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鸡娃”下,该如何安放我们的教育焦虑?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一段关于教育焦虑的发言,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让“鸡娃”再度成为今年的热词。鸡娃,释意为给娃打鸡血,是在日益增大的升学压力下众多家长选择的教育模式——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之下,父母们将“鸡娃”当成对抗教育焦虑的处方。

家长们是该秉持健康的教育理念,还是加入应试教育的大军?是把孩子看成“等待燃烧的火种”,还是把孩子当作“即将灌满的水桶”?是尊重孩子的特长,还是压抑孩子的个性?面对教育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无法给出一份“教养指南”,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拥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而任何教育方式都犹如硬币的两面各有利弊。我们只是希望,在这场近乎狂热的教育竞争中,家长们能有一种不愿随波逐流的勇气,不迷失、不盲从,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陪孩子找到那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被迫“参赛”的玩家,被教育焦虑裹挟

早上6:30起床,7:30到校,下午放学后,马不停蹄地开始家庭作业,到了饭点,只能匆匆扒上两口晚饭。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作业后已是晚上9点后,但接着还要读外语、做奥数、练钢琴,洗漱睡觉基本在10点半以后了。周末更是忙得连轴转,除周日下午 4个小时可放松之外,其他时间都被各类课外班排得满满当当,有时候连午饭甚至都是在车上解决的。

这是南京鼓楼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妞妞的作息时间,日复一日。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学习安排,妞妞也扛不住,有的时候特别想看电视或者出去玩,乖巧的她会闹脾气。但妈妈大多时候都是油盐不进:即将面临小升初,如果不努力,怎么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像妞妞妈妈这样的“鸡娃”母亲,广泛地存在于中国城市的家庭中。“谁不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呢,但你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没上过补习班?别人上了,你能不上?”满满妈妈对比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也觉得现在的孩子过得很辛苦,但她也有着一肚子无奈,“家长更累。”自己上班在职场打拼,回家还要围着孩子转,连周末也没法休息,当起全职司机,陪着孩子在各个辅导班之间穿梭,几乎没有任何属于自我的时间。有一次,她在手机上刷到各种“快乐教育”的鸡汤,苦笑着摇摇头:“道理都明白,但是现实很残酷。很多人都告诉我将来中考的局面就是‘一分千人’,不拼怎么能行呢?”在她看来,要想享受到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好是唯一的“敲门砖”。

为了考上好大学,就要考上好高中,为了考上好高中,就要升入好初中。而为了进入好初中,必须在小学阶段就开始玩命学。于是,一条“鸡娃战线”由此形成,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懈怠。曾在南京某教学机构工作的奥数老师陈方感慨道,如今的时代,孩子学习节奏快、强度大,要吸纳的知识点非常多,已远非二三十年前可比:“二年级的孩子做的都是以前四五年级的奥数题,四五年级练的都是一些初中的题目。”在他看来,“只有一半人能上高中”这个事实是今天的家长们无法接受的,这个升学的百分比是家长脑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驱使着家长们不断加入“鸡娃大军”。

这场育儿竞赛像一个快速旋转的漩涡,几乎将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裹挟其中。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也让这一辈家长与前辈有着最为不同的境遇——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空间,却共同生活在各式各样的群里。在网络的放大和加持之下,任何消息都会迅速传播,家长们在传递经验的同时,也会让更多的焦虑聚集,从而“传染”给更多人群。

“现在的牛娃太厉害了,我儿子幼儿园同班的一个小女生5岁就可以顺畅地读全英文绘本,还能认识很多汉字。而我儿子却连26个字母还不认识。”在育儿这件事情上,85后的银行职员金晶原本很佛系,但看到幼儿园家长群里的某位家长晒出了自家娃表演的一段视频之后,立刻变得不淡定了。在害怕落后的心理驱使下,她一口气给 6岁儿子报了7个兴趣班,“以前没互联网,你只知道周围人的情况,不会知道别人的孩子是什么水平,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育儿,但现在一比较,就看到了差距,让人本能地产生一种恐慌。”

很多家长将这种育儿焦虑归结于剧场效应——即在剧场里看戏,如果前面有一个人不遵守规则站起来看,后面的人为了看清楚也必须站起来,否则他们根本看不见,最后整个剧场的人都站着看戏。一位小学生的家长无奈地说:“中国的现状就是所有人都在超前学习,大家都在学,谁敢让自家的孩子不学?”

