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小儿百病,积食为先”,这句话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婴幼儿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食物需求量较大,但因其脾胃虚弱的生理特点,很容易出现积食的症状。
婴幼儿一旦积食,会出现肚子疼、肚子胀、不消化、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严重的会出现呕吐、发烧等症状,长期得不到治愈,会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发育。
俗话说“孩子一场病,妈妈半条命”,每次孩子生病后,妈妈都会跟着遭罪,因为内心的焦虑,通常会吃不好、睡不好。但实际上,孩子每次生病都是有征兆的,尤其是“小儿积食”,只是家长们没有在意罢了。
“小儿积食”的5个信号
1、打嗝反出酸腐味道
宝宝积食,是肠胃功能运转异常,导致食物长时间停滞在胃里。当食物长时间得不到消化时,就会腐败变质,这些气体会通过打嗝从口腔出来。宝妈可以在给宝宝吃完饭后,或者宝宝大口呼吸的时候,凑近宝宝的嘴巴,闻一下是否有这种腐败的味道,如果有,基本上就能确定为积食了。
2、食欲变差
因为肠胃受伤,运化能力变差,所以胃里容不下太多的食物,孩子就不太有想吃饭的欲望。比如你做出平时宝宝最爱吃的食物,宝宝可能也不太想吃,就算是勉强吃了一些,也会很快吐出来。而且,观察宝宝的舌苔,你会发现舌苔变得厚腻。
3、大便不正常,味道臭,颜色深
健康的身体,每天都要新陈代谢,简单的讲,就是食物从嘴巴进去,然后粪便从肛门排出,而且越规律越好。当宝宝大便开始变得没有规律,从每天一次变成两三天一次,而且大便比较干燥、味道又酸又臭、颜色偏黑时,基本能确定为积食了。懂一点医学知识的朋友,完全可以通过大便来分析肠胃的健康状况。
4、脸色不对
在正常情况下,宝宝除了每天短暂的哭闹,大部分时间都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没有哪个父母会天天惹宝宝不开心。但是,已经出现积食的宝宝,会表现得很烦躁,比如愁眉苦脸、不开心。另外,宝宝的鼻梁处会有明显青筋,脸色比较暗黄,不再是红扑扑的了,包括眼皮也会出现肿胀、发青,睫毛出现黏连等。
5、手心脚心出汗,腹部发烫
宝宝积食后,手心和脚心容易出汗,当然也要对比宝宝平时的状态。抚摸宝宝的腹部,会有轻微发硬、发烫的感觉,但手背和后背基本上没有变化,这些身体症状还是比较明显的。
3招教你消积食
1、调整饮食
在宝宝积食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强迫宝宝吃饭,适当减少每天的饭量,减轻肠胃的负担。记住,宝宝饿上一顿两顿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保持水分摄入正常即可。
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根据宝宝的口味,搭配熬制成粥,然后添加适量的益生菌,给宝宝吃上几天。
2、按摩腹部
给宝宝做腹部按摩,是为了帮助肠胃的蠕动,这是吃药以外最有效的办法。家长把自己的双手清洗、搓热,然后掌心位于宝宝的肚脐正上方,顺时针一分钟,逆时针一分钟,每天按揉数次。
3、增加活动量
如果宝宝精神尚可,家长可以有目的性让宝宝多运动。比如一些亲子游戏,去户外跑跑跳跳,目的是为了加快体内新陈代谢,促进肠胃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如果宝宝积食时间较长,而且已经出现了发烧、咳嗽的症状,以上这些方法只能作为辅助。应该马上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开一些消食化积的药,因为积食引起的发烧和咳嗽都还挺严重的。
最后提醒一点:无论宝宝是天生脾胃虚弱,还是后天贪嘴好吃,预防一定是很关键的。而且,积食这种情况,可能会经常发生,只要能正确处理好宝宝积食,至少能减少宝宝一半的生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