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考网2021高考志愿填报
今晚开始,每周一周三线上直播
连续3周共6场,说透高报真相!
如何看待一模考试成绩与高考的关系,如何在一模中汲取有价值,有意义的养分?来听听哈三中老师怎么说……
名师简介:张艳,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市骨干教师。现任哈三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教育教学中“看见人、发现美”,在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多有尝试探索,成果突出,深受学生喜爱。获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教育局记功多次。
语文一模更多的是方向引领,延续传统,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一模试题考查的是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情境设置比较接近现实。可以说,一模考试基本达到了考查目的,发现了学生的优势,也发现学生的不足,明确了后期的复习方向。
优势VS不足
通过学生的成绩以及一些兄弟学校的反馈,我们看到孩子们在阅读方向的把握,作文素材的积累,对于当下的社会现实的关注方面都还挺好。另外,文言文的基础,诗歌鉴赏的基本鉴赏能力都形成了。另一方面,一模暴露的不足也都是比较常规的问题。比如,一部分同学基础不够扎实,课内的知识遗忘比较多,16题的括号一跟课内基础结合的比较紧,很多同学课内的知识想不起来。再有是主观题答题的规范意识不足。可能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是之前的练习被学生忽略了,觉得理解了就好,并没有想到答题应该怎么去分点,怎么去分析,导致答题的规范意识不足。还有一部分同学体现出知识体系不够健全,知道很多知识点,但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运用知识点的能力,知识网络还没有形成。清晰了优势和不足,下一阶段的复习方向就明确了。
作文成绩提升,落笔是王道
作文是公认的得高分难点。其实,高考作文的整体方向还是贴近现实生活,贴近青年应该有的状态,就是青年人的风采,青年人对世界,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责任,认识,在这个方向的引领下,有方向的练习其实快速提升空间是很大的。在最后复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加强作文训练。
一是有效审题的训练。通过逐句分析、由果溯因等有效的训练把握住命题的核心是什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二是以练落实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件事我们可以想得明白,但是组织成文字马上变成了很难的一件事儿。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要多看优秀作文,包括优秀的时评类的文章,有品质的分析文章、论证性的文章,这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真正想提升作文,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去写作文,把老师讲的方法落到实处,写一篇改一篇,再写一篇,再改一篇,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复习后期,孩子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练作文,只是希望老师讲方法,但是方法讲完了以后,不写不练,不内化成自己的写作习惯,对写作帮助不会特别大的。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写作文,觉得作文难写呢?是因为很多孩子审题习惯不好,跳着看作文材料,总是想说扫一眼两眼就抓住关键词,就着关键词落笔写,而不是去分析材料底层的具体要求。以这次一模作文题为例,文本本身已经告诉学生作文的基本框架是怎么去打造城市名片,在命题材料里已经有这方面的暗示,认真审题是可以抓住作文中心和基本框架的。写作难的另一大原因是孩子们掌握的基本素材,尤其是贴近社会现实的素材比较少。虽然这两年有所扭转,但大多数学生的所谓的作文素材还都是十几年前作文论据大全里的那些东西,历史名人多,对社会现实关注的少,对社会现实思考的少。
言之有物需心中有物,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构思出一篇好的作文。一篇作文如何构思布局,还是需要在练习中形成自己对问题思考的路径或习惯。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个问题,会迅速形成自己的理解,它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出现以后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核心实质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我为什么要这么应对,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积累出来对问题理解的路径和习惯。现在很多孩子,平时没有写作的习惯,到考场上会比较慌,所以作文写出来没有条理,没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思路,根儿还是平时练的少,写不出来,写不出来就更不愿意练,这个问题怎么才能终结?只有落笔写,才能真正的有起色。
