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出生的屈诗颖以696分的高分考上了北大。
听到这个消息,大多数人会以为这又是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父母悉心培养的成功早教案例。
近年来低龄大学生时有所闻,河南曾经有个女孩9岁参加高考,10岁被送进大学。女孩名叫张易文,她的父亲开着一家私塾,打出的口号就是15轻松上本科,不需学籍能高考,省钱省事更快乐。
为了给自己的私塾打响招牌,张易文9岁就参加了高考。第一年总分只有172分,其中语文46分,数学31分,英语37分,理综58分。
第二年再战,张易文考了352分。没想到她的父亲竟然就以这个分数把女儿送进了商丘工学院,一所大专。这个操作真是令人窒息,小姑娘的基础一点也不牢,光是适应学校生活就够她喝一壶了,更不用说还要学习专业知识。
父亲给她的规划是专升本,15岁毕业,再考研,读三年研究生,18岁争取读个博士,20多岁毕业。但是他的女儿显然像一只被赶进鹤群中的小鸭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还有11岁就从大专毕业的裸跑弟何宜德,也是从小被父亲推着磕磕绊绊的,8岁就通过成人自考上了大专。
明明通过正常学习,按部就班地学习,能达到更高的成就,父母却非要随便拉块石头给孩子垫脚。虽然初期看着比别人个子高,实际上后劲相当乏力。
这样无视孩子正常学习规律,急功近利制造神童的行为,实在是太急了。可以想象,这些孩子长大了一定会过得十分辛苦,过早踏入成人世界,却又没有享受到快乐的童年。
但是15岁凭实力考上北大的屈诗颖跟他们完全不同。
2005年出生的她,父母都是湖南省龙溪铺镇朝阳村的普通农民。她家有三个孩子,屈诗颖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三姐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们。据屈诗颖同学的说法,她的妈妈管她管得很严,平时不能看电视,高考完才买了手机。小学的时候妈妈要求她每天都要背单词。
虽然没有明说,但15岁就参加高考只有两种可能,要不上学早,要不小学阶段跳了级,更有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
屈诗颖2017年考入新邵一中。她的入学成绩一般,但是整个高中阶段一直很努力,除了跟着同学的进度正常学习,还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拿过全国中学生数学能力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化学奥林匹克省级二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能力竞赛省级三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省级一等奖。
从这些奖项来看,屈诗颖在学习上是很有天赋的,很聪明,也很会学。上课的时候只要有她不懂的问题,哪怕再简单,问出来再可笑,她也一定要提出来。
除此之外,屈诗颖的性格还特别开朗。据她的同学说,她特别喜欢笑,同学都被这个小妹妹感染了。她还是个体育达人,高三了还经常打篮球,校运会的时候还拿到过奖。
对了,这个孩子还特别懂事,据她的班主任说,高三的时候学校发了一笔奖学金给她,金额为1500元。屈诗颖一点都没乱花,自己留了200元买学习资料,剩下的都交给妈妈了。
同样是早慧,张易文跟何宜德的父母,急着揠苗助长,不让孩子正常地去学校上课,够个大专的分就急吼吼地让孩子去读了。屈诗颖却能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学到高三,跟同学们打成一片。显然屈诗颖无论在学习成绩上,还是心理健康上,都要胜过张易文跟何宜德不知多少。
张易文在考进大专后,曾经崩溃到想要退学,从初中开始重新读起。别的同学在聊化妆,聊男朋友的时候,都自动避开她。而张易文纠结的却是没人陪她一起打水,吃饭,去图书馆。
张易文最崩溃的时候,甚至曾对父亲说:“你毁了我的人生”。
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把果子提前催熟,而是要顺着果树的发展规律,为它修剪枝丫,浇水施肥,让它长成自己所能长到的上限。
早慧的孩子固然很好,大器晚成的孩子也很不错,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不仅会学习,更要能感受到幸福,在未来的成功之路上走得更久,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