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Matt,提倡体验式家庭教育,倡导科学育儿、理性育儿。
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你真的明白家校共育吗?
“事都让家长干了,要你们老师干什么。”作为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之后,就没事了吗?
“我交钱了,你们就应该管。”、“我就退出家长群了。”、“我还在给孩子检查作业,你凭什么睡觉。”
这些怨气全部来自家长,就是因为一个原因,老师该做的事,为什么还要让家长来做。
事件起因,是因为某位家长退群的事,引起了网民的争论,老师给家长配置作业,这合理吗?
01、对于这件事Matt老师是这样的观点:
第一,事件中老师所作所为并非普遍,不具有代表性,不能把她个人行为放在整个教师群体中。
第二,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真的不用管了吗?除了那些已经很自律的孩子之外,如果家长不管,那你的孩子也不用指望将来有多大出息。
不争辩、不抬杠,接着说今天的话题,由这件事引出一个思考,那就是家庭与学校共育,育什么?怎么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两者之间并不是独立分开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
学校的教育有规范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标准、以及严格的考核要求,这属于一种教学教育,从孩子入学开始,幼儿园可以做为一种过渡。
而家庭教育是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通过父母日常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利用科学的亲子教育,对孩子实施的一种综合的基础教育,这属于养成教育。
这两种教育方式不同,但互相制约,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该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也只能是徒劳无功,毫无效果。
02、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第一,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校有统一的模式与目标,但孩子千差万别,这时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品质、习惯、兴趣、素养都会显现出来,有些孩子学习容易、成绩好,这来源于家庭教育的基础,而有些孩子学习困难、毛病太多,这同样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所以,对不同孩子进行再加工,难道家长不应该配合吗。
第二,仅靠学校的教育无法将孩子教育成才。因为,一个优秀的儿童不仅只是看学习成绩,还要看品德、情商、财商、爱好等等,而这些方面需要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良性循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如果觉得上面说得太理论,那么Matt老师换一种说法,也许家长就明白了。
孩子在送进学校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基础,这包括,习惯、品德、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学前知识储备,学校本身在教学上是有统一标准的,不会为哪个孩子单独开设,所以,在进入学校之后,孩子的那些基础情况,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说得再直接一些就是,如果你家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上课不好好听讲,经常调皮捣乱,那么,别上来就怪老师不管你们家孩子,你要想想,你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是不是就没从家庭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如果一个孩子身体健康、智力健康、心理健康,有道德、有素养,有好的生活习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觉得,孩子的学习会差吗?孩子学习还需要你在旁边盯着吗?
所以,家庭与学校共育就是需要父母与教师在不同方面共同给予孩子教育,这样孩子才能被教育好,才有成才的机会。
今天所说的或许会刺痛到某些家长心里,但请你们仔细想一想,抛开个别学校、老师的那些现象,孩子送进幼儿园、送进学校之后,就真的跟你没关系了吗?
我是Matt老师,感谢大家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