高考备考阶段,作文是可以从小语段练起,可以从一个论证语段练起,再去列提纲,平时的训练体系是有这部分的,比如,一个问题从几个角度去分析它,分论点是什么?挑一个分论点去写一个论证的段落,相对来说就会减轻很多负担,时间也没有那么长,还会起到练习的效果。
语文学习不主张以刷题查找知识漏洞
语文是通过做题筛选知识漏洞还是回归教材查找知识漏洞更有效?这事儿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学生见的东西确实太少了,就需要大量的见一见题型,见一见材料,去研究试题的思路,研究文本的方向,相当于积累素材,是可以的。
有的同学需要将一轮复习的内容重新去梳理,因为一模复习的方法技巧,时间长了忘了,比如说对一篇文章如何分析,一首诗应该怎么去答,从哪些角度考虑,把这些东西都忘了,应该回头去看一看一轮复习的内容,把它们建立起系统。
重读教材,重新精做高考题,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语文学习一直都不主张所谓的刷屏,因为用刷题这种迅速的做题方式检验自己哪儿不会对语文学习来说是效率很低的。刷题覆盖的面儿只是一个小的方向,通过刷题发现了问题当然很好,但是有很多时候,刷题不能够发现你什么问题,而且做对的题未必是学生肯定没有问题的地方,就是说选择题做对了,但思维的点对不对,有很多孩子发现的问题,但不是文章中真正的问题,他认为是错的选项真正错的点不是他自己想的点上,语文的语言组合稍微有变化,下次可能同样的题他又不会了。所以,刷题这个事,快速的大量的做题去积累感性经验,在语文学习中不提倡的。可以怎么做呢?看大量的题,认真的去研究每一个题,每一篇文章,研究它的命题、研究答案是如何生成的,这肯定是效果非常好的。
智慧的学生会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孩子们跟着学校老师的节奏是不是效果会很好,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如果能够跟着校内老师的节奏,把老师带着孩子们复习的东西都落到实处,就很可以了。语文它所欠缺的,真正到高三说出了问题,提升的比较慢,很重要的原因恰恰是高一高二的时候没有跟着老师的节奏,老师讲的时候他不在意,老师在帮他建立分析体系,在提升能力的时候,他们没有当回事儿,误以为语文只需要背点儿课文儿,背点儿词语就可以了。现在暴露出问题,这个时候跟住校内老师,就如果真的能把那个要求落实,真的就效果会很好的。额外去做点儿题呀,进行自己的素材的积累,进行更多的题型的研究,包括高考题的阅读肯定是锦上添花,会有更好的效果的。
今年是建党百年,如何对国家今年的大事件做准备?
社会热点,尤其是全民关注的热点,带给中国社会生活巨大的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这么大福祉的事件,会不会出作文题不好说,因为高考命题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防猜,准备再多的角度也未必能压上。
如果家长有能力,孩子有时间,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帮助孩子去重新认识、解读一下百年变迁中的点点滴滴,这样的常识补充当然是多多益善。对于学生来说,要回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上来讲,现在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最基本的要求是应当清晰那段历史的脉络,最基本的历史功绩应该知道,年轻人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之中,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职责也应该知道,做什么应该知道,剩下的就是个人的书写表达。无论建党百年考与不考,透过这建党百年这样的一个时间点,重新学习一下那段历史,对我们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很多方面都会有理解和触动。试卷中可能没有直接出建党百年的题目,但是写一个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包括对未来的规划,都隐含着这些素材。
张老师强调,语文复习还是要因人而异。首先应该准确的判断自己的特点,语文学科非常有优势的同学,在这个阶段应避免损失,消灭自己误区和盲点,提升准确性,甚至可以研究一下自己卷面的整体布局,更清晰,更美观,做一些拔高性的工作。对于其他同学,要做的基本工作就是强化习惯,比如阅读应该怎么读,审题应该关注什么,自己怎么从素材中组织出答案,现在高考命题方向有指导性就是材料在外,实际上答案在内,课上都已经把这些能力建立起来了,我们怎么能够分析外在的材料,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把联系建立起来,这是思考的习惯。另外答题的习惯,就是清晰的分点,有条理的布局,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基础不好的孩子,就是夯实基础,基础性的知识点务必得掌握。总体的原则,到这个时期还是查缺补漏,能够让自己基础性知识夯实,一些习惯强化变成一个做题时真正用到的助力,避免损失。
来源:综合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编辑: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