跨度可是有些大哦!就是能建立感情,恐怕也需要不少时间来做这个工作吧!
大学生支教往往也会打断乡村教师的教学计划,尤其是两三个月的,影响更大。他们一般都不是专业的出身,教育教学方面几乎是空白,他们能怎样教育学生呢,这也是可想而知的。不能给学生灌输知识还没有什么,而如果教错了,把孩子带上了错误的道路,那才是最让人担忧的。再加上他们自身就没有教育教学上的压力,又能带给学生学习上怎样的改变呢?可以说,就是有也是微乎其微的,大多数恐怕都属于“误人子弟”吧。
大学生支教本身是好事,但是现在的支教已然失去了当初设立支教这个政策的意义,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大学生的支教问题做一个重新的审视和思考呢?
乡村教师含泪恳求大学生不要来支教了,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