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家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永昶理解如今家长的教育焦虑,“今天的社会变化太快了,面临很多不可控的风险。对未知的不确定会导致家长们焦虑,从而想更努力地抓那些确定性的要素。”他表示,如今这一代家长,大多是都是通过中国教育制度下的考试改变人生环境的,因此他们往往不能接受孩子的未来可能比自己差的现实。所以,在这场教育竞争中,每个家庭都只能咬紧牙关拼命狂奔。

激烈博弈,别让孩子做“牺牲品”

家长们在教育场域中的激烈博弈,也正侵蚀着孩子们的成长空间,在高压和焦虑之下,让学习这根本来就绷紧的弦,几乎到了断裂的边缘。

今年的世界睡眠日,有媒体公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超80%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而近视率、脊柱侧弯率等发病率随之上升。此外,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学业负担过重导致的抑郁症并不少见。有数据显示,中国10-24岁的青少年、青年抑郁症患病率在2005年 -2015年间显著增加,接近1.3%的患病率。

“一个学生一天连睡眠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学习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曾经去某省的学校听课,一节课上有4个孩子一直站着,“我以为是他们犯了什么错被罚站,结果下课之后我和他们交流了一下,孩子就说,坐下去就睡着了。你想,晚上不休息,白天头晕乎乎地硬站在那儿。”

“超负荷的学习强度,容易打压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南京脑科医院心理科医生郭苏皖这些年接待过不少有着厌学情绪的孩子,“很多家长给孩子提要求,要考前十名,孩子就考了第十名;但家长又要求进入前五名,接着是考到第一名,甚至是保持下去,争取年级第一……那么这个孩子一辈子再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家长不断增长的新高度。在这种压力之下,焦虑总是会没完没了地涌来,终有一天,会将孩子淹没。”

心理咨询师杜雪讲述了一个极端例子:一位初中生对学业、考试都表现得非常焦虑,甚至写作业时都在不停发抖,后来她了解到,孩子的妈妈遗憾自己当初没有考上好的大学,所以给孩子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最夸张的是,这位妈妈居然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监视孩子做作业的一举一动,稍有走神,摄像头里会忽然传来妈妈的吼声,劈头盖脸地一顿骂。”

南京一所重点高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坦言,自己带的每一届学生,几乎都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她感慨地说,家长的焦虑只是集中在考试分数上,但其实,高中的学习难度与小学、初中有着质的变化,不仅仅知识难度加深了,还需要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小在鸡娃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数人只是被动接受“填鸭式”的灌输,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考,到了高中自然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从而遭遇成绩上的滑铁卢。令她无奈的是,当高考成绩未能达到期望值时,家长们往往不会理解孩子,而是愤怒地声讨,甚至到学校找老师理论,怀疑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鸡娃竞赛,大大影响了中国家庭的幸福程度,成为影响亲子关系的杀手。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3/4家庭曾因写作业“开战”,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情绪失控。亲子育儿专家杨樾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超七成的孩子在四年级之后,在父母的朋友圈中“消失”了,等你下一次看到这些蒸发的孩子,也许他们已上大学了。在杨樾看来,中国大多数四年级以上孩子的家庭都是不快乐的,“‘四年级人间蒸发’现象,其实是孩子的时间被学业越来越多地挤占,孩子与家庭的亲子相处乐趣,就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被渐渐消磨了。”

对于长大以后的鸡娃们来说,这段经历似乎永远不会在人生轨迹中抹除,“父母们永远意识不到,他们的教育方式给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90后的巫玲玲毕业于江苏一所985院校,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了一家世界五百强,她承认,小学上课外班补习奥数的经历,对自己的思维很有帮助,但负面情绪也一直如影随形,“直到今天,我还经常做噩梦,除了学校的卷子外,还有我爸妈给买的一摞卷子,让我刷题,他俩就坐在我旁边看我写,算错了,就狠狠地瞪着我,我只能哭着继续写。”在她看来,被“鸡”的那种焦虑已经深深植根内心,“现在一碰到有挑战的事情,我就会习惯性检讨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总想追求更完美的状态。”

南京一家大型建筑设计院人事部负责人章欢认为,不少员工在职场上会显示出“过于自我”、“能力不强心气很高”、“不能踏实从低做起”等状况,恰恰是因为从小被灌输了“分数高的人就更优秀”的观念。“很多人因考试成绩不错而进入名牌大学,就以为自己能力出众,把骄傲的习气也带到了职场上。”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逐渐遗忘,但是协作、格局、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自省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恰恰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

