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养的天才,被中、德、美三国争抢,他再三思考后加入美籍

《战国策》中记载有:“(苏秦)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苏秦刺股,发愤图强,功成名就,佩六国印,青史留名。时至今日,人才至关重要,多国争抢。人各有志,无可厚非。

自古以来,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古代君王要想成就一番霸业,自然少不了文臣武将的辅佐。战国时期的苏秦,师承著名的鬼谷子,在刻苦学习之后,游说各国,战国七雄除秦国之外的六个国家全部邀请他担任武安君一职,佩六国相印,令后人钦佩。

到了21世纪,这个时代人才更加重要。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产业都先后引入高科技,如果没有一点知识、文化,是很难操控的。并且,现如今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方面,哪个国家最先突破关键技术,则代表它走到了世界前沿。所以说,时至今日,人才显得更加重要。

所以,人才一定会被很多国家争抢,都希望他能为自己效力。就像当初的钱学森前辈一般,美国人认为他一个人可以比得上五个师,就用尽一切办法阻止其回国。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主人公,他曾经就被美国和德国以及我国争抢,在众多科学家中也算少见,就是高华健

高华健出生于我国四川,年仅十五岁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当同龄人才刚刚升入高中之际,他已经进入大学校园,毫无疑问也是一名神童。当然了,天才也需要后天的努力,要不然就像《伤仲永》中的主人公一般。在大学期间,高华健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

相比较于一般人的求学经历来说,高华健的读书经历可谓是非常顺利,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他既是一名天才,后天又非常努力。到了1982年,完成四年本科学习的高华健顺利拿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国内一流高校来到了世界一流的高校。

仅仅两年时间,高华健又成功获得硕士学位。直到1988年,只有25岁的他已经拿到博士学位。对于大多数同龄人来说,应该只是完成研究生学业而已。毕业之后,高华健没有选择立即回国。当时,国内无论从发展程度,还是科研水平来说,都要落后一些,于是他决定继续留下深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毕业之后,高华健留在同样是一流高校的斯坦福担任助理教授。在此之后,他接受了德国一家研究所抛来的橄榄枝,成为该研究所的教授。彼时,我国与德国以及美国同时向他抛出橄榄枝,都希望可以为它们效力。高华健在思虑一番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

他这样做,自然会引发国内很多人不满。当初国家名校培养他,就是为了将来可以为国家效力,现在反而加入他国国籍。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毕竟,那个时候的美国确实很有发展前景,高华健可以在那里继续自己的研究与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高华健到底有何成就呢?在2019年,我国曾有这样一项调查,发现他曾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ISI引用次数就达到了将近两万次,可想而知其所写的学术论文含金量有多高。而且,他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在过去二十年之内,于全世界固体力学领域的所有学者中排行第一。

除此之外,高华健基于位错力学,创立了MSG理论。这项成就被全球64个国家和多达上千所高校以及研究所引用,足以证明其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高华健的能力,当初三个国家争抢他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他还创立了很多超前的科学成就,打破了诸多传统理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总得来说,高华健没有选择回到祖国效力还是比较遗憾的。但在2015年,他也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四年后又成功被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虽然他没有像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钱学森前辈一般回到国内,帮助祖国发展强大,但高华健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祖国。

这么多年来,他多次回到国内演讲与作报告,和国内的学者交流,并且还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增强了年轻一代的力量。可能到现在也有朋友不理解高华健为什么不选择回国,可人各有志,我们并不能干涉别人的选择,这是无可厚非的。

标签: 高华健 苏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