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有毒”:陈乔恩算幸运,有的孩子没长大已“毒亡”

书的开头序言的这段话把我吸引住了。从没有人跟我讲这样的话,从没有见过这样真诚的话。看到终于有人肯定了那种“灰暗”的感受的感觉真好。

毕竟,在孝道主义的教条之下成长的孩子,活得是很压抑的。在孝道主义的教条之下,孩子对父母的愤怒怨恨情绪是不可呈现的东西,不管这份愤怒有多大,也不能流向父母哪怕丝毫,因为那是“不孝”的行为。于是,这份感受就只能被关进内心的“黑屋子”,等着时间的黄土将它埋葬

但是,试图埋葬,试图忽略,尽管时隔多年,还是挥之不去。它像个哭泣的小孩,一直等着你的处理,而你又不知如何处理,于是变得狂躁易怒,自暴自弃,甚至迁怒他人,而自己又不知是怎么回事,很是痛苦。

所以,在看到这段文字的瞬间,我的视线被定格住了,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顿时得到解封,困扰我已久的问题瞬间找到答案。我的内心犹如负罪多年的犯人终于能被“赦免”罪行一样,有种如负释重的感觉。

我们太需要这样一本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毒”的“教育三部曲”造成一辈子的心理创伤

我一直在努力扮演一个孝顺的子女的角色,配合着他们演绎旁人看来亲密无间的关系。我甚至想跨越它的存在,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和父母亲密往来。然而,我失败了。

爱和恨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纠缠。我每次想跟父母有更进一步亲密的往来时,无名的怒火及抗拒感便从中而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愤怒和恨意是横亘在我和父母之间的一道隐形的门坎,我跨不过去,他们也进不来,阻隔着我和他们之间更进一步的情感交流。我抗拒他们,即便是在旁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母女照相同框的事都能引起我的抗拒和愤怒。

她(母亲)难道忘记了那些年她对我做的事了吗?当年埋下的恨意,就这么一笔勾销了吗?她是多么“伪善”!

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而他们是父母,在他们抚养你长大的巨大恩泽下,你是不能恨他们的。我只能将这种情绪埋葬内化。然而,越是压抑越是痛苦。愤怒的种子已经长成无形的杂草,杂草“有毒”的须蔓入侵了我的身体,它们以我不自知的方式影响了我的生活,甚至影响到了我的下一代。

我已“中毒”,更为可怕的是,我正在以某种不自知的方式释放“毒液”,继续“毒害”下一代。

尽管我在努力克制他们当年“有毒”的教育方式,但有时候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沿袭他们当年的做法。一样的场景,说着和母亲当年一样的狠话。不同的是,角色发生了改变,我女儿成了当年的我,我成了母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就像《原生家庭》里说的:

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的影响会代代相传。它“毒害”了我,而我现在又将“毒害”下一代。

当然,这套有毒的家庭体系也并不是我的父母所发明的,而是他们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他们是继承者,也是曾经的受害者。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教育下一代(或是经过改良),不过是童年的情景再现罢了。

他们从先辈那套继承了那套“有毒”的教育方式,又继续“毒害”自己的子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毒”教育为哪般?

打骂、羞辱、冷暴力。

“非打即骂,语言羞辱,家庭冷暴力”是我童年的“教育三部曲”,给我造成一辈子难以修复的创伤。如今想来,那不是教育,而是他们打着教育的幌子的家庭暴力行为。施暴者打着“教育”的旗号,施暴时更加心安理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种高强度的“教育”,别说现在的孩子受不了,那时的我何尝又受得了?企图自杀,离家出走以示反抗,但都没有成功,才苟活到现在。带着永远不可修复的创伤,步履蹒跚地步入成年。

打骂教育”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行为

我曾以为童年里只有我活得那么痛苦,长大之后才知道原来很多的同龄人都是这样长大的,非打即骂,语言羞辱,外加冷暴力,几乎就是我们那代人所受的教育,我们都是带着童年创伤长大的孩子。

陈乔恩曾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上提到自己妈妈对自己童年的打骂教育,对自己一生产生的阴影。30多岁的人还是惧怕她妈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明星如此,普通人亦如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此看来,“打骂教育”似乎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因为大家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它似乎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了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不值一提,于是当事人受伤害的心灵也由此被忽略。