接受平凡,是人生的必修课

哲学家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结自古有之,但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的人生终将会回归平凡。

“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但其实,成功有实力、运气、关系、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清华教授刘瑜去年11月的演讲《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戳中无数家长的痛处,其中的一句“我的孩子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迅速成为金句。刘瑜教授认为,当前教育的现状就是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大家争先恐后,逐渐变成了恶性竞争,所有人都疲惫不堪。而竞争流水线出来的孩子,不明白自己追求什么,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她认为,应对和缓解这一现状的方式是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允许孩子成为普通人。

刘瑜的这段演讲有人赞同,但同时也引来不少人的反对,有人觉得这简直就是清华教授的“凡尔赛”式炫耀和“毒鸡汤”:“夫妻俩都是高知教授,孩子读的是清华附小,再怎么着,也是个‘高晓松’啊。

但刘瑜的解释是,女儿就读清华附小,周围孩子的家长,要么是清华职工,要么是藤校学霸:“但那又怎么样呢?一个班里还是只有一个第一啊。整个北京,清华北大的录取率是千分之五左右,能上美国藤校的更是凤毛麟角,你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抓到彩票的那一个?这不科学。所以,这不是谦虚,这是一个理性人对概率学的尊重。”

刘瑜认为,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并不是要我们放弃鸡娃,而是要认识和接纳自家孩子的现实,沿着自家孩子的独特性,帮他找到他所欢喜的事。“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而是要把一颗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刘瑜的教育观,让70后的南京媒体人游女士深有感触。游女士说,女儿小学时候没花过多时间补课,成绩也一直不错,小升初,女儿顺利地进入了初中,但初中的学业压力陡增,女儿莫名出现了紧张、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到学校就说喘不过气来,一坐在教室里便感觉身边爬满无数只蟑螂。初一那年暑假,女儿每天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任性涂鸦,拒绝完成任何作业。这种状况让游女士近乎崩溃,但女儿拒绝跟自己交流,只要交流就是大吵一架。无奈之下,她拉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可医生却对她说:“孩子暑假不愿意做作业是正常的反应,你们大人休假的时候,是不是也不想再工作了?”

初二下学期,女儿正式退学。但在家的日子里,女儿反而再次找到了自我。自学日语、学ps、学绘画……凭借着强大的自驱力,“练就”了一身本领。游女士渐渐明白,女儿害怕的不是学习,而是被逼学习,因为这样榨干了她生活中的乐趣,带来的只有痛苦与绝望。再后来,女儿考上了南京一所中专学校,读的是自己喜欢的平面设计专业。看着女儿眼睛里重新焕发出的光彩,游女士内心百感交集,“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孩子并不是天生适合考试,但不会考试并不是一事无成。我感到很庆幸,我没有失去我的孩子。”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不断探索、试错中试出来的。”休学、打游戏、沉迷网瘾……种种“叛逆”的现象也曾一一发生在文岚儿子的身上,让她的心理防线几乎崩塌。身为心理节目的主持人,文岚坦言,自己在面对教育这件事情上,也曾经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焦虑纠结。那个时候,儿子最经常说的就是,“妈妈,你看不见我的呼喊。”休学半年之后,儿子忽然开窍,重新回归校园,并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之后又远赴加拿大留学,攻读喜欢的数字媒体与游戏艺术专业,现在回国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经历了这一切,文岚最深切的感受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接纳、相信、鼓励、陪伴,始终努力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其逐步成长为独一无二的那个“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80后的公司职员张悦发现,自从上学后,儿子身上“神娃”的那部分光环,开始渐渐隐退,“熊娃”特质渐渐显露。但儿子身上的那些闪光点仍然会让她觉得欣喜,“儿子虽然不是学霸,但善良有爱心,他每天都会带七八只削好的铅笔到学校,要分享给忘记带的同学,还会做家常菜。”所以张悦现在跟儿子经常说的话是,“咱们母子一场,彼此不要嫌弃,你不嫌我,我不嫌你。”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教育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送别。卸下人生中不能承受之重,轻装上阵,才能轻松前行,走得更远。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实习生 陈姝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徐亦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点分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点点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点在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