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孔谈教育
教育用心,方能静待花开;教育用情,方能立德树人。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指导》中提出允许中小学实行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解决了一部分孩子放学无人接的情况,缓解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
课后延时服务严格以家长自愿选择、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坚持面向有需求的孩子。课后延时服务给部分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备受争议。
一、网友争议
网友一:
延时服务是教育局想方设法做起来的,以前5点20放学,故意把放学时间提前到3点20分,对不上家长上下班的时间。家长被学校逼来没办法,学校去年收费一学期800元,今年涨到了900元。
评论: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是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允许中小学校为了缓解部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而提出的,并不是教育厅或者教育局心血来潮规定。每一期的费用由当地物价部门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分为两期,按月收取。每一期的时间不一样,会造成收费不一致。
网友二:这项改革很好,延迟放学合理,支持中小学开展延时服务。值班老师应有报酬。孩子们在校完成作业,回家有时间休息。家长不应该出钱。老师,自古以来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孩子是未来。教师应该尽职尽责教育孩子。
评论:这位网友既然表明了值班老师应该获得相应报酬,那为什么反对家长交费呢?这类家长的想法是希望教师来管理孩子延迟放学这段时间,安排孩子的学习活动。但,钱不应该由家长出,应该由各地方政府买单。这项要求应该以各地经济情况而定,没有能力支付老师报酬的,也只有让接受服务孩子的家长来买单了。
……
二、势在必行
多数家长赞成中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认为孩子在学校里能更好地利用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完成课后作业。许多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作业,认为这是一项好政策。
有少数家长认为开展延时服务是学校和教师为了赚钱。亦或者,此类家长不愿意孩子参加延时服务,可能是因为要收费,希望得到免费的延时服务。
个别家长心中不情愿孩子参加,又怕自己的孩子因为没有参加,有可能得罪老师,孩子的成绩可能成为班级的“尾巴”。家长的心中左右为难,因此对自愿参加课后延时服务这种说法十分反感。
课后延时服务符合大多数家长的利益。尽管部分家长心中不满意,课后延时服务也会开展下去。那么,学校、教师怎样开展延时服务,让学生受益,让家长满意呢?
三、四个妙招
(一)明确目的
课后延时服务的目的是解决家长下班和孩子放学之间的时差问题。同时,课后延时服务要让家长和学生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计划,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广阔的舞台。教师要清楚本班孩子的个性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喜欢课后延时服务。当然,教师不能把延时服务当成自己的负担。
(二)明确内容
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以学生的作业辅导和课外兴趣活动为主开展课后服务,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健全学生心智和人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
教师要坚决防止延时服务成为集体教学的载体。教师坚决不能在延时服务时上新课,绝不能让课后服务走位变形。教师要像一位优秀的大厨,多想招数,把作业辅导和兴趣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翻新花样,调动孩子们的“胃口”。
(三)激发兴趣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朵浪花。教师要对课后延时服务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后服务中进行“拓展活动”。(1)课本剧表演。孩子们尽情展示自己,重现课文中的精彩情景,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精髓。(2)古诗词、成语接龙抢答游戏。(3)走进名著,感知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领略岁月的盛衰变幻,人物的豪言壮语,世间的人情冷暖……这些活动能震撼孩子们的心灵。
(四)作业辅导
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讲重点,解难点,析典型。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内容无需多讲,采取“一对一”“同桌互助”和“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方式结合辅导孩子学习。
教师要重视指导方法,解答疑难,拓展提高。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差异,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多种形式辅导学生作业,切实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延时服务中,对表现好的孩子加以鼓励,积极地评价孩子做出的成绩。教师应努力帮助孩子巩固知识,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写在最后
中小学教师要扎实地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不能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不断探究、总结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提升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教师做这项工作的第一要务。教师要创建快乐学习的氛围,让参加延时服务的每个孩子受益,让每个家长感受到教育的温度,确保课后延时服务的工作走上新的台阶。
关于课后延时服务,你怎么看?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分享!喜欢讨论教育的咱们评论区见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