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的条件下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是现代父母们心照不宣的认知。
即便他们在大城市中脚跟未稳,但只要有一丝可能,都会想着把孩子接到城市里来读书。
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一个残酷但又赤裸裸的现实。
如果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你聪明的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天分不被浪费,甚至改变命运呢?
12年前,在北京就曾进行过这样一个的教育实验。
虽然因为升学制度、原生家庭及其他许多原因,让这个实验的结果并不那么完美,但就像青云学子所说“我们的人生中的哪些东西被改变了”。
2009年,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刘正奎和工作人员,跑遍了北京郊外的的打工子弟学校,见了好几十位校长,试图从全市60多万打工子弟的孩子们中,找到一批符合条件的学生。
要求有两个:一是智商较高,二是家庭贫困。
中科院心理所准备了一套题目,几百道题,考的不是常规的语数外,不靠知识积累,而是看应试者天生的逻辑。
初试:做题
复试:还是做题
终试:孩子们被带到中科院上初高中的物理课,有专门的老师在一旁观察、记录,看孩子们的理解和吸收能力。
最终,他们在八九百名应试者中找到了24名学生,16个男生,8个女生。
2009年秋天,青云班正式开学,上课地点在芳草地小学万和城校区。彼时万和城校区刚刚建成,一共只有两个班上课,青云班占了一整层楼。
孩子们穿着芳草地小学的校服,戴着红领巾。
他们是超常儿童,也是装修工人、餐馆服务员、废品回收者、临时工的孩子。
这些父母送孩子来上学的理由其实相当朴素——为了让跳过级的小孩子晚一些读初中,免得在学校被欺负;为了免去给孩子四处找学校的颠沛;或者因为这个项目是寄宿制,家里不用管;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这个项目不收钱。
父母们对教育的无意识,也注定了这个选拔并不是十分严格。第一届青云班的班长李小溪记得,当时他们学校一共有两个女孩通过了初试,但另一个女孩复试没去,她想:「家长可能不知道这个项目是什么,甚至连一点尝试都没有,也许很多父母也不是很在乎。」
青云班总共有4位老师,其中最鼎鼎大名的是赵大恒。他是北京八中少年班的负责人,任期最长的班主任。
提到北京八中少年班,北京家长都非常熟悉。这个班级从1985年开始招生,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中择优录取,让孩子在4年间学完普通孩子8年的课程,14岁左右报考大学。八中少儿班的高考平均分常年在620分以上,毕业生里有几位已成为美国顶尖高校的教授。赵大恒的学生尹希,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正教授,晋升教授时31岁。
那一年,赵大恒刚好从八中退休,拒绝了学校的返聘,加入了青云学子计划。
赵大恒老师讲过这个项目的培养目标:
孩子要和集体融合,善于与人合作,成为社会人;
要能包容接纳不同的意见,善取其中最佳和最优,并在这个基础上勇于创新;
要有爱国情怀,有国际视野;
既能脚踏实地做事,也有远大的抱负与情怀。
而青云班的课程体系与传统公立学校不同,分四个学科群来教学:自然学科群、语言与文史哲学科群、身心健康学科群、艺术与生态学科群。其中体育是最基础的学科。
每周有一个完整的下午,体育老师张艳杰会带着孩子们离开学校,到自然里去。他们见过一年四季的奥森,去过春天刚刚冒出花苞的地坛公园,柳条儿抽出嫩芽的后海,在朝阳公园散过步,在国子监端着画板画过画,还坐着火车去爬了泰山。
青云班的老师们有一个共识:见识高于知识。他们认为教育不在于让孩子掌握多少知识点,而是让他们看见世界。
于是孩子们被带去人民大会堂参加活动;老师们带他们去博物馆看展;刘正奎有中科院的背景,请过十多位院士到青云班,包括中国第一个到南极考察的院士。张艳杰会在课上放一些短片,告诉大家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这样的学校是如何建校的。他还会在课上用英文和他们聊天,告诉他们什么是托福、SAT考试。
跟踪了这个项目十年的老师成吉思说,“我们的孩子,比其他农村孩子见识大多了。这是我们的初衷,他们成绩可以不好,但见识不可以不多。”
但离别来得如此之快。
2012年,第一届青云班小学毕业了。他们面临了小升初的问题。
打工子弟的孩子在当时,没有北京户口是不能报考北京的高中,只能读职校的。基于长远考虑,一部分孩子被家长送回了原籍——出身第一次开始主导学生们的人生走向。
而当中两个是北京户口的孩子,也离开了这个项目,一个在本科时就去了美国,另一个考入北京八中,并最终考上了北大。
剩下的孩子怎么办?最终,校长刘正奎联系到了一所学校——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分校,孩子被分入该校的不同班级,度过了三年安稳的初中生活。
但等他们初中毕业,高中入学又成了问题。没有北京户口,要么回原籍读高中,二次留守;要么只能留在北京考职业学校。
青云计划项目方联系了俞敏洪,让孩子们直接去新东方国际学校就读,刘正奎回忆当时的心情:「我们当时想既然国内大学不能考,那就考国际的吧,直接送到国外去吧,瞄准全球的一些大学。」国际学校学费高,一人一年十几万,俞敏洪给他们打了折。这钱还是由项目方来出。
16年的夏天,当年24个孩子中的一部分,在北京重聚了。他们进入了新东方国际学校。
但高中最后一年,变动再次出现。
首先是他们得到通知,中止对美国大学的申请,一起去西澳大学读书。因为,美国大学的学费几乎是澳洲大学学费的两倍。
并且西澳大学的校长当时去了北京,对这班学生们的成绩满意,愿意给全班学生奖学金。为了让全班学生都能出国,项目方认为集体去西澳,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如果学生们同意去西澳,西澳大学将给他们提供能够抵扣学费的全额奖学金,青云计划给他们提供的贷款足够他们支付房租。但学生们在澳洲的其他生活费需要家庭支付,或是自己打工挣钱。按照估算,这笔钱每年大概在人民币五万元左右。
而这每年五万块的生活费,难倒了一半人——全班有接近十位同学,都在最后关头放弃了去澳洲。有人回老家上了专科,有的上了技校,有的直接工作,还有人从高一重读,考了一次或两次高考,上了大学。
从世俗层面来说,第一届青云班最终的成绩就是这样了:有北京户口的孩子顺利地上了北大或出了国,剩下的一部分去了西澳大学,还有几位磕磕绊绊,最终在国内上了本科或专科,极少的人只读到高中或没了下落。
谈及结果,一位十年来一直服务青云班孩子的工作人员叹息道:他们当时是怀着改造孩子们人生的心理,希望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但在漫长的过程里,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曾经被视为贫民版八中少儿班的天才班级,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
而学生中的一员徐博却说,“从外界看,这可能是一个失败的投资,是一个不太成功的教育案例。但我觉得它是成功的,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向上的人、一个正直的人。
12年过去,青云班最初的那三年,仍旧是他们心里最纯真的回忆,也是他们勇于闯荡人生的丰厚的财富。
正如一位退学孩子的妈妈曾在相关报道中留言:十多年后,她回想起来,泪流满面,唯一想表达的,是感谢。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人物——一群穷孩子的人生实验》,由阿布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