他们愤怒的情绪成了无处安放的、可耻的事情,只能自己填埋内化。诚然,成年人有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大多数的人长大之后能通过自我调节,走出当年的阴影,理解并原谅父母当年的行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能走出来,甚至有的孩子还没活到成年就已“中毒身亡”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前不久报道的“14岁男生在学校被母亲扇后跳楼坠亡”的事件就是其中一个活生生的惨痛的例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很多人指责那孩子心理脆弱,打骂不得。其实,孩子都是脆弱的,不管以往还是现在。在打骂教育当中成长的孩子都曾萌生过自杀的念头甚至付诸过行动,活下来的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勇气不足,或是最后没有死成。即便活下来了,留下来的心理疤痕也是一辈子挥之不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罗马不会是一日修成的,孩子也不会因为母亲的一次打骂就想不开自寻短见,母亲当日的训斥行为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那个孩子估计在每次面临打骂之后萌生了无数次自杀或逃离母亲的想法但抑制住了,而母亲在走廊里毫不留情面的打骂行为点燃了他反抗的勇气,他犹如激怒的野马终于挣脱开了缰绳付诸了行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此可见,打骂教育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行为。它除了能伤害孩子的身体,更能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及自尊心,造成孩子一辈子的心理创伤或导致孩子心理畸形,做出报复父母或社会的事情来。

除此之外,打骂教育还是一种危险行为。它的破坏性容易引起孩子激烈的反抗情绪,孩子在过激的情绪之下容易做出危及他人,或者危及自己性命的事情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时至今日,尽管现代教育对打骂教育所带来的伤害的研究已非常成熟,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途径也在大力宣讲其危害性,但仍有不少父母对其破坏性仍没有警觉。

在我看来,无非就是3方面的原因:

1、受传统“棍棒教育”影响深刻。“棍棒教育”指的是父母以打骂、羞辱和惩罚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从古至今,有不少的家庭将此作为教育的一种“偏方”,相信“不打不成才”。他们将父母对自己粗暴的教育方式“合理化”,认为那是父母爱自己的特殊表现,并把这种表达爱的方式传承下来运用到教育下一代身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父母本身有人格缺陷,性格粗暴。不是所有父母都是人格完善的人,他们本身性格粗暴,缺乏对冲动的控制能力,喜欢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为了将这种粗暴行为合理化,他们给自己戴上“教育孩子”的高帽,施暴时便能更加有恃无恐,心安理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发泄自己从童年以来的恨意。《原生家庭》里有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不能归还的,便会转移”。“有毒教育”的父母本身就是出身在“有毒”的家庭,他们从小在父母的打骂羞辱下长大,心中积累了很深的愤怒和恨意,这些深藏的怨气需要宣泄口,他们不敢“归还”自己的父母,便把这种怨气“转移”到弱势的孩子身上。

他们的打骂行为自以为是在“教育”孩子,实则是在发泄自己从童年以来积淀的愤怒和恨意,表面打的是孩子,实则真正愤怒的对象是他的父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你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孩子本性都是爱父母的,出于对父母和家庭的热爱和忠诚,他们会盲目地顺从或者在潜意识认同原生家庭的观念及方法,其中就包括教育孩子的方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孩子从小是生活在鼓励、表扬、接纳、认可的家庭,那么孩子将来大概率能成长成为一个心智健全,阳光开朗的人;相反,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打骂、恐惧、侮辱的环境当中,那他就容易变得自卑、暴力、忧郁、冷漠、对人缺乏安全感及信任感等等,种种性格缺陷相伴终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此可见,盲目不加判断地顺从遵循原生家庭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所谓的“乱棒底下出孝子”不过是看似聪明的坏主意罢了,大量的现实案例也好,现代的教育及心理研究也好,都在证明其打骂教育的负面效应要多于其带来的正面效应,打骂教育是没有任何道德基础的行为,不应该成为我们效仿的对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动物都有护犊的本能,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会更好,不希望自己曾受过的伤害在下一代重新上演。

既然认识到自己原生家庭“有毒”,就要打破它。然而,打破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容易的事,但是也是重要的事。

《原生家庭》中说:“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也为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后的子子孙孙送上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你是在塑造未来。”

你终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的父母,塑造你孩子的原生家庭,你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到你的后代,甚至后后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觉醒的父母,自然不会希望将“毒液”继续蔓延到下一代,那么,就要做到:

于己:

正视并承认问题;

刮骨疗伤,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学习正确的育儿知识。

于孩子:

以沟通替代打骂,耐心教导,一次不行,就多来几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觉醒的父母是伟大的,他主动扼制了“毒液”的蔓延,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然而,也是不容易做的。

像鲁迅先生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虽是极困苦艰难的事,却是“父母”的责任所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