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400万存款拒生二胎:中国父母的焦虑,不仅是因为穷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 培根

养娃就是碎钞机

热播的《小欢喜》因太过真实,让网友们纷纷感叹,简直是自己家的Vlog。

但是,最近众人疑问,《小欢喜》哪里欢喜了?

剧中一幕幕的紧贴现实,临近大结局,情节更是催泪不断。

有网友感叹,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所以欢喜是小,不如意是大。

不久前,电视剧里的情节,再次给了大众直面灵魂的一击,网友大呼扎心。

一直温馨欢闹的方家,接连受到重创。

先是家里顶梁柱方圆失业,接着,受到职场骚扰的童文洁,奋起反抗上司,最后再度失业。

方圆的父母被骗80万,迫于无奈的两人,打算卖掉房子还债。

在关键的时刻,童文洁却查出怀孕。

两人一边憧憬未来孩子的模样,一边又理智的决定,想拿掉孩子,因为养不起。

这一幕引起网友热议,养一个孩子得花多少钱?

网上做了个统计,北上广深生养成本高达200多万:

养孩子从出生到毕业的花销已经远超一套房的价值:

小欢喜取景地曝光,一年学费高达30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串串数据下来,别说养孩子,养自己都困难。

还记得《西虹市首富》经典的一幕:

喜剧电影快到结尾时,给了中年人猝不及防的一击。

夏竹和王多鱼把孩子将来的花销,事无巨细的列出来。

从白天算到黑夜,原本手头空空,眨眼就列了几十米长的花销清单。

这一度让人怀疑,养孩子恐怕300亿都不够。

最后,王多鱼感慨,“不如生个女儿,这赔钱玩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没结婚年轻人看到的是喜剧,抱着孩子的父母们,看到的却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网上有个段子,告诉你有了孩子的父母有多心酸:

月薪10000的单身白领,敢给自己买20000的包,结了婚的女高管,每月50000块,却舍不得给自己买200的口红,只想省着给孩子报假期培训班。

是玩笑,也是真实。

当今社会,孩子的各种消费水平一路升级,父母的生活水平一跌谷底。

真是印证了那句话——孩子就是碎钞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都要朝“钱”赶

知乎上有个问答,现在养孩子每个月需要多少钱?

一位答主层层列举后,得出结论:

养孩子是一场没有上限的投资,养孩子的成本也没有下限。

养孩子不计成本,教育无限投资,这样的背景下,父母们有多焦虑?

之前,一位母亲的《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刷爆朋友圈。

女儿去美国游学,10天 20000元。

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

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节,共2000元。

游泳班 2000元。

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 6000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一串串数字,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中国父母为下一代教育投资,竭尽全力,煞费苦心。

所以,就有了这句话:

“拼爹”拼不过,“拼房”就要赢。

还记得前不久,火遍全网的南京天价学区房吗?

破烂的屋檐,老旧的墙壁,矮小的空间,仅13平方米的“蜗居”,售价就从168万陆续被哄抬高达230万,前后看房人共有几十人。

而“老破小”被炒出天价的原因,是所谓的“双学区房”,背靠两所知名学校。哪怕最后被证实,这是一场闹剧,但父母为孩子破釜沉舟决心,可见一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香港一部纪录片的开篇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一代人都活在一条无形的线上,那条线的名字叫做——起跑线。

“让孩子赢在起跑前”是很多父母的心愿,被起跑线支配的父母们,都想让孩子离“罗马”更进一步,唯恐落后他人半步。

而《没有起跑线?》这部纪录片,揭露了竞争“起跑线”更加残酷的真相。

“赢在子宫里”,盛行胎教的父母们已经落后,片中一位妈妈语出惊人,说“赢在射精前”,才是最为重要的。

一些出名的幼儿园,只收一月出生的宝宝,一年收10个,夫妻计划生育都要算月份。

父母为孩子赢在他人之前殚精竭虑,孩子早早的就投身竞争大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这样的言论,有些可笑,可更多的是心酸,心酸竞争体制下,过于懂事的孩子,心酸被各种焦虑捆绑的父母们。

最后也只能感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

如今社会,一切都要向前看,父母们纷纷都朝“钱”赶。

生活就是一座大山,孩子就是镇压父母的如来神掌,哪怕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也要咬牙坚持,负重前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寒门再难出贵子

“竞争教育”是中国父母普遍的焦虑,也是社会通病。

还记得北大才女刘媛媛,让世界沉默8分钟的演讲,《寒门再难出贵子》。

演讲中,她说了一件事。

一位在银行工作了10年的资深HR,发了一个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

内容就是告诉众人,在当下这个社会,寒门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成功,比上一代人更难了。

刘强东曾给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资3亿元,其中1000多万是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

数月过后,他再次询问助学金发放情况时,得到一个令人沉默的消息。

这笔助学金几乎没有人申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校领导告诉他,能上人大的,来自农村的可能连30%都没有。

刘强东感叹道:“虽然我们那时候很苦很穷,但是差距也不是这么大,城市里的教育也只比农村早个五六年。但是现在,假如你在北京上了四中,基本上就是上了清华北大了。所以今天如果我们的孩子还在接受农村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被城里的孩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很难很难考上大学。”

有的人从没见过坦途大路,有的人出身就住在罗马。

从寒门出贵子,到寒门再难出贵子,其本质原因,不过是“马太效应”的现实折射,阶级的固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社会走向一个大趋势,有钱的会更加有钱,没钱的会更加没钱。社会两极分化愈发严重,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很多上一代人拼命努力,只为了给下一代人积累更好的条件。

当今社会,很多父母历经“厮杀”,才使生活水平远离温饱线,有所富余。

但是,这样的家庭极易崩溃,就像《小欢喜》里的方家,比起财力雄厚的乔家,比起官僚阶级的季家,他们是极具风险性,容易一朝回到解放前。

这样的忧患意识让父母,焦虑孩子的成长 ,唯恐落后半分。

别人家的孩子报班,自己家的孩子不能没有,别的孩子出国进修,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下。

哪怕他们只有5分的资本,也要给孩子打造10分的环境,不是为了虚荣攀比,而是怕因为外在条件,斩断孩子的任何可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钱才是最大的底气

有人说,这是中产阶级的矫情和焦虑,可是,这种焦虑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中年人所面临的。

《经济学人》杂志,把亚洲中年人称为“三明治一代”。

就是上有老下有下,夹在中间,压力越来越大、开支越来越多、积蓄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差。

还记得一张名为独生子的照片刷爆网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男子背挺的直直,一手拉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身上,进退不得。

都说人到中年不如狗,就像失业后,看见金庸去世崩溃大哭的方圆,人前云淡风轻,内心咬牙苦撑。

中年人的生活就是如此,前有千军万马,后有万丈悬崖。

什么才是中年人对抗焦虑的底气,在电视剧《都挺好》里,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苏明玉出手40万,掏钱为母亲办丧礼,面对赡养父亲争论不休时,她能给父亲买套房,并请保姆照顾,大哥失业,她能托人找关系帮大哥找工作。

从家庭的边缘人物,成了不可缺少的核心。

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90%的问题可以用钱来解决。

钱是成年人最大的底气,有了存款才有更大的选择权,才有更多的抗风险能力,不为现实折腰,不怕将来后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人说,什么样的条件,养什么样的孩子,穷养富养暂不做争论,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

看清在孩子身上,需要投注更大的资本,有人望而生却,怕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环境,有人却甘之如饴,奋力托举。

虽然养孩子是费钱的奢侈品,可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宝贵的珍品。

趁着年轻,多赚钱,为将来,也为自己。

成年人的体面,全是钱给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