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361字,预计阅读6分钟
图文无关
撰文 | 方略研究院 许路阳
数据分析 | 方略研究院 姜贺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高校(即“母体高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创新的产物,兴起于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时期的独立学院,在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长、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培养地方所需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生效,独立学院需要加快与母体高校“切割”,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
为此,教育部专门在2020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这导致2020年成为独立学院的转设“大年”。
那么,独立学院转设工作进度如何,是否完成了预期目标?为进一步了解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方略研究院教育数据研究中心日前对教育部官网公布的独立学院转设结果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详细结果如下。
注:由于《实施方案》规定,独立学院转设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报教育部审批,为明晰有哪些独立学院最终完成转设,我们仅梳理了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教育部批复的独立学院转设结果,未统计各省级人民政府公示的本省独立学院转设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收集分析数据时,教育部官网已无《教育部关于同意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以终止办学方式实现转设的函》(教发函[202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同意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终止办学并入新疆农业大学的函》(教发函[2021]7号)这两份批复函,但考虑到网上仍能查到这两份批复函的百度快照,证明教育部确曾在官网公布过有关函件,故我们在此次数据分析过程中依旧将这两份批复函纳入其中。
01
转设进度:
近3成独立学院已获教育部批复转设
2008年,教育部批准东北地区4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揭开了我国独立学院转设的序幕。不过,不论从时间维度,还是从地区维度来看,转设进度均存在一定差异。
时间:独立学院转设“提速”
据无锡太湖学院校长助理、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阙明坤2016年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统计,从2008年到2015年,教育部先后审批了52所独立学院转设为51所民办本科院校(其中2所独立学院联合转设为1所民办本科院校),已转设的独立学院仅占全国独立学院总数(含已转设)的15.9%(截至2015年7月数据)。
按照《南方周末》记者贺佳雯的统计,2015年以后,独立学院的转设进度更加趋缓。2016年-2019年,教育部审批通过转设的独立学院仅有13所,相当于平均每年批复3.25所独立学院转设,而2008-2015年平均每年尚能审批通过6.5所独立学院转设。
2020年,教育部发布《实施方案》,明确独立学院制定转设方案的“最后期限”后,转设进度是否加快呢?
根据我们的统计,《实施方案》是2020年5月中旬下发的,在《实施方案》印发之前的2020年1月-4月,教育部共批复10所独立学院转设,而在《实施方案》印发之后的2020年5月-2021年2月,教育部批复转设的独立学院数量则提升至60所,其中,除在2020年7月批复数为个位数(5)外,其余三个月(2020年12月、2021年1月、2021年2月)的当月批复数均突破两位数,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独立学院转设进度有所加快的迹象。
经过这一轮调整,全国独立学院(按照2014年教育部公布名单)的获批转设比重已升至约28.1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已表示,有四分之一的独立学院完成转设。
(来源:方略研究院教育数据研究中心)
地区:新疆独立学院转设已全部通过教育部批复
具体到各个省级行政区,各地独立学院转设进度存在较大差异。
在2020-2021年,高于全国转设进度(28.11%)的有新疆、重庆、甘肃、广东、山西、内蒙古、河南、江西、山东、吉林、安徽、河北、云南等12个省(区、市),其中,新疆的独立学院已全部得到教育部的转设批复,重庆(83%)、甘肃(60%)的转设进度也已超过一半。
但这三个省(区、市)的独立学院数量本就不多,均未超过10所,因此,转设进度超前“情有可原”。对于本省独立学院超过10所的省(区、市)而言,如何在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因校施策,或还存在一定难度。
据我们统计,在广东、江西、河北、浙江、湖北、陕西、江苏、湖南等拥有至少10所独立学院的省(区、市)中,仅广东当前转设进度(56%)超过50%,像浙江、湖北、江苏这样的“独立学院大省”,转设进度均未超过全国进度。
此外,黑龙江、青海、上海、宁夏等现有独立学院数量已不足3个的省(区、市),也未抓紧时间完成“清零”,在2020年-2021年,四地均未有独立学院被教育部批复转设。
(来源:方略研究院教育数据研究中心)
02
转设出路:
民办高校为主,公办高校为辅
《实施方案》为独立学院指明了3种主要转设路径,分别为“转为民办”(下称“转民”)、“转为公办”(下称“转公”)和“终止办学”。
其中,“转民”即指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由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本就将独立学院视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对独立学院转设的最初部署也是“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所以这一途径也是现阶段独立学院转设的最主要途径。
据我们统计,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教育部批复转设的70所独立学院中,有近7成(68%)均为“转民”。
“转公”(26%)的独立学院虽然不如“转民”(68%)的多,但如果能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吃上“公家饭”,对独立学院而言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但能否“转公”,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在地方政府有条件、意愿承接社会举办方拟退出举办独立学院的情况下,教育部是鼓励选择“转公”这一途径的。
例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从南京迁址无锡办学后,得到无锡当地领导的支持,已于2021年1月得到教育部批复,将转设为“无锡学院”。未来,无锡市政府还将支持该校早日建成“无锡大学”。
将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高校,对地方政府的承接能力而言是一个考验。教育部在《实施方案》中也鼓励各地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我们发现,自2020年1月以来,也确有5所独立学院是通过与省内高职高专合并实现“转公”。
如经教育部批复,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整合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资源,转设为新疆政法学院。其余4所合并转设的独立学院均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其中3所出自河北,包括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河北理工职业技术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转设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终止办学”是独立学院此次转设的第三种主要途径。这种转设途径适用于三类独立学院,一类是已停止招生,对其终止办学应较为顺畅;另一类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转设的,其选择以终止办学途径完成转设属于“无奈之举”;还有一类是独立学院举办者主动提出且条件具备的,这属于主动为之。
我们发现,自2020年1月以来,教育部官网批复通过终止办学转设的独立学院仅有4所,其中,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均是停招多年的独立学院,属于第一类情况,而剩下的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则均将逐步回归举办高校,或属于第三类情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转设动员大会现场(来源:扬子晚报网)
03
小结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独立学院“转设”这一概念,但15年过去了,转设进度并不十分理想,直到《实施方案》面向各地下发“最后通牒”后,才有所好转。受《实施方案》影响,一批独立学院纷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或公办普通高校,有的甚至还终止办学,被撤销建制。
截至2021年3月,全国仍有超6成独立学院未能完成转设,但在新疆、重庆、甘肃等地,独立学院转设进度已领先全国,期待更多的独立学院和省级政府能够积极稳妥推进转设工作,从而推动我国独立学院建设发展迈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
来源 | 一读
编辑 | 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