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专栏|发展巡礼 坚持立德树人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十三五”期间,教务处按照学校工作总体部署,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综合评价、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卓越计划、新工科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适应新时代本科教育的新形势

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提出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等“九个坚持”,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经验,把握住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属性和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深刻领会“九个坚持”的精神内涵,“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准确把握“四个回归”深刻内涵。2018年6 月21日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 40年来,教育部第一次召开全国专门会议研究部署高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要求全国所有本科院校要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完成审核评估与建设工作

以“五个度”为引领,认真做好自评自建工作。按照评建工作方针,认真做好自评自建工作,制定了《湖南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与建设工作方案》等10多个文件,先后召开评建工作会议70多场(次),组织开展了各类评建知识学习培训,制定了教学院审核评估方案,完成了校内自评工作。

以“四个如何”为主线,全面梳理本科教学现状。编制整理了本科专业基本情况一览表、教师名单、学生名单等12类专家案头材料,为专家进校考察提供引导性材料。

以“三个报告”为核心,系统总结教学工作成果。认真审核和填报本科教学相关数据,形成学校的《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同时经过分析本科教学工作状况,形成了学校的《自评报告》并编撰了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专家全面肯定学校工作。2018年5月,教育部评估专家组一行9人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本科教学的成绩,认为我校经过近70年工程教育积淀,18年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8年“卓越计划”的深度开展与实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新工科建设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全面修订完善了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紧紧围绕学校“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教学指导方针,以国家“双万计划”为核心,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及自主创新性实践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多渠道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开设创业基础、创新型实验、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课程(或环节),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本科教育形成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艺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学校有校级应用特色学科13个、校级应用特色学科(培育)6个,其中8个一级学科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应用特色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由“十二五”期间的5个增至8个,涵盖了4个学科门类,在同类高校中位于前列。学校成为湖南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和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A类评价。2019年,通信工程专业获得A类评价。

自2019年教育部和湖南省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涵盖工、管、文、理、经、艺六大学科门类。

教务处认真组织开展国家、省、校三级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工作。自动化等3个湖南省“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顺利通过教育厅组织的中期检查。学校立项建设的11个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按照建设目标稳步推进改革工作。

全面开展课程建设,效果明显

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化建设,增加创新创业模块选修课程数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第二课堂环节,实现课内培养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重视个性化学习能力培养。拓展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从校本线下课程资源和公共网络教学平台线上课程资源择优遴选,增加优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57门。

制定完成学校精品录播室、微课室、虚拟演播室建设方案并如期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引进超星尔雅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新增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6门,《C语言程序设计》等35门课程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无机化学》课程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我校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深度实施“卓越计划”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新的成效

以“卓越计划”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先后与全国32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构建了“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株潭”等多个“卓越计划”联合培养基地群,建设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兼职指导教师1133人。全面拓展“卓越计划”学生参与面,从2016级开始,8个“卓越计划”专业的4955名学生参与。在“卓越计划”实施中,学生获批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性项目180项,获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奖励 295项;连续3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学校组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8个专业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通过,我校成为省内首个完成专业认证的省属本科院校。2018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通过。2020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第二次)、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专业认证通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

深化政校企产教融合

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建设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3个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按照新工科要求和专业认证标准优化了26个工科专业培养方案。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交流、研究、项目申报,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获批湖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获批教育厅体制改革试点项目1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积极搭建共享型实践创新平台,其中,校地共建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联合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实验实践教学中心、20个共享型实践创新平台。与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校企协同建设了“湖南工程学院-吉利汽车机电产业学院”, 与湘潭市高新区、人工智能企业多主体协同建设了“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产学研项目逐年增加,合作成效显著。2017 年学校与企业签订横向合同105 项,经费1,400 余万元;2018 年新增横向科研项目177 项,经费3,000 余万元;2019 年新增横向科研项目475 项,经费1,4000余万元。近三年转化科技成果33 项,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50 亿元。

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能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教务处组织完成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累计获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湖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1项,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2016年获批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2018年获批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2017年以来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计139项。组织完成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立项资助建设249项校级教改课题,成功申报137项省级教改课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积极申报课堂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竞赛等。近五年,我校教师获省教学能手4人,省课堂教学竞赛、省信息化教学竞赛获奖38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 22项。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教学运行与管理规范有序

完善教学管理文件的修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推进教学运行平稳。按时完成全校年平均各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安排,零差错编排制定教师课表、班级课表、教室课表。修订下发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学籍管理文件的修订,推进学籍管理规范开展。坚持“高标准、零差错组考”,考务工作考前有培训、考中有巡查、考后有总结,做到常抓考务管理不松懈。通过领导干部听课、教学检查、教学测评、教学考核、等质量监控活动,形成全方位监控的教学监控管理体系。同时实践教学稳步推进,在十三五期间,共获批发展专项建设项目教学实验平台、实践基地、公共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四大类共计35个项目,获批专项资金共计7600 万元。

回望“十三五”,在全校师生的团结奋斗中,我校的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面向“十四五”,我们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勇往直前、砥砺奋进、众志成城、争创一流,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来源:教务处

排版:王幸

审核、监制:宋强 杨欢

标签: 教育 高校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