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学活地图”、高考规划师缪登峰,每年帮助几千个孩子考上心仪的大学,学到喜欢的专业,所以,报志愿这事儿,我专业哈哈!在整个报志愿的过程当中,家长要做的是:充分沟通、设立目标、鞭策鼓励和了解政策。
一、充分沟通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清华大学)
经常有家长问我:缪老师,我儿子就喜欢某某大学,一跑跑那么远,学校排名也不高,我就觉得不行,我认为YY大学比较好。。。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会不会感觉头疼呢?哈哈,要我来说,这种情况太正常了。越早出现这种状况越好。
家长和孩子是两代人,两代人之间出现意见分歧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而越早出现,就越容易早一点达成一致。如果到了要做出最后选择的时候,大家还在吵来吵去,不仅容易仓促做出愚蠢的选择,还会影响两代人之间的感情。其实,在解决观念冲突中,起主导作用的其实是父母。
孩子高中阶段,父母的社会经验比孩子多,孩子主要专心于学业,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家长要能够倾听,不能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就阻断了孩子的表达欲望。而在双方充沟通的前提下,说出来的理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尽量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不要强势压服。相信我,这么做能让孩子多考些分数,上更好的大学。
让孩子充分表达,引发孩子的思考,就更容易建立大家统一的目标(大学和专业)。
二、设立目标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南京大学)
这一部分在双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要根据学业成绩进一步定位了。首先要预留充分的空间,其次要偷偷的给孩子准备好保底院校,最后注意:只看分数没有用,要用分数换算排名并参照往年该排名考入的院校结果来判断。
综合高中阶段的各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判断一下孩子的成绩属于以下哪一类:攀升型、稳定性、波动型和下滑型。这四种类型代表什么呢?
攀升型:孩子的成绩一直在进步,跟老师沟通过后,得知孩子还有进步的空间。这种情况下,要多留空间,上限设高一点会给孩子更多动力。
稳定型:孩子成绩虽然偶有波动,但基本比较稳定。这种情况,上下限30分的空间(对应排名)基本足够。
波动型:孩子的成绩起伏比较厉害,忽高忽低不容易掌握规律。这汇总情况,上下限都要多留空间。
下滑型:孩子成绩一路下跌,看不到上升的可能,而且心气儿不高。这种情况,先不要设定具体目标,必须先搞清楚下滑背后的原因(师生关系?学业难度?亲子关系?同学感情?)
三、鞭策鼓励和了解政策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华南理工大学)
搞清了目标院校和专业范围,要利用目标去鞭策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努力的更加有针对性,充分提高他的学习动力。
最后,家长必须了解足够的政策,这里面包括:当地的志愿填报方式、提前批的机会、专项计划、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大学和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这些,在跟孩子谈话的时候就更有底气,也能让孩子信服,最重要的,孩子能感受到在上大学这件事情上,你的努力付出。
做到以上的所有,你基本上就可以坐等最好的高考和志愿填报结果了,相信我,没错的!
你可以不关注我,但你要关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你可以不给我点赞,但我要为你努力学习高考知识点赞!
本文由缪登峰老师原创,谢绝一切未经许可的转载,仿冒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